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志


一桿一喜悅,一球一人生。高爾夫,帶給朱時茂的不僅僅是快樂。
北京,伯豪瑞廷酒店7層。
午間時分,慵懶的陽光灑向窗內。當墻上的時鐘指向一點二十分時,朱時茂走進了房間?!班抟?,一分不差,剛剛好是約定的時間呢?!本驮谖覀凅@呼的時候,他的經紀人對我們笑著說,“他一向都很準時”,隨后她又補充道,“他也喜歡不遲到的人”。
語畢,眾人皆笑。隨后,一場訪談在愉快的氛圍中展開。
高爾夫讓我收獲很多
聊起高爾夫,朱時茂總能雙眼放光,他說,在打高爾夫的過程中,自己收獲了很多。
高爾夫是GOLF的音譯,由4個英文詞匯的首字母縮寫構成,分別是:Green, Oxygen, Light, Friendship,代表的意思是“綠色,氧氣,陽光,友誼”,它是一種把享受大自然樂趣、體育鍛煉和游戲集于一身的運動。
20多年前,朱時茂在美國接觸到了高爾夫球運動,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他喜歡上了這項運動。
除了鍛煉外,朱時茂說,“這個運動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教會我們要自律,在打球過程中很自律地把球打完?!?/p>
朱時茂所說的自律是指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遵守打球的規則。我們知道,在大型的高爾夫球場里,會有起伏的丘陵和錯落的樹林,打球者一不小心可能會把球打到沙坑或者樹林里。那么,出現了這些狀況怎么辦?是按照規則一桿一桿接著打下去還是投機取巧呢?
這正是考驗每個人能否嚴格要求自己的時刻。“在打球過程中,無論球打到何處,都不要再去動這個球,特別是在沒有任何人或者攝像頭監督的情況下,更應該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敝鞎r茂如是說,“球無論打到什么地方,都不能去偷懶,更不能去走捷徑。”
那么,失敗會不會很難過?對于這個問題,朱時茂的回答很肯定,“這個時候會很沮喪,因為桿數高了”。作為一個打高爾夫的人,當然是打的桿數越少越高興。一桿接近目標,會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成就感和喜悅。但是打不好也沒關系,“畢竟你已經認認真真地完成了這個動作。我們可以從下一個洞開始重新來過?!?/p>
或許就是因為朱時茂的自律和認真,他曾取得了2次一桿進洞的輝煌歷史。
打高爾夫不僅讓朱時茂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也讓他有更多時間去思考去交流。
閑暇的時候,朱時茂會邀請幾個好友一起去打球,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分享打球的心得,他們更會聊生活,聊人生,五花八門海闊天空,思想的火花往往就在這個時候碰撞了出來?!拔姨貏e喜歡這個運動,這是一種非常有益健康,可以改變人的思維方式、激發靈感的運動?!?/p>
雖然一樣也是網球、籃球、乒乓球高手,但是朱時茂說唯有從高爾夫這項運動中,他品味到了很多哲理。這種哲理,關乎生活,關乎工作。
“人生就像打高爾夫,走的每一步,都要腳踏實地。前一段也許沒有走好,沒有關系,讓它pass過去,從頭再來。”
作為國內最早接觸高爾夫的演藝明星之一,朱時茂不僅自己喜歡打高爾夫球,還將高爾夫與慈善結合了起來。
2015年,朱時茂等人參加了亞洲明星高爾夫慈善賽,通過賽事募集和慈善晚宴拍賣,他們將募集到的款項全部捐贈給了受捐單位。他說,“直到現在為止,只要有活動我們就會想著要做慈善?!?/p>
在此之前,他先后幫助過山里孩子圓了世博夢;走上街頭以物換物,資助甘肅的貧困小學。除此以外,他更是慈善晚會的???。
然而,對于自己所做過的善事,他并不愿意多回應,只是告訴我們,“通過這樣一項活動,能夠幫助需要的人,我感覺特別有意義。對我來說,做了這件事也不一定要去報道,做完了自己感覺心里踏實就好?!?/p>
一桿一喜悅,一球一人生。
高爾夫,帶給朱時茂的不僅僅是快樂。
我從來不演導演
采訪朱時茂的當天下午,喜劇電影《萬浪飛的逆襲》也在同一家酒店里舉行啟動儀式。這一次,朱時茂在其中擔任監制。
作為一部青春愛情喜劇,《萬浪飛的逆襲》講述了大學生萬浪飛(諧音窩囊廢)畢業后為實現理想,毅然留在大都市,經過打拼最終收獲事業與愛情的故事。
事實上,拍電影、演話劇、當導演、做制片人,朱時茂這些年一直在尋求改變。而對于不同的身份,朱時茂都有著自己的理解和領悟。
談到這次監制的工作,朱時茂坦言“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難在哪里呢?“監制這個位置一定要把握準。既不是你導,又要把你對這個劇本的理解和影片要拍攝的樣式跟導演交流,這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要看你會不會做?!?/p>
