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偉 卞李敏
摘 要:政務微博作為一種新興媒介,是新時代下政務信息公開、網絡問政的重要公共平臺。政務微博的發展與完善,也越來越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通過關注并分析安徽省各級政務機構在新浪微博上的微博賬號及其所發布的微博,探究安徽省政務微博對本省政府信息公開所起到的作用,并針對政務微博運營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促進安徽省政務微博健康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政務微博;政府信息公開;促進作用
本文為2015年安徽省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政務微博對政府信息公開的促進作用——以安徽省為視角”(項目編號:20151037861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負責人:宋軍偉
政務微博作為新時代互聯網環境下的一種新型媒體形式, 自2009年國內首個政務微博上線后,便在全國各地的政府及部門中散播開來。所謂政務微博,也就是政府部門以自己的真實身份信息經過認證而開設的官方微博平臺,主要用于發布政務信息,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傾聽公眾的心聲與訴求,與公眾互動交流,及時公布相關數據和事件,解決與政府管理有關的問題。政務微博的出現主要是為新媒體時代下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服務,而政府信息公開是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民主、保障公民知情權、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內容,因而正確引導政務微博健康發展,發揮政務微博在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和提升政府信息公開能力方面的作用,對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通過關注并分析安徽省各級政務機構在新浪微博上的微博賬號及其所發布的微博,探究安徽省政務微博對本省政府信息公開所起到的作用,并針對政務微博運營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促進安徽省政務微博健康發展的建議。
1.安徽省政務微博的發展現狀
自2009年微博進入政務領域,安徽省在全國電子政務發展的大趨勢中也不甘落后,尤其是近兩年,安徽省政務微博發展成績突出,數量大幅增加。根據《2015年安徽省政務新媒體綜合影響力報告》,截至2015年11月30日,安徽省縣處級以上單位共開設認證政務微博賬號3000余個,在全國省市排名第八,位居第一梯隊。2015 年12 月31 號,安徽省政府政務微博微信綜合服務平臺——“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布”正式上線運行,并在今年安徽省的兩會期間實時直播兩會動態,很好地發揮了其對政府信息公開的促進作用。
安徽省政務微博近年發展迅速,與全國其他省份相比,有其自身特點。首先,微博開通數量龐大,但影響力有限。安徽省政務微博的數量位列全國前列,然而在全國政務微博綜合影響力排行榜上卻是排名中等,這說明安徽省政務微博并沒有充分發揮其優勢,在運營方面還需改善。其次,分布范圍廣泛,但領域相對集中。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安徽省政務微博已覆蓋了全省公安、司法、衛生、旅游等17個部門,其中公安部門政務微博開通最多,據不完全統計,公安系統以占政務微博總數75%的絕對優勢位居第一,構成了安徽省政務微博的重要部份。以蚌埠市為例,蚌埠地區共開通78個機構微博,而其中有57個屬于公安系統。其次,合肥優勢明顯,不論是數量上還是影響力上都處于領先地位。合肥作為省會城市,是大多數省直機關的駐地,政治環境、政策執行以及公眾素養等都為該地區政務微博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政務微博的發展對政府信息公開的促進作用
當前,政務微博已成為各政府部門政令發布與民意溝通的新渠道。作為信息時代的新生事物,從孕育之初,政務微博就被賦予了深厚的內涵,被寄予了較高的期望。伴隨著其成長壯大,不僅吸引了外界眾多的眼球,而政府的重視以及公眾的關注,也使得它在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中,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
2.1 開辟了政府發布信息的新通道
政務微博的開通,便于政令的發布和知曉,它打破了過去政府對信息的壟斷,提升了政務公開的透明度。發展政務微博,不僅有益于政府政策的公開和透明,更加開了一條政府處理緊急事件的信息公開通道,同時也是對政府行政能力的一種考驗。生活在網絡信息時代,政府通過微博可以及時提供準確客觀的重要信息。
2.2 推動了政府陽光政務的發展
政務微博將政府的行政行為置于廣大粉絲的關注之下,通過與粉絲的互動,促使政府及官員依法行政、勤力工作;政務微博也為群眾提供的一個監督政府依法行使權力的平臺,群眾能夠更便捷的將對政府行使權力過程中的意見、建議、監督、批評等通過140字的微博發表出來,進行“微博問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眾更好地實行監督批評權。
2.3 豐富了政府發布信息的內容
與傳統的政府信息發布相比,政務微博發布的內容更加多元化。以往政府發布的純粹政策性信息并不能很好地引發受眾的關注度,且信息傳播途徑有限,傳播速度緩慢。而現在,通過政務微博,政府部門不僅可以簡明扼要的發布本部門職能范圍內的相關政策信息,還可以發布或者轉發涵蓋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方方面面的信息,粉絲在關注政務微博信息的同時,還可以一鍵轉發相關微博條文,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可讀性,促進了信息的傳播。
