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中俄關系的發展,漢語作為俄羅斯第二語言的教學日趨增加,在教學過程中,拼音是教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外國人學好漢語、掌握漢語的主要途徑。而對于漢語拼音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國家的學生,接受能力有較大的差異,所以,為了使針對俄羅斯學生的教學效果顯著,作者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探索更適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對外漢語 拼音 教學法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238-02
隨著中俄關系的進一步加深,中俄貿易往來越來越密切,漢語作為俄羅斯第二語言的教學也日趨增加。在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中,拼音是教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外國學生掌握漢語、使用漢語的重要法寶。對于學習漢語的俄羅斯人來說,漢語拼音可以起到對漢字音準的掌握、進行漢語輸入、漢語的綜合運用等作用,而對于教授漢語課程的教師而言,在漢語拼音教學之前,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俄語知識,例如:字母、基本的溝通,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更佳明顯,漢語拼音的教學更有利于漢語的口語、聽力、漢字、詞匯等教學,所以拼音教學既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漢語,也能使教學效果更有效的體現。由此可見,漢語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與俄文字母相比,漢語拼音的寫法有其相通性,但是發音又具有其特殊性,在書寫上較容易接受,而在發音上容易受母語的影響和英文字母發音的影響出現混淆的現象。所以,漢語拼音的教學具有很大的挑戰。那么,漢語拼音的教學既不使學生感到枯燥,又不使學生感到很難接受,讓學生對漢語產生興趣,體驗學習的樂趣,應該注重其教學方式和方法。
一、集中認識法
對于初學者,先將舌位圖展示給同學們,再將各個發音器官和規則進行介紹,然后將漢語拼音中的聲母、韻母寫在黑板上,向學生進行簡單介紹,繼而開始學習字母,循序漸進,并進行總結,階段性的將已經學習過的拼音在之前的聲母和韻母表中一一標注,讓學生感覺到成就感,經過3個星期左右的學習,再將整體認讀和漢語字典查詢字母順序表向大家介紹,并將漢語字典查詢字母順序表與俄語字母順序表進行對比其數量、發音以及字母歌,然后針對學生的階段學習和容易混淆的字母再次進行糾正,這樣通過一個月左右時間的學習學生通過學習、分析、總結會明顯感受到自己的階段性成果。
二、針對聲調和較難發音字母的教學方法
語音的標準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聲調是否正確標準,而聲調的發音標準程度也是俄羅斯國家初學者的一大障礙,因為在母語中只有一個重音,所以區分第一聲(陰平,或平調,“ˉ”), 第二聲(陽平,或升調,“ˊ”),第三聲(上聲,或上音,“ˇ”),第四聲(去聲,或去音,“ˋ”)的音準對于學生來說有很大的難度,甚至有些同學從第一聲到第四聲的發音中聽不出來有什么區別,混為一談,這樣情況下我通過朗讀法、練習法、游戲法等方式糾正學生的聲調。首先通過朗讀法讓學生自己讀黑板上的標有聲調的韻母及聲韻母的組合或者通過跟視頻語音讀等方式進行練習,讓學生自主的來感受聲調的重要性,然后我點他們讀,并糾正其錯誤的發音。接著通過練習法進行糾正,在黑板上寫幾組拼音,讓他們說聲調,叫學生標出聲調,然后將一個拼音快速的從第一聲讀到第四聲,互相糾正,通過這種方法,他們能夠對四個聲調的書寫印象更深刻。通過反復的練習效果也比較明顯,然后再通過游戲法進行讓學生寓學于樂,例如,把學生分成兩三個小組,進行比賽,我讀拼音,學生說是第幾聲,然后再糾正錯誤,勝出一方給予相應的獎勵。通過這三種由易到難的練習方式,學生能夠較快地掌握這四個聲調的讀法及書寫。
在對俄漢語教學中,很多學生容易把an、ang,en、eng,ang、eng的讀法和寫法混淆,發音不標準,區分不明確,教師可以通過舌位、詞組拼讀法讓學生進行糾正,例如hěn(注意舌位)、hěn hǎo、wǒ hěn hǎo,fēng(注意舌位)、dà fēng、fēng zhēng,chéng、chéng shì,cháng、cháng chéng等拼讀法,通過反復練習,學生能夠較快的掌握。對于發音不標準的拼音,一直糾正其單個拼音的讀法,效果不明顯,通過詞組、句子練習,效果更佳顯著。
