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正榮 馬曉煜
226000 南通市 江蘇省南通市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
斷指再植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復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陸正榮馬曉煜
226000南通市江蘇省南通市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摘要目的:探討影響斷指再植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復的因素,為提高再植指功能提高參考依據。方法:2013年5月~2014年8月采用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斷指再植功能評定標準對南通某三級甲等醫院102例(102指)功能狀況進行評估,并從人口學資料依據斷指相關性質等方面進行單因素和逐步回歸分析來探討影響患者再植指功能的因素。結果:患者術后再植指功能總得分為(58.00±14.43)分,指功能恢復不理想;影響再植指功能恢復的因素有受傷指別、受傷原因、斷離平面、術后康復狀況。結論: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復受斷指性質以及術后康復狀況的影響。為提高再植指功能,應重視出院后的康復治療,注重出院后健康指導的可操作性、有效性,提高患者康復鍛煉的依從性,改善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復狀況。
關鍵詞斷指再植;功能恢復;多元回歸分析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5.046
隨著我國工業和制造業的快速發展,職業性手外傷大量增加,正成為影響我國職業安全的重要問題。職業性手外傷中以手指損傷最常見,約占職業性手外傷的74.2%~79.6%,其中約有19.3%患者為指體離斷傷[1]。職業性手外傷的不斷增加推動了我國斷指再植術的發展。據統計,我國斷指再植的成活率高達90~ 98%[2]。然而斷指成活并不代表斷指再植的成功,評價的最重要的指標為再植指功能恢復狀況。但是,目前我國在再植指功能恢復方面缺乏重視,致使我國再植指功能恢復現狀不容樂觀。大多數斷指再植患者再植指僅能恢復握的功能,無捏的功能,甚至還存在再植指畸形,指腹萎縮的現象。因此,了解影響斷指再植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復的因素,對找到積極有效的應對方案來提高患者再植指功能,促進患者重返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以2013年5月~2014年8月因職業性手指損傷在南通市某三級甲等醫院行斷指再植并成活的病例102例(102指)為研究對象。男75例(75.53%),女27例(24.47%)。平均年齡為(41.80±7.01)歲。小學及以下教育程度者占45.10%;享有醫療保險者43例(42.16%);吸煙者占66.67%。進行斷指康復鍛煉者41例(40.20%)。本研究中再植指數102指,其中拇指最多53指,占總指數的51.96%,其次為示指占18.63%。斷離平面以中節斷離為主,占52.94%;缺血時間≤6 h者有80例,占總數的78.43%;完全斷離者有86例,占84.31%。近指間關節未損失指有44例,占43.14%;近指間關節保留指36例,占35.29%。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有完整的隨訪資料。排除標準:(1)多指損傷者。(2)合并其他部位的多發損傷。(3)精神疾病或嚴重的精神障礙。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資料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類型、吸煙史、醫療保險狀況、受傷指數、受傷指別、受傷原因、離斷平面、缺血時間、是否完全離斷、近指間關節處理狀況(PIPJ)、指動脈吻合狀況、指神經修復狀況和術后康復狀況。
1.2.2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斷指再植功能評定標準該評定標準包含6個方面內容即運動功能(20分)、日常生活活動: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20分)、感覺恢復(20分)、血液循環狀態(10分)、外觀(20分)以及恢復工作狀況(10分)。根據以上6個方面的得分計算總分,并將總分分為4個等級以評價再植指功能狀況,即100~80分為優,79~60分為良,59~40分為差,<40分為劣。
1.3資料收集方法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逐一查閱病例獲取患者的一般資料后于復診時進行再植指功能的評定。因斷指再植6個月后再植指功能狀況將保持穩定,故將再植指功能評定定于斷指再植術后6個月。調查前取得患者同意后使用統一指導語指導患者自行填寫量表。對于不能夠獨立填寫的患者,由研究者讀出題目和答案,并根據患者的口頭回答進行填寫。
1.4統計學處理運用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兩樣本的比較采用t檢驗或t′檢驗,多樣本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影響斷指再植患者再植指功能的單因素分析(表1)

表1 102例(102指)患者影響斷指再植指功能的單因素分析
注:1)為t值,2)為F值,3)為t′值。本研究再植指功能整體水平較差,平均得分為58.00±14.43。受傷原因中切割傷再植功能總分與鈍性傷、撕脫傷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鈍性傷與撕脫傷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斷離平面中近節再植功能總分與中節、遠節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中節與遠節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受傷指別小拇指再植功能總分與無名指、中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示指和拇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無名指與中指、示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拇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中指與示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拇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示指與拇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近指間關節處理中未損傷再植功能總分與保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融合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保留與融合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影響斷指再植患者再植指功能的多因素分析(表2)

表2 影響斷指再植患者再植指功能的多因素分析
3討論
斷指再植治療的主要目標為最大程度的恢復再植指功能,降低致殘率。再植指功能的好壞直接影響患者的工作、生活、社會經濟以及個人前途等。本研究發現斷指再植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復狀況不理想,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響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復的因素包括受傷指別、斷離平面、受傷原因、術后康復等。因此,醫護人員在臨床工作中應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鼓勵患者進行規律的康復鍛煉,盡可能的恢復手功能。
