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由于高職院校德語專業學生的“特殊學情”,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日后實用的實際需求,從趣味語音、善用教材,改善教學環境、多樣化詞匯學習和實際交際情境延展幾個方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基礎德語 趣味教學 善用教材 詞匯導入 交際延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216-02
一、課程教學現狀
每個開設應用德語專業的高職院校都會設置《基礎德語》這門專業基礎課程。但《基礎德語》課程的教學情況不容樂觀,大部分的課堂教學注重詞匯和語法的講解和輸入,課堂練習形式枯燥,機械,缺乏趣味性和交際應用性。由于中學時大多學生都經歷過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此學生會對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產生麻木或者厭煩的情緒。
學生通過課堂只能學到單個詞匯和基本語法規則,進行書面的造句或者閱讀,無法把詞匯和語法知識靈活應用,練成簡短的句型和語篇,并正確運用到實際情境交流中。同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傳授跨文化知識的教學方法較為傳統,無法把跨文化理念和知識融入到日常語言教學和訓練中。
二、學情分析
高職大部分的學生由于受中學時期的學習習慣和學校應試教育的影響,對知識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不是很強,大部分學生早已習慣中學時期填鴨式教學和題海戰術。很多學生認為語言知識就是背誦,做題。很多學生不能主動把課上所學規律和知識自主進行消化和轉化,完成語言生成能力的過程。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專注力和持久力欠佳,影響課堂理解力。部分學生視野狹窄,知識面不寬廣。同時少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缺乏耐心和細致的學習和做事的基本素質。難道這樣的學生就無可救藥了嗎?就一定學不好德語這門較難的外語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只要教學過程的實施者和引導者(即教師)研究學生的語言學習的過程和規律,運用適當的教學理念、教學組織形式、教材和因地制宜地教學方法,就能增加學生學習興趣,開拓學生視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把死板的語言知識及時轉化成語言交際能力。
三、從六個方面,讓學生想學、學會、會用
1.語音階段兼顧趣味和操練
由于初學者是從零基礎開始學習德語,因此學生應進行約40學時的語音學習,才能正式開始學習教材內容。由于語音學習較為枯燥。教師應結合傳統語言操練的形式,采用卡片、圖片和音樂方式開展教學。
如:在學習辨別相似音的時候,可采用卡片方式,教師將代表還有不同音標的單詞的卡片用教學磁鐵貼在黑板上,讓學生迅速讀出卡片上的單詞,挑出相同的單詞和不同的單詞。
卡片式教學還可以用在即興讀出單詞的教學環節??ㄆ部梢园l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分組完成任務,找出含有相似音節或者音標的單詞。
圖片輔助教學,主要體現在教師講解發音的時候,可以通過教師親自繪畫或者展示發音器官解剖圖方式,想學生講解某個音素或者音節的發音方式。教師同樣可以讓學生觸摸自己或者他人的發音器官來實際感受發音和送氣的過程。
音樂輔助教學,在語音階段的教學效果尤為明顯。教師可選用一些簡單、節奏明快的德語歌曲,歌詞中包含很多相似單詞的發音,讓學生邊聽歌曲,邊識別相似發音的單詞。另外,旋律輕柔,無歌詞的輕音樂可用作語音任務游戲的時間計時器,音樂開始計時開始,音樂結束計時結束。
2.善用德國原版教材
德國原版教材《新標準德語強化教程》是由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引進的,至今已有五年之久。該教材最大的亮點是以破了以德語語法體系編寫教材中各個單元內容的傳統,而是根據日常社會生活中不同生活場景,從社會生活的不同角度(如購物、就醫、學習、工作、家庭、度假、老年、國家等),以一個社會人會遇到的各種語言交際情境為大綱,如問候、咨詢、邀請、致謝、道歉、同意和拒絕等編寫教材內容。其中每個單元語法部分不是系統性呈現,而是根據各類語言交際情境的句型需要呈現語法,重點在篇章結構中進行句型和語法的學習。
不少德語專業教師不會使用該教材,或者懶于研究教材和教師用書,依舊多用講授的方式講解課本內容。因此,學生覺得上課沒意思,詞匯和語法知識太過枯燥。整套教材包括《學生用書》、《學生練習冊》和《教師用書》。教師用書中詳細給出了針對每個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建議,教師應在備課時,認真閱讀,參考所建議的教學方法,然后結合教學環境、教學對象(學生)和教具的不同情況使用適合不同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例如:
《教師用書》中針對第一單元的練習3 übung 3 給出的教學建議是:
中文譯文:
教學建議分析:
(1)強調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講解和翻譯句型,而是從使用語言的角度,親身融入到語言角色中,真實再現對話內容和對話語調。
(2) 教師和學生一起理解和練習使用不同人稱的對話效果和人物表情。同時導入德國文化習慣的知識(德國概況2),讓學生不覺得講解部分枯燥無趣。
(3)不斷變換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對話熟悉和背誦。(兩人一組訓練和鏈式訓練)
(4)學生在框架句型(輔助展示材料2)的提示下進行小組對話表演,逐步脫離課文原文,自我生成實用的交際語言。
因此,該教學建議遵循的原則是在交際情境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完成本環節教學任務。
作為任課教師,首先要仔細閱讀和深入理解針對每個教學內容的教學建議,參看教學建議中涉及的《教師用書》中其他不同的輔助材料,如德國概況材料進行備課準備,認真參看和研究輔助展示材料和輔助語言游戲材料,把其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3.改善教學環境,巧用多媒體設備
對于德語的初學者來說,學習的環境和氛圍能大大提高初學者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室的布置應體現語言學習特色。購置德語地圖掛圖和風景名勝圖片。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把難點語法和詞匯用彩色掛圖形式貼在教室墻壁上。或者把教室中門窗、黑板、燈具、多媒體設備和教學用具的德語名稱用彩色卡片標志出來,粘貼在相應的位置。讓學生一進入到教室就能感受到濃郁的德語學習氣氛,同時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也能學習德語詞匯、復習德語語法。
同時,在教學中,如有音頻和視頻文件的展示需求,教師可以短時間使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每個音頻和視頻文件的展示不應過長,控制在5分鐘左右,每堂課不超過兩個文件。如有展示德國日常生活圖片的需要,教師可利用PPT形式展示或者講解。但不建議大量使用PPT進行語言教學。教師應多用工整清晰的板書輔助教學。
4.多樣的詞匯導入和習得
詞匯的學習和復習是學好語言的關鍵,而單一枯燥的詞匯講解、朗讀、擴展會讓學習者產生厭煩情緒。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設計和使用多樣化的詞匯導入和習得方式。如:心智圖法,實物導入、歌曲音樂導入、圖片導入和簡筆畫導入。
心智圖可以不斷擴展和延伸多個層次,如上圖中是關于居住情況的一層心智圖,從居住聯想到房子、房間、家具、屋頂、花園、費用各個名詞,從以上任何一個名詞還可以延伸出不同的名詞。如:從房間還可以聯想到廚房、臥室、陽臺、浴室、起居室、兒童房和工作室等相關詞匯。從浴室詞還可以推導出浴缸、鏡子和洗手池等詞匯,無窮無盡。該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習者按照頭腦思維邏輯習得和記憶新詞匯,同時增加學習新詞匯的趣味性。學生可以分組進行聯想,然后到講臺進行展示。
在選擇實物進行導入的時候,教師應注意實物要新奇、有趣,能馬上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集中學生精神,以便更好地學習有該實物引出的新詞匯。
利用歌曲音樂和圖片導入法具體做法是:準備帶有將要學習的新詞匯的歌曲或者涉及到新詞匯的圖片,讓學生聽歌曲自我識別新詞匯或者通過圖片聯想新詞匯并描述圖片。
學生還可以自己繪制相關詞匯主題的簡筆畫進行詞匯習得。具體做法:教師提供給每組學生5-10個新詞匯,讓學生自己查閱單詞表或者字典把詞匯聯想成圖畫并繪制出來。
5.靈活的語法規則講解和習得
德語的語法規則比較復雜,對于初學者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理解后熟練運用和掌握又是一個難點。因此,教師應采用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方式處理語法規則的教學。
方法一:(列表式)
教師可以運用列表方式板書講解語法,并進行例句講解。
例如:第四格語法講解
方法一:(講解式)
第一步:教師列表講解不同性的名詞和復數名詞的第一格和第四格變化。
(定冠詞的變化可在板書時用不同顏色筆著重標出,引起學生注意)
第二步:教師用表格中的例詞舉出適當的句子進行講解。
1. Hier ist ein Tisch aus Deutschland. Ich kaufe den Tisch.
2.Der Studentin vermietet das Zimmer.