當被問及自己打算如何去做監制時,朱時茂認真思索片刻以后說道,“對藝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一部電影十個導演可以拍出十個樣子,這就是你對人生的理解和對藝術的理解。明白了這些你就知道監制要怎么做了。無論如何,既然做了監制,就要把你對這個戲的所有理解和對戲有好處的東西講出來。監制只掛名是不行的?!?/p>
如果說做監制讓他感覺有一點點難度時,那么說起他的另一個身份——導演時,他則用愉快二字來形容。“我做導演很愉快,和演員合作也很愉快?!?/p>
作為導演,朱時茂先后執導過《戒煙不戒酒》 《愛情不NG》《遠得要命的愛情》等多部影視作品。
在拍攝賀歲片《戒煙不戒酒》時,首次加盟國產賀歲喜劇的鄔君梅就表示,“在茂哥這兒演戲太舒服了,從來沒這么舒服?!?/p>
對于這個評價,朱時茂用調侃的語氣回應她,“這是茂哥的智慧?!敝鞎r茂說,經過這些年來的積累,他對鏡頭的把握是比較準確的,到現場布置下去后,大家就按部就班準備,因此大家都可以處在非常愉快的創作狀態當中。
對于如何拿捏導演的作用,朱時茂說“我從來不演導演”。他告訴記者,在拍攝現場他從來不發脾氣?!拔覐膩聿辉诂F場和演員去吼。演員是需要導演啟發、引導的,你如果聲音大,一些年輕演員會被嚇到,導演越說,演員會越緊張,創作情緒會被打斷。如果當著很多人的面,讓演員下不來臺,他還能去認真地想戲嗎?特別是女演員,面兒薄,有問題的時候最好是跟她小聲商量,這樣演員也能夠接受。如果很大聲,可能會適得其反,我們不需要這樣。”
因此,在拍攝現場,從來看不到朱時茂對演員大吼大叫,因為他的愿望很簡單,“我就希望你把這個人物把握住了就行?!?/p>
在朱時茂看來,導演和演員不是命令關系,而是溝通關系,導演對具體某一個角色的理解和鉆研不一定要比演員強,所以導演的意見不能強加到演員身上。
因為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朱時茂說自己和演員們的合作很愉快,他自己也很享受這樣做導演的過程,“我覺得我做導演的時候很輕松,高高興興一天就拍完戲了?!?/p>
是什么力量牽引著朱時茂進入這種不急不躁,循序漸進的導演狀態呢,是受高爾夫的影響嗎?當記者提出這個疑問時,朱時茂給予了肯定的答案,“打高爾夫把我的脾氣磨練了一下,這項運動對性格有一個很好的磨練?!?/p>
一如打高爾夫,有張有弛,在這樣張弛的過程中,朱時茂自如地切換著演員、導演等諸種身份。
我不是個嚴肅的父親
2015年年初,由青年導演朱青陽執導的電影《諜·蓮花》在全國公映,上映首周票房已超過1380萬。首次執導就取得了這樣的成績,這讓父親朱時茂很欣慰。
朱時茂說:“我看過他拍《諜·蓮花》的現場,我看他還是有導演那個勁兒的,他的很多鏡頭都超出了我的想象?!?/p>
一如在高爾夫球場上,朱時茂對人對己的要求是自律,他在兒子的成長中,也嚴格要求自己,既關心兒子的成長,卻絕不做過多的干涉。
因為受家庭的影響,青陽從小就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選擇大學時,他義無反顧地報考了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紐約大學電影學院每年只招收100個學生,已經培養出了不少一線的知名電影人,因此競爭十分激烈。
說到報考學校的經歷時,作為父親的朱時茂很是感慨。“大學的時候,明明有十個大學可以報,他就報了這一個,如果這個不錄取,他就得重新再來,這也算是孤注一擲了。他也真敢賭,當時我在國內,我都不知道?!?/p>
對于兒子的選擇,朱時茂表示理解,同時也告訴兒子,“學了導演這個專業,必須要在導演這個方面有所成就?!?/p>
作為藝術道路上的前輩,朱時茂常常和兒子分享自己多年來積累的經驗,“我可以把我走過的路跟他交流?!弊鳛楦赣H,他又尊重兒子對藝術的理解,從來不干涉兒子的創作?!皩а菥褪且粋€人一個樣,絕對不可以去代替他。你導演的東西就是你對劇本的理解,對人生的理解。這個不可以代替。”
在朱時茂看來,“一個年輕的導演在現場導演,演員以及其他人的經驗、資歷可能都比他豐富,但是導演是一個創作當中的主要人物,怎么去協調,去溝通,這些東西他都要去磨練。”這種磨練,無疑,是每一個青年導演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的。
而在生活當中,朱時茂說,“我不屬于嚴肅型的父親,我不太喜歡那種特嚴肅的感覺?!?/p>
作為父親,他經常和兒子聊天,盡可能和兒子多溝通。“我們之間父與子的關系能夠擺正,有時候也有點朋友的關系。他基本上什么話都敢跟我講?!逼綍r兒子去酒吧玩,酒吧里的趣事、糗事也都會告訴朱時茂。
作為頭頂光環的星二代,青陽的成長并沒有讓父母擔心,朱時茂說,“我知道這個孩子是比較正統、陽光的。我對他很放心,不需要家長再去督促他做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