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瓊
摘 要: 在社會、經濟和信息網絡技術的三重推動下,我們迎來了信息化的數字時代,依托于信息技術的數字圖書館就是在此種發展形勢下發展起來的,并已然成為了一種必然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數字時代在給圖書館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和機遇的同時,也給圖書館傳統的服務方式帶來很大沖擊和挑戰,尤其是讀者服務工作。本文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在數字時代的轉型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數字時代 圖書館 讀者服務 轉型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024-01
為讀者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一直是圖書館一項最基本職能,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不但將側重文獻資料保存職能的評價標準變為側重文獻信息傳遞和讀者服務質量,還將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也推上日程。事實上,為廣大讀者提供更豐富多樣的文獻信息資源和更新鮮的時事熱點動態,更好地服務于讀者就是在履行教育的職能。因此,做好數字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轉型十分重要。
一、數字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新趨勢
趨勢一,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日漸發展下,文獻信息的載體更加多樣化,不再只有單一的紙質文獻,磁帶、光盤等音頻、視頻形式,微縮膠卷、像電腦一類的存儲設備以及網絡云盤等都是數字時代圖書館存儲文獻資料的新途徑和載體。
趨勢二,信息化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過網絡獲取的,所以,新時期想要使服務更貼近讀者需求,滿足讀者多樣化需要,圖書館就要大力開展網絡服務,提升電子信息資料和網絡信息資源的比重[1]。
趨勢三,現代化的圖書館倡導自由、平等和免費的工作理念和服務精神,雖然在各種影響因素的限制下一直未得以全面實行,但伴隨著社會、經濟和政治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悄然概念,所以,免證服務依然會是未來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發展趨勢。
趨勢四,新時期、新形勢下想要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讓圖書館占有競爭優勢,就必須注重讀者服務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在改進和做好原有的一般化服務和大眾化服務的基礎上,將更多精力放在個性化服務的創新上,關注讀者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以此為參考依據開展個性化服務。
二、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在數字時代轉型途徑
1.圖書館工作人員方面
首先,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該堅持正確的讀者服務工作理念,堅持自身的文化導向作用,正確引導輿論導向。
其次,人們對知識多樣性的需求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深入日益增強,故圖書館也應該提高其所提供服務的品質,開展形式多樣、高層次的信息服務、知識服務,以適應和滿足讀者的高要求。首要的就是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使其能夠適應和勝任交互式網絡系統和跨區域、跨國界的數據交換工作。具體措施就是:建立學習型圖書館管理組織,在完善的學習機制下建立起學習、改進、提高競爭優勢的良性循環,使員工更好地融入工作,讓個人、工作隊伍和整個系統都得到提升。
最后,圖書館工作人員還應針對讀者組織開展專題數據庫的講座或培訓活動,指導讀者學會快速、準確檢索的技能,或者通過開辦讀書會、開展讀書日等方式增進與讀者間的溝通交流,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讀者需求;一方面,可以及時接收讀者意見,并及時反饋。另外,還應創新服務職能,比如增設查新、查引、查收等服務。
2.服務手段方面
信息資源數字化、傳遞方式網絡化、利用共享化和信息實體的虛擬化以及信息提供的知識化等都是數字時代圖書館應具備的新特性,館藏不再是評判圖書館的關鍵指標,信息資源獲取的有效性更為重要。因此,圖書館想要在數字時代依然保有競爭優勢,就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館藏信息資源、創新讀者服務工作的內容和職能,以滿足讀者要求為準則,明確服務的評判標準是你所能提供產品價值與服務質量。
其一,為實現信息服務的數字化,加快網絡圖書館和網絡閱覽室、多媒體閱覽室等服務終端的建設腳步,方便讀者獲取和利用各類型信息資源。
其二,創建網絡采編平臺,聯合圖書出版商和期刊社與圖書館攜手建立聯采聯編中心,加強三者之間的聯系和合作[2]。圖書館采編工作人員可以直接在此中心或出版社網站、期刊中心進行書目數據的下載;亦或是聯采聯編中心將這些信息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送給圖書館采編工作人員。通過這個網絡平臺的建立,出版社可以在新書完成的同時,把新書的書目數據發布到各級圖書館網站上,使讀者在圖書館網站上就能夠第一時間獲取新書信息。此外,讀者也可以通過聯采聯編中心或圖書館網站向圖書館采購人員推薦那些自己需要,但不在圖書館館藏資源內的圖書,即將讀者與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建設工作結合到一起。
其三,各種類型的文獻信息資源在信息網絡技術的幫助下都可以轉化成數字形式的信息,并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進行傳播;用戶只要通過電腦、甚至是智能手機就能獲取到任何一個區域圖書館內的信息資源。因此,數字時代的圖書館不但要不斷改善傳統的借閱服務,還可在圖書館網站上建立讀者指南,實現無論讀者何時何地想要借閱圖書,便可在打開圖書館網頁時了解到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以及借閱辦法,讓他們在網上進行圖書的查找、預約以及查詢到自己已借閱圖書的名稱和借閱起始時間等信息。同時,圖書館工作人員也可以利用網絡手段提醒那些借閱時間即將要過期的讀者歸還圖書。
3.服務類型方面
為使圖書館能夠在數字時代與已有的讀者群體建立更加穩固的關系,同時開辟新讀者群,圖書館需要以讀者用戶的需求為指導原則對組織的運作形式進行調整,加強信息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3]。因此,可通過建立網絡專家知識庫來充分利用圖書情報方面和各個行業專家們的專業知識來給讀者提供更專業的知識服務,通過專家網絡的建立可以有效彌補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知識的不足。此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向社會各界提供信息咨詢服務;通過推送技術提供定題服務;針對單個讀者和課題組創建特定的系統界面;開設網絡導航、科技查新等多種形式服務工作等,在滿足大眾需求的同時,還可以滿足特殊群體的特殊需求。
結束語
綜上,圖書館想要在數字時代背景下依舊處于競爭的優勢地位,持續發展下去,就必須掌握數字時代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發展趨勢和特點,以讀者需求為導向進行讀者服務工作的轉型。此外,政府還應加大對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扶持力度,既要加大政府資金投入,又要重視相關法規、政策的制定,調動圖書館行業自身建設熱情的同時,帶動社會上其他企業或個人對圖書館建設的投入。
參考文獻
[1]張成林,姚依民.數字閱讀與未來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29):68-70.
[2]歐陽洪.論應對高校圖書館轉型的讀者服務工作[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8):250.
[3]江博.對轉型期間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5(8):23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