政務微博最重要的價值就在于權威發布,與小道消息賽跑。因而對于那些極易引發民眾恐慌的突發事件信息的發布,政務微博優勢更加明顯。政府部門通過微博主動發布相關信息,可以讓民眾在第一時間了解事件動態,掌握最權威的信息,阻止謠言的瘋狂傳播,降低民眾內心的恐慌。這與過去政府被動通過媒體公布辟謠信息相比,更有助于增進民眾對政府工作的支持與理解。
2.4 創新了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
以往政府部門在發布相關政策信息時,往往是通過文件等形式傳播,語言盡顯政府腔調,民眾關注度不高。而通過政務微博平臺發布信息具有獨特之處,發布者在發布前可以過濾去不必要的語句,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簡短精煉的傳達信息,使民眾一目了然。政務微博這一網絡平臺,拉近了政府部門與民眾的距離,在傳統的政府信息公開方式中,政府與民眾往往是官與民的關系,地位明顯不平等。通過微博,政府部門與網民可以互動交流,彼此就像網友間相互交談,政府發布的信息,也能很好地得到反饋,雙方在相互交流中有益于增進官民感情,構建和諧的社會關系。
另外,政府信息公開要求時效性和開放性,而政務微博恰好能夠滿足這一要求。政務微博具有圖文實時直播的特點,對于一些重要新聞和突發事件,可以通過直播使民眾在第一時間了解相關動態。比如在今年安徽省的兩會期間,“安徽省人民政府發布”就對兩會全程進行圖文直播,及時發布兩會熱點、重點話題,廣泛征求網民意見,引發網友間對于熱點話題的討論,這一方面保證了公眾的知情權,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政府信息公開的透明度。
3.政務微博存在的不足與發展建議
政務微博在近七年的時間里發展迅速,其發展也在不斷地推動著我國政府服務工作模式的轉變,在政府信息公開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實踐中,政務微博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諸如我國地域廣闊且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各地政務微博發展不均衡;有些政府部門雖然開設了政務微博,但被網友戲稱為“僵尸微博”,無專門人員管理,長時間不更新動態;很多地區雖然政務微博數量龐大,但并未真正發揮政務微博的作用,實際影響力有限等。電子政務已是新時代下的必然趨勢,對于如何應對政務微博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3.1 轉變思維方式,站在網絡前端
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政務微博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真正作為公仆,通過微博平等相待,贏取民心,贏得支持。同時進一步強化服務理念。要把握社會各個發展階段的特點,及時調整為民服務的側重點,從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出發,把周到服務確定為現實的主攻方向,利用政務微博在延伸服務上做文章。
3.2 網上網下互動,拉近官民關系
正確看待微博。微博只是形式,網民真正在意的是實質內容。政務微博是傳統政務行為的有益補充,政務微博代替不了其他政務方式,做好現實政務才更為關鍵。積極開拓網上服務。通過政務微博獲知公眾需求,豐富政務微博的內容,進而使政務決策更加貼近公眾的所想、所盼。三是積極服務網下。虛擬社會中的一切事物也會反映到現實社會,政務微博的意義在于服務網下,還在于實實在在地去干好本職工作。
3.3 組建專門組織,保障正常運轉
建議自上而下建立管理政務微博的相關機構,明確各級職責分工,具體負責政務微博建設。要涵蓋主要窗口單位,明確各部門的微博職責,不斷深化政府各部門的微博意識,形成織“圍脖”的良好氛圍。政務微博的維護和發布要由懂本部門業務和網絡知識的人員來負責,才能實實在在起到問政的作用。政務微博的管理者不能只是打字員。同時,要加強設備建設,根據實際需求,配齊電腦、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支撐設備,確保順利辦博。
3.4 完善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
建議制定政務微博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內容涵蓋微博的發布內容、檢查反饋、互動回復、發布流程、審批程序、工作時限等內容,實現有問有答、有答有辦、有辦有督,動態維護、及時更新的良性網絡互動。加強對民意的吸納、回饋、說理制度。要學會網言網語。盡量減少“官話”、“公文”式語言,熟練掌握網絡語言,確保與網民無障礙溝通,善意面對批評、真誠集納民意,使政務微博這個互動平臺健康發展。
4.結語
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積極開通政務微博,不僅能夠適應當下電子政務的發展趨勢,更有助于樹立開放、透明的政府形象。政務微博作為一種新型媒體形式,具備傳遞范圍廣泛、突破時空限制、實現雙向互動等特點,其在給政務機構帶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運營風險,因而政務機構應當相互學習、借鑒良好的運營模式,積極探索、利用政務微博這一工具的有效形式,在互聯網電子政務時代,努力樹立積極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和社會管理能力,充分發揮政務微博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良好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梁麗:《政務微博助力推進政府信息深入公開探析》,載《情報資料工作》,2014年第5期。
[2]李珂:《安徽省政務微博研究——以新浪政務微博為例》,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3]馬李思思:《自媒體時代下安徽省政府信息公開的發展研究》,載《企業導報》,2015年第21期。
作者簡介
宋軍偉,漢族,安徽亳州人,現就讀于安徽財經大學,法學專業民商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