對于字母ü,單獨發音時學生規則掌握的較好,但lü,nü等拼音卻很難掌握清楚,音位總是介于lu和lü,nu和nü之間,所以詞組練習法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lǜ sè(зелёный)、lǚ(呂,фамилия китайцев)、nǚ(девочка,девушка,женщина)、nán nǚ (мужчина и женщина),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將拼音和俄語單詞進行對比,記憶更加清晰。所以進行區分和比較的過程中,通過人物、實例和反復練習效果較明顯。
三、學習歌曲,認識漢字
初學者,聲調和發音還不標準,所以學習漢語歌曲能讓他們學習拼音、單詞、句子的同時,能使整個句子的表達更加流暢自如,例如,兒童歌曲《1234567》(教學歌曲),其中包括的數字、單詞,都是初學者易接受的詞匯,教師可以通過拼音、數字、漢字、翻譯成俄語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易消化,再如《小城故事》,這首歌曲對于初學者來說也是較容易接受,句子短、能反映家鄉情懷、內容易理解。所以學習歌曲既能讓學生感受到漢語歌曲的優美動聽,也能使學生對俄語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
四、練習繞口令學漢語
數字“4,10”,漢語“是”都是初學者接觸到較多的簡單數字和單詞,所以繞口令“4是4,10是10,14是14,40是40,14不是40,40不是14”,最能反映學生對音調的把握情況和舌位的掌握情況,通過學習,學生會反復的練習,糾正舌位,也會在練習中糾正聲調和音準。
五、講故事方法
故事是一個完整的有語境的語言素材,便于理解語言的意義和詞匯運用的具體情況。針對初學者的教學,就像對幼兒園的孩子一樣,通過帶拼音的故事講解,學生能在情境中學到漢字、語境的運用等,例如:三只小豬的故事,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等,通過引導逐漸閱讀小故事、廣告、報紙、雜志、新聞等,漢字的詞匯量逐漸增加,語境感受能力越加凸顯。
六、文化傳播法
教師的授課形式不應拘泥于課本,教學中應該多與學生溝通兩個國家之間的文化、生活、飲食等差異,針對學生們提出的感興趣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語言交流、照片、視頻、情景的想象等方式傳遞給他們,并將相關的重點詞匯教授給學生們,通過情景更利于記住關鍵詞匯和句式,例如:關于兩個國家飲食用具,中國人(zhōng guó rén)使用筷子(kuài zi),而俄羅斯人(é luó si rén)使用刀叉(dāo,chā);俄羅斯首都莫斯科(Mò sī kē),著名景點紅場(Hóng chǎng),中國首都北京(Běi jīng),著名景點天安門(Tiān ān mén)、故宮(Gù gōng);等,既使學生了解中國的文化,也能增強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和音準。
七、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
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可以引導學生在電腦上安裝中文輸入法,教師介紹基本的安裝方式、拼音錄入和標注聲調的方法,慢慢引導學生輸入所學的漢字、句子和短文,經過詞匯的積累,逐漸形成一段文章。再此過程中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漢語聲調的差別,例如:拼音beijing,漢字中北京(Пекин)和背景(фон),拼音beizi,漢字中被子(одеяло)和杯子(стакан)等意義相差甚遠,學生們探索求知的興趣更加濃厚,同時也能展現中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對于漢語的學習,是耳濡目染、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拼音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階段、接受能力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授課方式,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以學生為本,教師精講,學生多練,鼓勵學習自己去學習、去思考、去感知,使學生學習漢語更快邁上新臺階,也使漢語在俄羅斯乃至全世界普及,使我們中國的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作者簡介:孫麗麗,(1981.7月-),女,山東省日照市,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俄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