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莉
530021 南寧市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
?
舒適護理對提高重癥監護病房非昏迷患者舒適度的效果評價
謝海莉
530021南寧市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
摘要目的:探討實施舒適護理對提高重癥監護病房非昏迷患者舒適度的效果。方法:對2013年8月~2014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療的90例重癥監護病房非昏迷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方式的護理,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舒適度的效果。結果:試驗組患者環境舒適評分、生理舒適評分、心理舒適評分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重癥監護病房給予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舒適護理可明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應用效果較好。
關鍵詞舒適護理;重癥監護病房;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5.020
重癥的監護病房中存在著多種醫療儀器與設備,常給病房中的患者帶來恐懼、害怕、緊張等不良心理狀況,進而對患者的治療產生一定影響。對患者實施一定的舒適護理干預可有助于患者以良好的心態接受相關治療,改善自身的不良情緒,明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效果較好[1-2]。本文實施舒適護理對提高重癥監護病房非昏迷患者舒適度的效果進行相關的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將2013年8月~2014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0例非昏迷重癥監護病房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49例,女41例。患者的年齡為17~76歲,平均年齡為(54.7±3.4)歲。存在肺部感染的患者有38例,存在多發傷的患者有14例,胸外科的患者有31例,腹部外科的患者有7例。隨機將患者等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方式,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保證患者的呼吸道通暢,進行局部的抗感染治療等。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干預,具體的方法如下[3-5]:(1)環境護理。保證重癥監護病房中層流潔凈設施運轉正常,病房環境保持清潔、舒適,保證患者的病房中溫度及濕度適宜,避免患者及醫護人員在病房中大聲喧嘩而影響患者休息,保持病房安靜,將重癥監護病房中按患者的病情程度及性別進行區分,限制前來探視患者的相關人員進出,而且保證患者的家屬與前來探視的相關人員需戴上鞋套與隔離衣進出重癥監護病房,防止出現細菌的感染,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2)飲食護理。保證患者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對于存在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應進食一些低鈉及低蛋白質的飲食,使患者體中的電解質平衡得到保持,多食用蔬菜、水果,對患者自身病情不產生影響的情況下鼓勵多喝水,防止患者發生便秘及尿潴留的情況。(3)心理護理。醫護工作人員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護理干預過程中保持親和與溫柔,避免影響患者心理,對清醒的患者仔細和耐心地講解本病房的規章制度、具有的醫療設備、治療的環境、相關治療醫師及護理工作人員的詳細信息,平時多和患者溝通與交流。(4)健康教育。詳細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相關問題,使其疑惑得到解決,護理工作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時刻握住患者的手給予支持和鼓勵,增加患者對于護理工作人員的信任,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1.3觀察指標3 d后采用自制的舒適度量表對兩組患者舒適情況進行評定,包括環境舒適、生理舒適、心理舒適3個維度,每個方面均為0~3分,總分在0~9分之間,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舒適感越高。共發放90份問卷,均有效回收。
1.4統計學處理使用統計學的軟件SPSS 19.0,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舒適情況比較(分,±s)
3討論
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患者在長時間接受治療的情況下,容易產生焦慮、緊張、悲觀等不良心理,其心理狀態和生命質量均處于不容樂觀的狀態,如不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將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預后造成不利影響。
傳統的護理模式具有較強的機械性和被動性特點,護理人員大多在臨床醫師的指示下,給予患者護理措施,整個護理過程缺乏針對性和人性化特點,無法給予患者對癥護理,患者的機體恢復速度較慢,不良心理情緒也得不到有效的緩解,另一方面,部分護理人員由于不能較好地幫助和理解患者,存在消極的、被動的護理情緒,容易導致護患關系緊張,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隨著人們對醫療服務要求的增高,傳統的護理模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的護理要求,應及時對其進行改革和創新。
舒適護理是臨床新型的護理模式之一,在近年來獲得了較為廣泛的臨床應用,護理過程中,通過改善病房溫濕度,營造安靜的病房環境,做好感染控制等環境護理,有效提高了病房環境的舒適度,有利于患者恢復。給予患者飲食護理,有效增強了患者的機體免疫能力,減少了便秘、尿潴留等并發癥的發生。護理干預過程中保持親和溫柔的護理態度,給予患者相應的愛護和關心,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詳細解答患者的相關疑問,給予患者支持和鼓勵等心理護理措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情緒,緩解了焦慮、抑郁、悲觀等負面情緒。本研究中,采取舒適護理后,患者的環境舒適度、生理舒適度及心理舒適度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參考文獻
[1]陳玲.重癥監護病房中舒適護理對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的效果研究[J].醫學信息,2014,27(3):472.
[2]陳昱.舒適護理對提高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生命質量的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4,27(9):81-82.
[3]張秋琴.舒適護理對提高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生命質量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7):13-14.
[4]李劍萍,廖素清.重癥監護病房中舒適護理對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4):680-681.
[5]陸慶紅.舒適護理對提高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生命質量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4(8):307-308.
(本文編輯馮曉倩)
(收稿日期:2015-07-07)
謝海莉:女,大專,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