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誠
摘 要: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我國的采礦行業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采礦行業的發展不僅為我國工業產業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原始加工材料,而且還能夠直接或者間接推動物理化學領域學科的發展。在采礦工作開展過程中,礦物采樣、制樣以及化驗分析工作是為了更好的分析礦物中各種礦物資源的含量和成分,從而提高采礦的精確性,提高采礦工作質量。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礦物采樣、制樣和化驗分析方法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礦物開采質量提升有一定助益。
關鍵詞:礦物采樣制樣 化驗分析 方法
中圖分類號:TD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301-01
礦物采樣、制樣和化驗分析是礦物開采過程中,必須進行的一般步驟,礦物采樣和制樣是為了確定讀取礦產資源的含量和種類,礦物化驗是分析礦物中各個組成成分的含量和多少,為接下來的開采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礦物采樣、制樣和化驗分析是尋找礦產資源,開采資源和利用資源的重要技術手段,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個過程都會對礦產開展造成嚴重影響。
一、做好采樣點布置工作
采樣點就是提取礦物標本或者式樣的位置。在礦物開采之前,采樣點的選擇至關重要,其直接關系到礦物制樣的質量和是否具有代表性。所以在確定采樣點之前,采樣人員應該充分對采樣地區的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進行全面而細致的分析。認真分析礦山中各種礦石的大致分布空間,然后再結合相關采樣要求,如樣本數量、重量確定出具體的采樣點,做到科學布局。一般情況下采樣過程中應該做以下幾方面工作:
1.采樣點不均不應該過度集中
采樣點所提取的礦產樣本必須具備一定范圍的顯著代表性,不是針對礦區的某一個部分礦物和礦石元素而制定的。因此,在制定采樣點過程中,應該密切結合礦區山脈的總體布局和走向,盡可能將各個采樣點均勻的分布在整個礦區,避免采樣點過于集中。通常說來,沿著礦山巖體走向的兩個端點和中間位置,以及沿著礦山傾斜方向的淺部和深部都應該布置相應的采樣點,這樣能夠保證選取的采樣點能夠綜合反應礦區各個地段的地質情況。在采樣點分布過程中,也不要一味的按照均勻布置采樣點的方法進行采樣,保證各個地區的間隔和覆蓋區域位置完全一致,這樣的布置方式無法正確的反映出礦山地質特征。通常情況下,礦山自身的走勢和發展都是十分復雜的,所以布置采樣點時還要照顧主要儲備量,要分地段對其進行重點采樣。在采樣點布置過程中,應該多布置采樣點或者加大采樣點的布置密度。
2.根據不同礦石類型和工業要求選擇采樣點
采樣點的選取應該綜合考慮各種類型,各種工業品級礦石組成和礦石性質等方面的特征。因為,在采樣點所采集到的樣品,不僅會被用于該礦山的地質分析,還嚴重影響到其他開采價值和工業價值的評估結果,所以我們在布置采樣點過程中還要盡量顧忌到礦石的品質要求,另外,采樣點在布置過程中,還應該根據伴生組分的賦存分布及特點,照顧到其中含量的多少和礦物種類,科學進行采樣。
3.保證在不增加施工工程量的前提下盡量多采樣
采樣的數量雖然與采樣點的質量不直接成正比例關系,但是在采樣過程選擇較多的采樣點會增加更多的式樣,這樣就能夠更好反應采樣點中地質環境情況。因此,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在保證不增加工程量的基礎上,采樣點設計人員應該適當的增加采樣點的數量。此外,對于地質環境比較復雜的礦床,還需要制定備用的采樣點,這就能夠保證一旦原來選擇的采樣地質環境不適宜后,可以及時利用備用的采樣點選取式樣。
二、采樣和制樣施工分析
1.按照設計計劃施工
首先,應該保證采樣和制樣的實際位置和設計布局位置相一致,否則就無法很好的反映原定的采樣計劃和和制樣效果;其次,各個采樣點的樣本開采重量應該與設計標準基本一致。重量過大或者過小都不利于執行原來的制樣實驗分析;再次,應該做好采樣各個流程的管理工作。在采樣施工和礦樣加工過程中應該避免任何雜質混入其中,各個采樣點開采出來的樣本應該分開堆放,避免采樣點之間混雜,更不允許隨意丟失樣本,確保所有樣本的有效性和代表性。