康復鍛煉是一個長期、困難的過程,再植指功能的恢復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長期系統的康復鍛煉,有研究發現[3],出院后未及時進行康復鍛煉的患者,其再植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僵直,肌肉萎縮,喪失手指功能。本研究發現,康復鍛煉對再植指功能產生影響,從而提示康復是影響再植指功能恢復的主要因素之一。陳淑琴等[4]研究發現,術后進行系統化康復鍛煉者的手功能恢復狀況明顯優于未鍛煉者,進一步證明康復鍛煉對于斷指再植患者的重要性。此外,斷指損傷的一些性質,例如斷離的平面、受傷的原因也會影響再植指功能的恢復。康秀宣等[5]對38例60指再植成活后的功能進行隨訪發現,受傷原因與斷指再植后功能恢復顯著相關。本研究通過統計發現影響再植指功能恢復的斷指損傷性因素包括斷離平面、受傷指別以及受傷原因,與宋艷麗等結果相似[6]。有研究指出,斷指再植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患者擔心傷手殘廢,影響工作,失去經濟來源;對康復鍛煉認知不足,缺乏康復的信心,憂慮康復后生活自理、個人前途等問題[7]。陳淑琴等[8]研究發現,康復期的斷指再植患者因擔心醫療費用以及今后工作等情況,存在極大的心理負擔,導致消極情緒產生,從而影響進一步康復,提示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苗平等[9]也表示康復期患者的心理特征為自卑和多疑,與斷指不同程度的畸形、功能障礙以及對未來工作生活的憂慮有關,這些負性心理情緒可使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療,導致手功能恢復緩慢或失敗。而本研究由于時間以及人力方面的限制未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在今后研究中可以運用心理學工具探討患者心理狀態與再植指功能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本研究探討了影響斷指再植患者術后再植指功能恢復的相關因素,發現受傷指別、受傷原因、斷離平面、術后康復狀況對再植指功能恢復有明顯影響。本研究結果提示,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再植指功能的恢復主要依靠患者出院后進行康復鍛煉,因此,需加強患者的出院指導,教會患者正確的康復鍛煉方法,并告知放棄康復鍛煉的后果。其次,要時刻關注患者出院后康復鍛煉動態,對于鍛煉堅持不佳者,應及時發現,并分析放棄鍛煉的原因,同時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鍛煉依從性,促使再植指功能康復。
參考文獻
[1]易傳軍,田光磊,田文,等.急診室職業性手外傷患者的特點分析[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1,29(5):371-373.
[2]劉志波.斷指再植手術的幾個相關問題[J].山東醫藥,2010,50(19):110.
[3]王穎,陳淑琴.斷指再植術后患者行手功能重建原因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2,19(12):41-44.
[4]陳淑琴,王穎.斷指再植患者就診復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0,7(5):221-223.
[5]康秀宣,王鑫,王劍飛,等.斷指再植術后并發骨髓炎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2):38-39.
[6]宋艷麗,郭俐宏,陳德森.護理干預對斷指再植存活及功能恢復的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6):1492-1494.
[7]葉蘭英,朱桂娟,季邦菊,等.斷指再植患者心理問題的調查分析及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5):1431-1432.
[8]陳淑琴,王穎,張海生,等.過渡期護理模式在斷指再植出院患者手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0,7(10):457-459.
[9]苗平,賀加.斷指再植患者不良心理狀況及心理干預的研究現狀[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17(3):253-254.
(本文編輯馮曉倩)
The analysis of the replanted finger recovery status a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recovery of the finger replantation patients
LU Zheng-rong,MA Xiao-y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226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recovery of replanted finger function of the finger replantation patients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improving figure replantation function.Methods:Evaluated the replanted finger function of 102 cases(fingers) in a Nantong third-level first-class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August 2014 by the replanted finger function evaluation standard set by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Hand Surgery Association and explore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inger replantation recovery by single-factor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in the respect of severed finger relativ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demographical materials.Results:The total score of the post-operation replanted finger function was (58.00±14.43) scores,which indicated a unsatisfactory recover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replanted finger function recovery were severed finger differences, injury reason, severance plane and post-operation recovery status.Conclusion:The replanted finger function recovery is influenced by severed finger characteristics and post-operation recovery status.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replanted finger function,the patients′ post-discharged rehabilitation,oper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ost-discharged health instruction should be attached to great importance so as to improve patients′ compliance to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nd replanted finger function recovery function.
Key wordsSevered finger reunion;Functional recovery;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5-06-14)
通信作者:馬曉煜,女,碩士研究生,主管護師
陸正榮:女,本科,主管護師
·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