3.Die Lampe ist teuer. Ich kaufe die Lampe nicht.
4.Schauen Sie mal die Lampen!
第三步:學生根據所學語法知識,進行造句練習或者填空練習。
方法二:(歸納式)
第一步:教師給出8個一、四格例句,剪成紙條,打亂順序,分別發給不同的學生小組(2-3人一組),學生分組歸納出不同性的單數名詞和復述名詞的一四格語法規律。(見方法一中語法表)
第二步:學生分組呈現自己組的歸納語法,并再次口頭方式用其他例詞替換表格,反復練習。
第三步:教師用卡片方式給出三組不同性的單數名詞和復數名詞,讓學生利用第一組進行書面造句。利用第二組詞和第三組詞進行口頭即興造句。
6.實用的交際情境操練和延展應用
《新標準德語強化教程》(第一冊)中有很多實用的日常對話練習,目的是為了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但如果只是機械地讓學生把課文背下來,然后進行分組對話表演,學生會感到枯燥無趣。在實際語言交際中,很多學生不會把書句型和詞匯進行正確遷移,導致交際產生困難或者交際失敗。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實際交際情境延展應用的方式,來反復訓練學生課本上的對話練習中的固定句型和表達,讓學生在不同的類似交際情境中操練語言知識,最終達到在實際交際情境中聽懂對方語言,正確反應、熟練實用的目的。
例如:《新標準德語強化教程》(第一冊)第四單元練習9,要求學生聽CD錄音然后補充完整兩個對話。教師可先要求學生完成補充對話任務,然后和學生一起進行對話的分析和朗讀,學生背誦表演對話。為了讓學生在類似場景中靈活使用對話中的句型。教師可以設計三組延伸情境,讓學生自我組織語言利用原有句型進行情境再現和角色扮演。
延伸交際情境舉例(可配情境圖片)
1. Frau Müller arbeitet in der Bibliothek. 2 Studenten telefonieren dort. Was ist passiert? (圖書館圖片)
2. Im Restaurant essen alle sehr ruhig. Aber 4 Gesch?覿ftsleute unterhalten sich sehr laut. Dann kommt ein Kellner.Was ist passiert?(餐廳圖片)
3. Familie Schutz f?覿hrt mit dem ICE von München nach Hamburg. Der kleine Luis spielt im Zug Fussball.Das ist doch gef?覿hrlich. Was ist passiert?(火車圖片)
以上是根據歌德學院教學模式和本教改項目負責人通過課堂實踐總結和歸納的對《基礎德語》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幾點建議,可供德語專業教師參考。
因此專業德語教師應從研究教材做起,從改善教學環境和提升教學方法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其學習目的語德語的思維方式,反復在任務情境中實踐交際用語,從而真正幫助學生順利從想學德語、學會德語過渡到會用德語的階段。
參考文獻
[1]段紅燕.借鑒交際法和任務法實現語言能力培養.[J]高教研究,2004.1
[2]段昭偉,周麗紅.交際法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J] 遼寧工學院學報,2002.8
[3]Juana Sanchez,Carlos Sanz,Michael Drecke.Spielend Deutsch lernen [M]. . Langenscheidt,2001
[4]Walter Lohfert,Kommunikative Spiele für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M].Max Hueber Verlag,1982
[5]Hartmut Aufderstra e,Heiko Bock, Mechthild Gerdes, Jutta Müller ,Helmut Müller.新標準德語強化教程(學生用書)(教師用書).[M].Max Hueber Verlag,2003
作者簡介:石慧,(1979.10-),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德語語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