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寶 任亮 張福華 朱利偉
摘 要: 課程標準更加符合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的需要,以“能力為中心”的培養模式是高職教育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定位及培養目標所決定,也是辦出高職特色的關鍵所在。本文,在高職衛生院校臨床專業藥理學的課程標準建設現狀基礎上,關于課程標準制定和實施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高職高專 臨床醫學專業 藥理學 課程標準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130-01
從高職教育興辦以來,多數高職院校采用的都是教學大綱,而教學大綱是學科型教學模式的綱領性文件,對規范教師教學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和約束力。但教學大綱便于教師學習和直接運用,不利于教學創造性的發揮,容易把教師引導到學科本位的路子上去。因此,從教學大綱轉變為課程標準,對于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而言,是保障和提高高職高專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課程標準更加符合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的需要,以“能力為中心”的培養模式是高職教育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定位及培養目標所決定,也是辦出高職特色的關鍵所在[1]。因此,對課程標準如何更好是實施的研究,對推進高職課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課程標準的特點
課程標準主要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四個部分。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是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課程標準首先注力求通過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以及對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課程標準突破試圖以學科為中心,突出專業需要和今后職業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改變課程教學內容繁、偏、全的現狀,淡化學科自身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強化教學與生產、生活的聯系,盡可能體現課程首先服務于學生發展的功能[2]。
二、高職教育課程課程標準實施的現狀
1.高職教育課程標準特點
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以及人才培養目標,構建高職教育的課程標準,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1. 以就業為導向,關注學生的職業生涯;2.充分體現工學結合的特色;3.與行業對接,融入職業標準;4.融入素質教育理念[3]。
2.高職教育課程標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職業能力的確定對課程標準的影響
課程標準與職業能力標準的關系,是職業教育學校所特有的問題,如何處理這一對關系,不僅涉及到能夠給學生提供哪些課程內容,還涉及到學生未來可能的職業生涯發展空間,以及職業教育事業本身的發展。當然首先要澄清什么是職業能力標準。職業能力標準應當是從事某個工作崗位的最低能力要求,職業能力標準的層級應當基于職業的層級,而不是能力掌握的熟練程度。課程標準的確定要以職業能力標準為基礎,培養能夠完成任務的人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時課程標準的要求應當高于職業能力標準。因為高職院校不僅要培養能夠完成工作任務的人,還要培養能夠把任務完成得更好的人。他們不僅需要掌握基本工作程序、方法和工具、設備的使用,還應當能夠理解工作過程中的各種關系,具備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所以我們應當以高于職業能力標準要求去確定課程標準。高職課程標準也應當高于職業能力標準,在層次上應體現出“高”。這正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生命力所在[4]。
從2009年起,我校開展了學校各專業課程標準的建設工作,在此過程中職業能力的確定隨著國家的助理執業醫師和執業醫師考試大綱也有很大變動,這就要求在制定和修訂職業標準時進行深入的調研,從而對課程標準的設計和實施起到很好的指導。
2.2 我校臨床醫學專業藥理學課程標準設計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分析座談、個別訪談等方式,筆者與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多年的教師、年輕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進行大量交流,調查中發現存在以下問題:1.設計過程中課程內容不甚合理,脫離學生的需求及接受能力,近年來,由于高考擴招以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較低,引起高職生源層次整體下移。學生的文化基礎較低,尤其是差別懸殊、參差不齊的矛盾日益突出。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模式的統一,使文化基礎過差的學生陷入“聽不懂—無信心—不努力—更聽不懂”的惡性循環,不僅后續課程很難進行教學,而且也會對學生個人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被調查的學生中認為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夠理解的教學內容在50 % 以下的占58 %。2.實施過程中課程成績評定體系與學生能力及社會上職業資格認定不相容,首先學生的課程學習成績采用百分制的總評成績方式來評定,難以反映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水平,與“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教育的目標不相適應;其次成績評定主要采用單一的閉卷筆試方式,不適合檢驗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水平,也不適合檢驗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與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教學過程會產生知識、技能、應用相分離的負面作用.
總之,為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更好地貫徹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素質為本位,以能力為核心”的辦學理念,將國家助理執業醫師和執業醫師與高職教育中藥理學課程標準的構建工作有機地融合,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培養中體現職業特征及崗位要求,成為課程標準制訂和實施中的核心問題。
參考文獻
[1]何玉海等.論課程標準及其體系建設[J].論課程標準及其體系建設,2015,(15).
[2]任亮等,高職院校藥學專業醫院藥學方向課程體系現狀與改革思路[J].衛生職業教育,2014,(1).
[3]劉素梅等, 高職教育工學結合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探討[J]. 衛生職業教育. 2011(03)
[4]黃德忠,盧強,結合專業特色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探索[J]. 職業時空. 2010(08)
*通訊作者:任亮(1971-)副教授及副主任藥師,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理教研室,研究方向:基礎藥理學及實踐教學工作。
劉金寶(1983-)碩士,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理教研室,研究方向:基礎藥理學教學方法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