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會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333-01
孝道是古今社會永恒的主題,在今天,大力弘揚孝道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弘揚孝道文化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中國的傳統文化簡單來講就是以儒家學派為代表的“儒,釋,道”三種文化的融合。儒學講人要具備“孝、悌、忠、信、禮、儀、廉、恥”這“八德”。世界上有許多古文化現今已經消失,例如古巴比倫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中國的儒家文化一直流傳至今,原因就是儒家文化是一個講道德的文化,而道德在任何社會,任何時期都是必備的。孔子曾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心生。”由此可見,道德的根本就是孝道。所以今天,我們要弘揚好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首先要弘揚好孝道文化。
二、弘揚孝道是創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尊老敬老是家庭和睦的前提條件,要想建立一個個和諧的家庭,首先要從孝敬老人開始。如果子女不孝敬老人,把老人推向社會,無疑會增加社會負擔,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目前,我國老齡人口已達到2億多,并且每年新增老齡人口達800萬。預計到205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4.7億。這些人的養老問題必將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如果不加以解決,必將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
目前來看,解決養老問題的途徑主要有三條。第一,靠國家養老。就是靠養老院等養老機構進行養老。但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養老機構等床位的增長數度僅占老齡人口增漲速度的1.97%,這其中存在很大缺口。所以靠國家養老顯然解決不了問題。第二,靠自己養老。有很多老年朋友覺得自己有老保,自己可以養活自己。但現在我國,尤其是農村存在很多“失能老人”“空巢老人”,每天都上演著老人病死家中無人知,或老人自殺等這樣的悲劇,在一個文明的國家里,是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情的。第三,靠兒女養老。調查顯示,80、90后這部分人群能贍養老人的僅占10%。還有43%是靠父母養活的。很多人認為,今天物價高,工資低,收入去掉房貸,車貸,孩子等根本不夠贍養父母的。我覺得這其中每個人算的都是一本經濟賬,但很少人算良心賬。
現在我國針對養老這一問題提出了9064計劃,就是將來老人養老4%靠養老院等養老機構養老,6%靠社區等養老,90%要靠家庭養老。所以今天我們要解決養老的問題,創建和諧的社會,就必須要弘揚孝道文化。
三、弘揚孝道文化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
孝道文化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情懷的感情基礎和道德基礎,孝道不僅僅是一種通過行為表現出的人倫道德,而是一種社會性的行為。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孝,很難對他人,對社會友好負責。很難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境界。
可以說,孝道是衡量人的到的素養的標尺,一個人只有有了孝心,才能把愛父母,愛家庭的情感延伸到整個國家整個社會整個民族中去,才能擔負起家庭和社會的雙重重擔。目前,我國社會正處在轉型期,很多社會問題沒有解決,人們極易出現易怒,煩躁等情緒。且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道德卻出現了滑坡,一部分人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不負責任,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溫總理曾說過,一個民族如果國民素質上不去,他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大的民族,因此,弘揚孝道文化,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時代的呼喚,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