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月 張澍田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 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首都醫科大學消化病學系 消化疾病癌前病變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50)
?
消化系統重大疾病預警、預防、早期精準診治的全鏈條研究
焦月張澍田*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首都醫科大學消化病學系消化疾病癌前病變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50)
【摘要】消化系統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國家和人民的負擔越來越重,消化系統的癌前病變及早癌則是消化系統的重大疾病。如能在癌前病變及早癌階段,早期發現,早期干預,將對人民的健康水平產生重大的影響,而消化系統癌前病變及癌變的預警、預防和早診早治的全鏈條研究就是要建立消化系統重大疾病診治體系,提高現有診斷水平,創新和推廣精準診治技術和設備,建立具有國際水平、符合中國國情的消化病學癌前病變和早期的診治體系。
【關鍵詞】消化疾病;早期預警;精準診治;預防
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對人民危害越來越大。如何加強對消化系統重大疾病的診治水平,特別是癌前病變和早癌的全鏈條式的精準診治,是我們目前應重點關注的問題。下面我們就此問題進行綜述。
1消化系統重大疾病現狀
消化系統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國家醫保負擔越來越重,對人類健康危害越來越大,2013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1]數據顯示消化系統疾病占所有疾病的構成比為10.12%~11.28%。消化系統疾病包括功能性和器質性疾病;器質性疾病有急危疑難病、癌前疾病、癌及其他少見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最常見的如胃炎、食管炎,都不能算是重大疾病,消化系統重大疾病主要指的是食管、胃、腸與肝、膽、胰等器官的癌前病變及早癌。消化系統重大疾病的早期病變包括結直腸的腺瘤性息肉、炎性反應性腸病、上皮內瘤變;胃部的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腺瘤性息肉和上皮內瘤變;食管的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上皮內瘤變;肝臟的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病;胰腺的慢性胰腺炎等。這些疾病與消化系統的癌癥息息相關,已成為消化系統重大疾病。
而我國消化系統癌癥的主要特點是:人數多,發病率高,病死率高,早期診斷率低。最新數據[2]顯示,2012年中國癌癥發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前5位疾病中,消化系統占4個(結直腸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消化系統癌癥新發病例,在中國占所有癌癥新發病例的43.8%,在全球為27.6%;中國消化系統癌癥死亡病例占所有癌癥死亡病例的50.3%,全球為35.3%。中國人口不到世界的20%,新發消化系統癌癥卻占世界的34.5%,死于消化系統癌癥的患者占世界38.3%(表1)。中國消化系統癌癥的這些現狀,究其原因在于癌前疾病及癌變的預警、預防不夠,癌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足,癌的中晚期綜合治療效果不佳。

表1 世界和中國2012年消化系癌癥發病和死亡統計數據[2]
在我國,消化系統的癌前病變和癌變中,以消化道(食管、胃、結直腸)為主。我國每年用于癌癥患者的醫療費:用于結直腸癌的400億元,胃癌150億,食管癌50~70億元,且絕大部分用在了癌的中晚期綜合治療,效果欠佳[3-8],如能在癌前病變及早癌階段,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這將對人民的健康水平產生重大的影響。
2消化系統重大疾病的預警、預防、早期精準診治的全鏈條研究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9]制定了腫瘤防治的原則:“策略前移,重心下移,使有限的衛生資源從主要用于中晚期患者的治療,逐步轉移到預防干預和早診早治方面來。工作的重點應放在癌癥高發的農村和社區,并逐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機制。”針對消化系統癌癥的研究和預防工作刻不容緩,全鏈條研究是針對高危人群和患者進行的消化系統重大疾病預警、預防、早期精準診治一體化的治療,內容涉及預防、診斷、治療、病理等多方面內容。
2.1 消化系統癌前疾病及癌變的預防
首先要關注的就是遠離致癌物質。現在致癌物質大體分為3類:第一類致癌物(絕對會致癌)、第二類致癌物(有可能會致癌)和第三類致癌物(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很多因素某一種中會致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提示:第一類致癌物有107種物質,其種類涉及黃曲霉素、亞硝胺、尼古丁、人乳頭瘤病毒、乙肝及丙肝病毒等消化道癌變關系密切的致癌物質,研究這些致癌物的癌變分子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機制,避免接觸致癌物質,更合理的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必要時采用化學預防(如阿司匹林、茶多酚等藥物)的方法預防癌變發生,以達到預防消化系統癌變發生率的最終目標。
