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
摘 要: 全民健康已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促使全民健康不僅僅就是營養的高質量,也不僅僅就是醫療水準的高質量,還應當是運動方面的高質量。未來全民的一份子,現在的初中學生運動質量如何?值得人們深思。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在愉悅并刻苦中進行體育鍛煉是我們所必須探究的。
關鍵詞:愉悅并刻苦 體育鍛煉 策略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148-01
平時的體育教學,我們總不是能夠體現出課堂教學的有效甚至就是高效。其原因是一些比較嬉戲性的活動初中學生比較能夠善始善終地去進行到底,但對一些競技性的活動也就體現不出比較理想的刻苦精神了。所以,當一年一度的體質體能測試時,還真令大家毛骨悚然。因此,讓學生去刻苦進行體育鍛煉是迫在眉睫的了,尤其應當讓學生在愉悅并刻苦中進行體育鍛煉。
一、愉悅并刻苦進行體育鍛煉需形成學生意識
說體質體能測試的結果令人毛骨悚然,應當是毫不為過的;說學生的未來不能完全適應偉大中國夢的實現,也不就是那樣的危言聳聽;說應當加強學生的體質體能訓練也應當就是那樣的迫在眉睫。但平時的課堂教學,總讓我們不能得以樂觀,提到鍛煉學生總是在應付著,提到體育課,學生佯裝身體不好的大有人在。這樣的不能得以樂觀的體育課堂教學其意義又何在?如再不予以重視,那學生的體育課堂就不成其為課堂了。所以,愉悅并刻苦進行體育鍛煉需形成學生意識。形成學生的意識,我們可以利用室內教學去予以形成。譬如我們可以將相關運動員進行訓練的實況利用電子白板技術呈現出來,讓學生得到這樣的感受,一位位運動健兒之所以能夠在國際競賽中升起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不僅僅就是技巧,更為主要的是技能,更為主要的是平時艱苦磨練的緣故。譬如我們讓學生去欣賞到公共娛樂場所,一些上了年歲的人也就在堅持不懈地長時間的鍛煉,是為了什么?體質的增強。我們也還可以將學生的體質體能的測試數據告訴學生,也將這樣的年齡段學生所必須持有的正常數據告訴學生,在學生進行數據比較的同時,再給學生一定意義上的醫學數據。這就如同為學生敲起進行體育鍛煉的警鐘,學生便產生如此之意識,自己已經到了非進行體育鍛煉不可的地步;學生亦便產生如此之欲望,必須盡快地利用體育課堂進行比較認真刻苦的體育鍛煉,以達成體質健康、體能增強的理想目的。初中學生鍛煉身體的意識和欲望有時也顯得不是十分的穩固,這就需要在平時多做些督促性的穩固工作。
二、愉悅并刻苦進行體育鍛煉需形成鍛煉氛圍
我們完全可以這樣去說,體育課堂作為我們教師不能就是旁觀者,也應當是促進學生愉悅并刻苦進行體育鍛煉的引領者和參與者,尤其就應當是十足意義上的參與者。體育課堂教學實踐比較有意義地告訴人們:當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刻苦鍛煉中,那不僅僅就是簡單意義上的行為示范,更為理想的是一種精神意義上的引領,更是一種學生刻苦磨練的促進,當然也是一種完全意義上的課堂和諧。平時我們都能看的的現實是,教師課堂上的多作壁上觀,那學生則不可能去進行持續性的刻苦鍛煉,尤其達到一定的水準后,學生便就是那樣自不自覺地偃旗息鼓來。學生愉悅并刻苦進行體育鍛煉形成鍛煉氛圍需將課堂上的良好合作鍛煉的氛圍建立起來,我們的體育教學,不求人人都能夠成為體育明星,但求學生的競技水準都可獲取進步和發展。對此,形成學生愉悅并刻苦進行體育鍛煉的氛圍首先必須遵循學生感到愉悅的原則,在愉悅的基礎上刻苦的原則。所以,無論是怎樣的競技項目,都力求在學生進行刻苦鍛煉前,就感到是相當愉悅的,學生在鍛煉時,也不去比較隨便或麻木地增加學生的訓練強度和提高學生的訓練難度。尤其注意讓學生而且就應當可能是所有的學生都有這樣的感覺:好容易的事兒啊!當一個個學生都獲取著愉悅的成功時,也會比較自然地增強刻苦鍛煉之積極性的。譬如,學生進行足球訓練,應當說就是比較簡單的運球也需要學生在運球訓練中感到愉悅,更需要學生在愉悅中自尋運球的刻苦磨練,只有在刻苦磨練當中才可以尋求到屬于自己感受的運球規律。
三、愉悅并刻苦進行體育鍛煉需形成鍛煉意志
初中學生的意志薄弱,心理脆弱,可以說就是一個比較共性的問題。不要說體育課堂與其升學不具備多少比較密切的聯系,就是有著比較密切聯系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課程的學習,也會是完全意義上的這樣,一遇到挫折,那立馬就會是那樣的偃旗息鼓的。因此,我們需要做出十倍的努力,或者就是十分的血汗,讓初中學生體育薄弱學科課程的學習也能夠形成比較理想的的意志品質。形成學生的意志品質不是我們口頭上叫喊幾句就可以湊效的,也不可能就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較長時間的運動技能訓練的磨練實踐。譬如不少的體能訓練項目,學生一開始也不可能就是完全達標的,讓學生去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讓學生在看到自己有奔頭的前提下是最容易形成學生意志品質的。如學生的長跑訓練,好多學生的耐力不佳,我們開始不要就讓學生去達成過高的要求,起先可以是短程性的長跑,如800米,在800米長跑達成一定的速度后,再進行1000米的長跑,在1000米也達到標準后,再讓學生去訓練1100米、1200米、1300米、1400米直至1500米。形成學生的鍛煉意志也需要讓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運動技巧,平時就是比較簡單的鍛煉,就是學生已經比較熟悉的訓練項目,我們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比較理想的行為跟蹤。就如學生的長跑,我們在學生未進行長跑時可以說比較到位地講述著長跑的要領,但學生長跑到一定地段時,某些要領便自不自覺地拋于腦后。如有學生實在堅持不住時,便比較松懈起來,這個時候如果讓學生去陪跑,讓學生在陪跑中激勵前行,那學生則可以獲取重振雄風,增強意志,一躍前行的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 [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2]李秀麗 體育在培養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J]體育教學 1999(2)
[3]呂兵文等 體育教學中應該反思的幾個細節 [J]中國學校體育 200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