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章
為什么說大家都矢口道茶道藝術,因為大家都知道什么是茶道,也都知道什么是藝術,所以一定知道什么是茶道藝術。
但很多人會說我不懂藝術、我不喜歡藝術,藝術讓人看了聽了想睡覺,倒不如娛樂界提供的那些節目讓人興高采烈。有人也說,音樂廳里的音樂、畫廊里的繪畫只是給自命不凡的人自己爽而已。但這只是普及度的問題,不能推翻“大家都知道藝術”的命題。這里所說的大家是指整個社會最終做出的結論,如最終政府或民間還是花了大錢蓋了可以與別人媲美的音樂廳與美術館。我們可以說那只是為了裝點門面,但為什么要裝這種門面,為什么要花大錢邀請有名的交響樂團來演奏、邀請有名的畫家來辦展覽?這說明了大家還是懂得、認可音樂藝術、繪畫藝術的。
泡茶喝茶只是日常生活餐飲的一部分,何必說到藝術?每個人的年均飲茶量只要從600g增加到800g,就說明了茶文化的發展、生活品質的提升,對嗎?相同的,烹飪也只是日常生活餐飲的一部分,何必說到烹飪藝術?歌唱也只是日常生活舒發情緒的一種方式,何必說到音樂藝術?但是大家都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有些人只要有茶喝就覺得滿足了,有些人必須喝到藝術境地才放心;有些人有音樂聽就高興了,有些人必須聽到藝術性很高的曲子才盡興。大家追求生活品質,雖然生活品質沒有一定的標準,但總是往藝術層面靠攏的。泡茶喝茶的品質無法從每個人的年均飲茶量顯示,但可以從茶道藝術化的程度看得出來。
大家都知道藝術,為什么不都去音樂廳聽音樂、都買藝術性高的繪畫作品回家掛?大家都知道茶道藝術,為什么不都把泡茶喝茶像一件藝術作品般地創作與欣賞?甚至于還有那么多人批評藝術的不是?一方面是大家的喜好與生活背景不同,一方面是有些人對藝術的解讀不同,認為藝術就融合在通俗之中,無法將藝術獨立出來。喜好與生活背景不同自然對藝術與通俗有不同的追求力度;認為藝術融合在通俗之中的人,事實上是要有“藝術慧眼”才能看到,而且從事者是否知道他在進行一件藝術的創作或欣賞呢?總之,除了對藝術解讀的不同外,不同藝術含量的作品都如金字塔般地分布,藝術含量愈高者,創作與享用的人數一定愈少。但就整座金字塔而言,頂端的撐高可以增加金字塔的體積。
日用的泡茶喝茶一定占據了金字塔的基層,那是形成茶文化的基礎,日用的泡茶喝茶摒除了解渴、保健、社交、表演的功能性,剩下了泡茶、奉茶、品茶本身,就形成了金字塔的中層,如果在泡茶、奉茶、品茶之中加進去美學的成分,就形成了金字塔的頂層。由于金字塔中頂層的體積大量減少,不贊同茶道藝術的人就會很多,贊成與音樂、插花、表演等相結合的眾藝式茶道的人口就會占絕對的多數,有人也就據以反對茶道藝術,反對到音樂廳、美術館都蓋不成,反對到茶文化系只能開些金字塔基層的課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