2.2 消化系統重大疾病診治體系的建立
消化系統重大疾病診治體系的建立是全鏈條研究的重中之重。消化系癌前病變和早癌大多沒有特異性癥狀,目前也沒有理想的早期診斷的標志物,所以消化系統疾病診斷是十分困難的,這種情況在我國特別突出,以胃癌為例,我國的早期診斷率(15%)要遠低于日本(70.0%)和韓國(55.0%)[10],因此如何加強消化系統癌前疾病和癌變精準診斷是全鏈條研究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提高消化系統癌前病變和早癌的診斷水平,首先要制定早癌和癌前病變的診斷標準。就消化道早癌病理來講,日本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日本是細胞/結構異常,而西方的浸潤標準是突破基底膜。在2000年維也納會議上,全世界的胃腸病學家和病理學家達成共識,共同制定了胃腸上皮內瘤變的維也納診斷標準[11],這為消化道癌前病變和癌變的診斷提供了世界統一的標尺,有利于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切磋合作。目前無論國際還是國內,對消化道早期有統一的認識:即局限在黏膜及黏膜下層以內且無淋巴結轉移的癌變被稱為早癌。隨著內鏡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染色內鏡和放大內鏡逐步代替了部分有創性病理診斷方法,成為目前診斷早癌的重要方法。但在不同地區、不同國家或即使同一國家,其診斷標準尚不統一,如何制定統一的診斷標準,提高電子染色內鏡和放大內鏡與最終病理診斷的一致性,需要進行更多的臨床研究來逐步完善。
其次,到底無癥狀體檢的適宜人群范圍是哪些?不同的患者應如何選擇做哪些檢查更合適?癌前病變和早癌患者復查和隨訪的間隔時間是多久?這需要在全鏈條研究過程中解決消化系疾病癌前病變和早癌診斷的規范化問題。消化系統重大疾病的診斷,需要醫生需要練就一雙慧眼:不僅要善于發現早期病變,而且要盡量準確甚至是精確的診斷病變的性質并判斷正確的分期。以診斷消化道癌前病變和癌變的常用方法為例,目前臨床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普通內鏡、色素內鏡、電子染色內鏡、放大內鏡、超聲內鏡等等。普通內鏡、色素內鏡和電子染色內鏡主要用于發現消化道早期癌變或可疑的病變,而精確診斷病變的分期和性質則需要再綜合放大內鏡、超聲內鏡、病理甚至是影像學的結果。通過對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采取不同的診斷方法和診斷步驟的全鏈條研究,根據臨床研究的結果,規范各個檢查的適應證、禁忌證、操作步驟,制定針對不同人群的消化系統癌前病變和早癌的臨床診斷指南,只有在最適當的時間用最恰當的方法發現并準確的診斷病變,才能給予患者最好的個體化治療。
統一標準精確的診斷都是為了更好的治療,因為進展期腫瘤5年生存率僅為6.0%~55.4%[3-8],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消化系統癌變的5年生存率可達90.1%~100%[12]。目前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變的主要治療方法分為病變切除技術(如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內鏡下黏膜剝離術)和病變破壞技術(包括激光治療、微波治療、光動力學治療、氬離子凝固術和局部注射治療等)[4, 13-16]。但國內缺乏統一的手術操作規范和術后隨訪、治療流程,用于治療消化系統癌前病變和癌病的自主研發的設備和技術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如何建立適合我國的消化系癌前病變及早癌治療標準,研制高效的消化系統癌前病變及癌變的儀器設備,是全鏈條研究需要解決的另一問題。
由此可見,必須按照國家的總體要求,站在國際醫學發展前沿,結合我國疾病譜特點,加強消化系統重大疾病尤其是癌前疾病癌變的預警、預防研究,創新和推廣消化系統重大疾病的精準診治技術和設備,以消化系統癌前疾病癌變的預警、預防和早癌精準診治全鏈條研究為突破,降低我國消化系統癌癥發生率、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減輕我國衛生費用和疾病負擔,建立具有國際水平、符合中國國情的消化病學癌前病變和早期的診治體系。
3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統計信息中心.2013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M].北京: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2013.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ocan 2012: estimate cancer incidence, mo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ldwide in 2012[EB/OL]. [2016-01-21]. http://globocan.iarc.fr/Default.aspx.
