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曉琳
摘 要: 色彩靜物是研究運用色彩塑造物體的形體、結構、質感和空間感的一種繪畫模式,是色彩繪畫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美術高考的重點考試科目之一。色彩靜物所培養的內容包括學生對色彩的觀察、形體的掌控,色調的把握以及色彩的表現能力,最終讓學生掌握認識色彩的基本知識和運用色彩寫生的變化規律,從而掌握用色彩塑造形體的方法。
關鍵詞:色彩知識 鑒賞能力 形 構圖 素描關系 色 統一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265-01
高中色彩教學的設置一般是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來決定的,大部分美術生基礎比較薄弱,所學知識不夠系統,基本功不夠扎實。色彩對于學生來說是相對比較難的學科,為了讓學生能夠在美術高考前掌握色彩繪畫技能,在考試中有所斬獲,教師需要把色彩知識整理歸納,并系統地呈現出來。
一、色彩基本知識
色彩最基本的三要素有:色相,即色彩的相貌,也稱為固有色;明度,即色彩的明暗程度,即素描關系;純度,即色彩的飽和程度。
構成物體色彩的因素有:固有色,即物體自身的顏色;光源色,即光源的顏色,一般指外來光;環境色,即物體所處環境的顏色。
色彩關系主要是指物體的冷暖關系,紅橙黃幾種顏色會讓人想到火、太陽等,一般把這些感覺溫暖的色彩稱作暖色;相對的,藍綠色會讓人想到水、藍天,一般把這類感覺涼爽的顏色稱作冷色。色彩寫生的冷暖規律是:同一色相受光面冷,背光面亦偏暖,中間面及明暗交接面最接近物體本色;同一色彩近暖遠冷,近鮮遠灰;而物體投影的冷暖傾向應根據光源色、鄰近色諸方面的不同關系而定。
二、鑒賞能力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自發的去學習色彩知識就必須讓他們見識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發展的歷史。定期向學生介紹優秀的色彩作品,比如西方傳統的油畫作品是寫實、逼真的;而在印象派時期畫家是以全新的觀點看待和描繪客觀對象的光色關系;到了現代主義繪畫中,色彩則完全可以在主觀情感的影響下來表現。另外,還要和學生一起分析歷年美術色彩靜物考試當中的優秀試卷,提高學生的眼界,打開色彩靜物學習的大門。
三、系統教學知識護航
1.形的塑造
目前我國美術類高等院校色彩考試,大部分都以具象的物體作為考試內容,或寫生,或默寫。形是色彩的載體,考生必須在色彩訓練中重視構圖和素描關系。用色彩去表現物象呈現出來的位置及素描明暗層次(即高光、中間色、明暗交界線、反光和投影)。只有恰如其分的表現形體,才能讓整幅作品統一協調,結構明確。
1.1構圖
構圖的好壞是一幅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色彩靜物構圖就是繪畫時根據題材和主題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現的形象適當地組織起來,構成協調完整的畫面。作畫之前,要考慮怎樣通過構思或通過表現對象進行搭配,要注意通過對視點高度、角度、物體之間距離的調整,以尋求一種視覺上的舒適感。形是構圖的基礎,應將物體的形體結構、透視關系、大小比例正確地表現出來,力求形態完整而富有變化。
構圖通常有如下幾種主要形式:
三角形構圖及菱形構圖是較為常見的構圖形式,主題突出,視覺上最為穩定。
“S”形構圖具有一定的張力,用在畫面上,會產生比較強的空間縱深感。
圓形構圖在視覺上給人以旋轉、運動和收縮的審美效果。
1.2素描關系
色彩靜物中的素描關系簡單來說就是指明暗關系。在單體刻畫時,要去分析物體的 “三大面”、“五大調子”, 塑造物體的立體感。體現在色彩中是以如下規律表現的:
物體亮面的色彩主要與光源色與物體固有色之間的混合。
物體暗面的色彩主要是環境色與固有色之間的混合。
中間調子的色彩一般以固有色為主,并調和光源色、環境色。
高光部分的色彩以光源色為主,或有少許的固有色,以物體的質感而定。
明暗交界線的色彩是固有色與環境色的混合,略暗。
反光部分的色彩受環境色影響較強,一般是以固有色加環境色。
投影部分的色彩是以固有色加環境色。
2.色的統一
色彩表現是色彩靜物教學的根本目的。簡單的說,色彩靜物寫生是對對象進行客觀的光與色的描繪。在一組靜物中的物體色彩所構成的總的色彩傾向叫做色調,它是作者對于色彩靜物的主觀分析,更是一幅作品的情緒。
在寫生訓練中,有時我們感到靜物色調的傾向不是很明顯,這時我們應當采取整體觀察的方法,從整體著眼、從大體、大色塊入手。大色塊對畫面色調起決定性作用,而畫面的基本色調要事先考慮并堅持始終,然后再進行局部的塑造和細節刻劃。局部色彩服從整體色調,從整體著眼,用局部來充實。這樣我們就能抓往一組物體的基本色調,通過臨摹靜物到寫生,再到默寫,反復練習,鍛煉學生對于色彩的快速觀察,進而達到可以根據一組靜物準確的判斷色調關系,對局部各塊顏色進行整個關系的調整和搭配。
3.形色結合訓練
形和色是組成色彩靜物的兩大主要語言。色彩既是借助于光而表現的,又是依附于物體而存在的。色彩和物體是相互依存的,離開了具體的物體形,就沒有具體的色彩。它們統一在畫面當中,我們既要重視形的塑造,也要重視色的統一。待具備一定的色彩理論知識和色彩表現手法之后,色彩繪畫應當上升到色形結合的境界。適當地參與靜物的擺放,把每一個習作當成一幅創作,通過具體的操作去更好的為畫面構思、設色,在作畫時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綜上所述,色彩靜物作為繪畫的一種形式,向我們打開了色彩的大門。色彩教學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的訓練過程。每一階段都應有不同的教學重點和要求,應采用色彩理論和色彩表現相結合的方法,勤于練習,逐步提高,創作出優秀作品,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色彩靜物》.張磊.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