摘 要:為提高全民素質,鋼琴教育已成為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實踐驗證,鋼琴教育是提高人們素質的最佳手段之一。然而,在我國鋼琴教育發展中,還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改進。本文通過分析鋼琴初級教學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及不同階段鋼琴初級教學規律。目的是使鋼琴教師能選擇有針對性的教育手段與教學方法,因人施教,有效地培養學生鋼琴演奏的能力。使鋼琴教育作為提高全民素質的手段之一健康發展。
關鍵詞:鋼琴;初級教學
1 鋼琴初級教育的現狀
1.1 素質教育的要求
21世紀,世界經濟格局發生巨大的變化。面對這種變化,急需高層次、高素質、有創造力的人才來滿足新世紀經濟飛速的發展。我國要進入世界先進國家之列,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當代的主旋律。只有抓好基礎教育的普及才能滿足新時代的需要。目前,素質教育問題已成為我國教育界的一個熱點問題。素質教育是把著眼點放在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上,目的在于促進人的素質全面提高。這種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質教育、知識素質教育、技能素質教育、能力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和外在素質教育等十個方面的內容。
1.2 音樂教育對全面素質教育的作用
素質教育的目標既然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那么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則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音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他們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著的。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關鍵是在于培養學生具有多方面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音樂教育可以豐富知識、開發智力、提高審美感受能力。還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為培養開拓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音樂教育還對學生個性的發展和人格的形成與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勿庸諱言,音樂教育已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之一,重視音樂教育,是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突破口,是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培養高質量、高水平建設人才的有效措施。
1.3 鋼琴教育對音樂普及教育的作用
在眾多音樂教育手段當中,鋼琴作為開發人類智力的最佳訓練工具,已成為文明國家中的普及樂器。它是重視人才培養和早期教育國家的孩子們學習和掌握的一門樂器。鋼琴教育可以開發智能、陶冶情操、培養堅定的意志和優秀的品格、挖掘音樂潛能和擴大知識面,為日后的發展擴大空間。
1.3.1鋼琴教育與智力開發的關系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佩斯里認為,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個半球。左半球具有語言、計算、閱讀、抽象思維等功能,被稱為“語言腦”。右半球則分管情緒、情感、審美、音樂等項目,具有立體圖像、藝術和形象思維功能,被稱為“音樂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習慣使用右手(慣用左手的除外),左手使用較少,這就影響了大腦右半球潛能的發揮,影響了整個大腦的平衡發展。只有當大腦右半球的潛能也得到充分利用,左右半球合理利用并和諧發展時,這個人才更具有創造力,才能更聰慧。鋼琴教育不僅對普及音樂教育而且對全面素質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眾所周知,鋼琴演奏是需要人的“眼、腦、手、耳、腳”五個器官同時協調配合來完成操作任務的“精細工作”。復雜的手指活動可使音樂腦(右腦)的神經元受到刺激,產生興奮。由于手指的活動所產生的信息在短時間內劇增,需要大量的腦突觸來承擔這一工作,時間久了,右腦的新生腦突觸就會不斷增加。美國腦醫學家曾對幾位酷愛音樂的人的腦細胞組織進行了透視觀察,發現這些人的腦細胞與普通人的腦細胞的不同之處,就是腦突觸多。而腦突觸的多少最終決定著人的智力水平和智力方向。可見,學習鋼琴演奏可以開發人腦,提高人的智能,使左右腦平衡發展。
1.3.2鋼琴教育對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鋼琴教育不僅可以影響人的智力因素,而且還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培養良好的意志、增強自信心等。也就是說鋼琴教育可以深刻地影響著人的心理—非智力因素。鋼琴教育可以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學生在練琴的過程中必須克制自己不受外界誘惑的干擾,約束自己認真練習。鋼琴教育可以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一般鋼琴課教學是一對一的授課方式,這與學校里的文化課學習有很大不同。也就是說,鋼琴教師在一堂課里對學生授課時,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每項學習內容進行仔細的指導。鋼琴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和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這種學習態度和學習精神對學生在文化課或是以后的學習中,起著重大的影響和不可估量的作用。
1.3.3目前鋼琴教育發展狀況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提高,昂貴的樂器—鋼琴已進入到千家萬戶。學琴的人們日益增多,最初是兒童,接著是成年人,以至兩鬢斑白的老者。全國“學琴熱”方興未艾,發展前景十分可觀。這說明人民群眾在物質文明得到發展的同時,對高品質生活、高雅文化、高雅藝術有著強烈的追求。大部分兒童學琴注重的是開發智力、豐富知識、提高審美感受能力、提高藝術修養、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成年人學琴有的是為了圓自己兒時的“鋼琴夢”;有的是希望通過學習鋼琴多方面培養審美能力。而老者則想充實自己的生活,使老年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學習中除了充分享受彈鋼琴的樂趣之外,還能協調手與腦的能力,鍛煉左右腦,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作用。鋼琴熱不但改變了許多家庭的文化生活結構,豐富了人民的生活,潛移默化地陶冶了人們的情操。同時還造就了一批音樂人才,逐漸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家庭生活氛圍,這對提高全民族的素質起到了推動和促進的作用。
2 鋼琴初級教育存在問題
當今社會,各個年齡段學琴者都應該有適合自己年齡段的一整套較完備的教學方法來指導鋼琴初級教學。像以往那種不論年齡、老少,一概而論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與時代的進步不相適應。在教材的選用上也存在類似的矛盾。兒童喜歡的東西,成年人是很難接受的;反過來講,為成年人編著的樂曲及手指練習讓兒童去練習肯定也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說,當前鋼琴初級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教學方法老少“皆宜”,一概而論;二是各年齡段的初學者選用鋼琴教材相似,缺乏各自特點。
3 面對現狀所采取的措施
在鋼琴初級教學中,不顧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發展水平,對學生提出過高和不適當的要求。以及遷就學生現有的心理水平,這都不能積極引導學生向前發展,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2。所以,鋼琴教師應該認真分析不同年齡學生在骨骼、肌肉、神經反映等方面的生理特點。同時,還應該深入了解學生在鋼琴學習目的、學習動機,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毅力與意志等方面的心理問題。在仔細研究過以上問題之后,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上述特點有針對性的采用不同教學方法、訓練手段,選擇教材,因人施教。
參考文獻
[1]李斐嵐著《幼兒鋼琴教學問答》[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年
[2]賴劍明《對成年學生鋼琴教學的探討》贛南師范學院學報[J]95年第5期
[3]曹宏凱《對藝術師范成人鋼琴教學與教材的探索》[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02年第2期
[4]陳南宏《鋼琴基礎教學初探》[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95年第2期
作者簡介
符丹丹(1989—),女,四川南充人,成都大學師范學院,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鋼琴教學、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