[3]Torgerson S, Wiebe L A. Supportive care of the patient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J]. Oncology (Williston Park),2013,27(3):183-190.
[4]Brenner H, Kloor M, Pox C P. Colorectal cancer[J]. Lancet,2014,383(9927):1490-1502.
[5]Zhang Y. Epidemiology of esophageal cancer[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3,19(34):5598-5606.
[6]Asaka M, Kato M, Sakamoto N. Roadmap to eliminate gastric cancer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and consecutive surveillance in Japan[J]. J Gastroenterol,2014,49(1):1-8.
[7]黃永珍,黃海超,李萱.消化系統惡性腫瘤5年來的診治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4,20(3):300-302.
[8]Zhou Y, Zhao Y, Li B, et al. Meta-analysis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versus hepatic resection for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BMC Gastroenterol,2010,10:78.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EB/OL] . (2016-02-09)[2016-01-21].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gjkjgh/200811/t20081129_65774.htm.
[10]Kang J H, Lim Y J, Kang J H, et al. Prevalence of precancerous conditions and gastric cancer based upon the nation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in korea for 7 years,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 Gastroenterol Res Pract,2015,2015:571965.
[11]施堯.消化道上皮腫瘤新國際分類(維也納分類)[J]. 胃腸病學, 2000,5(2):135-136.
[12]阮師漫,宮舒萍,林少倩. 濟南市2012年惡性腫瘤發病情況分析[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4,21(14) :1063-1067.
[13]王國清.食管癌高發現場早診早治30年臨床研究經驗[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1,23(1):69-72.
[14]Kaneko E, Nakamura T, Umeda N, et al. Outcome of gastric carcinoma detected by gastric mass survey in Japan[J]. Gut,1977,18(8):626-630.
[15]董志偉,喬友林,王貴齊,等.癌癥早診早治的評價[J].中華腫瘤雜志,2012,34(8):637-640.
[16]Messmann H. Endoscopic resection: when is EMR/ESD sufficient?[J]. Recent Results Cancer Res, 2014,203:25-30.
編輯孫超淵
Whole chain research on the precaution, intervention, and early preci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diseases in digestive system
Jiao Yue, Zhang Shutian*
(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BeijingFriendshipHospital,CapitalMedicalUniversity;NationalClinicalResearchCenterforDigestiveDiseases;FacultyofGastroenterology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KeyLaboratoryforPrecancerousLesionofDigestiveDiseases,Beijing10005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morbidity of digestive diseases, the burden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 is increasing seriously. The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early stage carcinoma, which are the major 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could be healed by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The final aim of the “whole chain” research include the precaution, intervention,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early stage carcinoma, is to establish the early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ystem, innovate and promote accurat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Key words】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early warning; precis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prevention
(收稿日期:2015-12-15)
【中圖分類號】R 57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6.01.008]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zhangshutian@ccmu.edu.cn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302160, 81272447),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基金(2015BAI13B09)。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302160, 81272447),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Digestive Diseases (2015BAI13B09).
網絡出版時間:2016-01-2718∶00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3662.R.20160127.1800.028.html
· 消化系統重大疾病的全鏈條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