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銘
摘 要:行動學習法是英國管理學思想家雷吉·雷文斯于1940年提出并應用于英格蘭和威爾士煤礦業的組織培訓的現代人力資源培訓方法。因為身處其中的學習者可以籍此超越思想、行為、信仰的極限,把行為、信仰和價值觀統一起來,使個人的行為更具效力,它也是塑造企業文化、打造學習型組織和建立知識管理系統的關鍵。隨著我國公務員制度改革的進程,行動學習法逐漸在公務員培訓中得到重視并加以實踐。
關鍵詞:行動學習法;公務員;培訓
1 行動學習法概述
(一)概念
所謂行動學習法培訓,就是透過行動實踐學習。即在一個專門以學習為目標的背景環境中,以組織面臨的重要問題作載體,學習者通過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任務、項目等進行處理,從而達到開發人力資源和發展組織的目的。其本質是通過努力觀察人們的實際行動,找出行動的動機和其行動可能產生的結果,從而達到認識自我的目的。
(二)行動學習法與傳統培訓的區別
培訓與學習這兩個詞是有區別的。如果說傳統培訓,學員更多的是被動地“被培訓”;而學習則要求學員自己也要主動地去學。行動學習是一類有組織的學習活動,與傳統培訓有以下五點不同。
一是學習的目標不同。傳統的企業培訓主要目標是知識的獲取,在培訓的過程中并沒有很明確地解決某一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而行動學習的首要的目標是解決企業或個人現實工作中碰到的具體問題,通過互相學習分享經驗和反思碰撞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同步提升個人的知識和技能水平。行動學習的主要目標是培養管理人員長期關注問題的能力、深入研究問題的能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二是學習的速度不同。傳統的培訓在時間上根據企業不同層級的員工會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時間相對比較短,時間也相對固定。而行動學習的時間持續比較長,而且時間不固定。盡管不同的行動學習項目有不同的時間安排和結構,但一般最短的也需要兩三個月,有些行動學習項目有可能是一年甚至兩年。
三是學習的方式不同。傳統的培訓學習更多的是采取集中式的授課方式進行,老師講、學員聽是最為常見的做法,學員更多的是采取強記的方式。而行動學習是通過學習知識、分享經驗、創造性地研究解決問題和展開實際行動四位一體的循環學習方式,學員在“干中學”、“反思中學”。
四是學習的效果不同。學習方式的不同對學習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吹?,聽到,知識的接收度和轉化度都極為有限,而親自做到并悟到之后,學習的效果才真正有效,真正持久。課中很激動,課后一動不動是多數學員培訓前后的真實寫照,也是眾多企業老板和HR最為頭疼的問題。而行動學習法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五是學習的興趣不同。興趣與學員的學習效果速度都有所聯系,而且興趣還能使其的學習效果速度有很大的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會讓學員漸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從而導致學習的效果下降,學習的速度自然的慢了下來,甚至會為了其他的事情而分神導致荒廢學業。行動學習的方法能大大的提升學員的學習興趣,使其從心底愿意去學,認真的去學,然后才能學有所成。
行動學習法將工作與學習有機整合,在以一個專門學習為目標的背景情境下,以當前組織面對的重要現實問題為載體,通過“學習—反思—行動—再反思—再行動”的循環方式展開學習,強調從深刻的反思中獲得問題的解決和經驗的提升。與傳統的培訓方法相比,行動學習法將學習者的注意力集中于結果和過程,可對團隊成員的表現進行及時反饋,減少了由學習到應用的時間,具有降低成本、加強組織學習能力和凝聚力、促進個人及團隊成長、推動組織發展等優勢。
2 行動學習法在我國公務員培訓創新中的實踐
行動學習法在中國中高級人才培養方面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實踐基礎,特別是在公務員培訓中,中國共產黨中央組織部培訓中心先后在四川、甘肅等地區開展了系列應用行動學習法的研究項目,培養了一批能夠理論聯系實踐、勇于創新的政府工作人員,為黨的干部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價值的實踐經驗。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全國人大常委陳偉蘭教授認為行動學習法在甘肅省高級公務員培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四大成效:找到了適合我國體制與文化的實施行動學習項目的方法;幫助甘肅省解決了一些關鍵性的實際問題;幫助甘肅省建立了機構間密切合作的工作網絡關系;培養了一批掌握應用行動學習法做人力資源開發和組織發展工作的專業人才。因此,立足于中國基本國情,將行動學習法合理運用于培養體系建設和培養模式設計中,為公務員的培訓改革與創新實踐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3 行動學習法對我國公務員培訓的啟發性意義
公務員作為治國理政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應具備創新的思維、豐富的知識、正確的決策能力和良好的協調能力。公務員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工作質量,影響著政府服務社會的能力和公眾滿意度。在2009年的一項民意調查中,涉及公務員培訓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較多,排在第一位的是“培訓走過場,缺乏針對性,不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由此可見,公務員的培訓體系亟待改善,培訓方法也需創新,尤其要重視培訓的實效性,它是決定培訓工作的成敗關鍵,也是檢驗培訓質量的唯一標準。行動學習法因兼具學習知識、分享經驗、創造性解決問題和開展實際行動四位一體的團隊學習特點和優勢,在世界范圍內被學校和企業所接受,在政府公務員培訓領域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作為公務員培訓改革的創新途徑,行動學習法對于提高公務員素養,增強政府工作實效具有積極意義。
在當代中國,將行動學習法應用于公務員培訓改革與創新實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集體的領導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廣大黨員應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推進為契機,運用行動學習法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在學習中行動,在行動中反思,在反思中創新,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態度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百姓需求,解決群眾難題。這對于大力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素質,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培養造就善于治黨治國的優秀領導人才,構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學習型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行動學習法的核心在于“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在“學習—反思—行動—再反思—再行動”的循環學習模式下,引導學員學會如何獨立思考和系統學習,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心智模式的改善和知識體系的創新。為此,我們要在公務員培訓中不斷探索和漸進式引入行動學習法,使之真正成為解決政府工作難題、推進組織變革、提高公務員素養和增進政府工作實效的有益工具,最大限度地增強公務員培訓的實效性,從而推進國家政治體制改革,提高政府行政辦事效率,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等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皓.淺談行動學習法在中國公務員培訓改革中的創新實踐[J].行政管理改革,2012(12).
[2]陳偉蘭.行動學習法在我國公務員培訓中的實踐[C].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2(3).
[3]徐芳.培訓與開發理論技術[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