2.做好制樣加工和分離工作
在制樣過程中,為了保證使開采出來的礦樣能夠代表采出的礦樣,在制樣時應該按照破碎、篩分、混勻、縮分等流程進行,在制樣時不得隨意顛倒順序,保證礦樣的質量必須大于等于設計的重量。
3.樣本的驗證和調整
檢查開采出來的礦樣品和采樣設計要求是否相符,如果兩者之間相差較大,則需要按照采樣點的要求重量重新進行縮分、稱重。通過的樣本進行適當的處理得到實際礦樣和設計要求相同或者趨于相同。但是如果相差十分大,則需要重新調整采樣點重新采樣,直到得到的樣本符合要求為止。
4.做好礦樣的包裝和運輸工作
合格的礦樣應該按照不同的登記分類包裝。在包裝過程中,外包裝除了牢固可靠之外,還應該做好防泄漏、防潮和方便運輸等,在每件礦樣的外包裝上填寫清楚礦樣各種信息,保證字跡工整,清楚。除了信息說明卡片之外,還應該填寫礦樣編號。在礦樣裝卸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對相關信息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識別,然后隨同說明書一起運輸到科研單位。在運輸前后應該對剩余礦樣進行仔細清點和核對,如果發生錯誤應該及時糾正。
三、礦物化驗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主要利用的原礦光譜半定量分析技術,這種技術能夠迅速了解礦樣中元素的含量,做到對其中成分大致了解。其主要根據光譜線的強度和光譜出現情況與元素存在密切相關而做出的一種判斷。原礦光譜半定量分析技術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測試出有用的成分和和元素含量,避免了分析過程中的盲目性。當然利用這項技術主要是為了縮小化驗分析的范圍,提高化驗分析的效率。但是這種試驗分析缺少一定的精確性,因此原礦光譜半定量分析技術分析出來的結果只能作為進一步實驗的參考依據,并不能作為最終的分析結果。
2.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主要利用化學多元素分析。當原礦光譜半定量分析結束之后,我們就能夠對礦樣中的化學成分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接下來就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化學多元素分析。這種分析技術就是對光譜分析結果中顯示出含量較高的元素定性定量的分析,與光譜分析結果不同的是,這次得到的元素含量結構是比較準確的,具有一定的精確度,可以將其作為最終的實驗結果。這兩種試驗分析方法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定性分析方法較為精準,能夠實現定量定性分析,其結果能夠為接下來的開采提供一定的客觀依據。
結語
總之,礦物采樣、制樣和化驗分析不僅關系到礦山開采的計劃,而且還會影響到對地質條件和礦物形態的評價,其分析結果對相關礦山勘察和管理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在工作中需要我們認真做好相關工作,并利用先進的化驗分析技術提高分析質量。
參考文獻
[1]白斌,楊文敬,周立發,劉哲,張義楷. 鄂爾多斯盆地西緣山西組沉積物源及源區大地構造屬性分析[J]. 煤田地質與勘探. 2007(04)
[2]蔡觀強,郭鋒,劉顯太,隋淑玲. 碎屑沉積物地球化學:物源屬性、構造環境和影響因素[J]. 地球與環境. 2006(04)
[3]王峰,田景春,張錦泉,倪新鋒,夏青松,聶永生. 鄂爾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長組長6油層組物源分析[J].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06(03)
[4]和鐘鏵,劉招君,張峰. 重礦物在盆地分析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地質科技情報.2001(04)
[5]周祖翼,廖宗廷,楊鳳麗,傅強. 裂變徑跡分析及其在沉積盆地研究中的應用[J]. 石油實驗地質. 2001(03)
[6]陳純芳,鄭浚茂,王德發. 板橋凹陷沙三段沉積體系與物源分析[J]. 古地理學報.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