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景妮,王韓穎,胡芳芳,汪海英,朱業標(永康衛生學校,浙江永康321300)
?
病例教學法在中職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應景妮,王韓穎,胡芳芳,汪海英,朱業標
(永康衛生學校,浙江永康321300)
關鍵詞:病例教學法;內科護理;中職
內科護理是衛生學校護理專業的骨干課程,其課程目標是培養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較強的實踐技能、良好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的護理人才[1]。內科護理理論性強、內容繁雜枯燥,目前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入學時總體成績低,但對護理人才的培養要求不能降低[2]。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學習內科護理難度較大。傳統的教學方法培養的學生只會對基礎知識死記硬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理論結合臨床的應用能力低。病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原則的指導下,依據教學目的、任務及要求,以真實臨床病例為教學素材,將學生引入特定的真實情境中,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互動、積極參與、平等對話和研討,培養學生的臨床邏輯思維和推理判斷能力,以達到高層次認知學習目標的教學方法。學生立足于現實經驗,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強化鞏固知識,提高臨床實踐能力。我教研組在中職內科護理教學中應用病例教學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1對象
將我校2012屆(3個班,150人)、2013屆護理專業(3個班,150人)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16~19歲,入學起點為初中畢業。
1.2方法
2012屆護理班(12-5班、12-6班、12-7班)兩個學期內科護理教學中使用傳統教學法;2013屆護理班(13-5班、13-6班、13-7班)在第一學期內科護理教學中使用傳統教學法,第二學期實施病例教學法,具體內容如下。
1.2.1教學方式我們根據當時合作醫院有無相應的病例將教學方式分為3種:(1)合作醫院有典型病人時,通知我校相關教師帶領學生前往醫院進行學習。學生收集相關信息撰寫病例,并將學習過程以情景劇形式呈現于課堂。(2)醫院目前無典型病人時,選取現成的病例,學生將學習過程以情景劇形式呈現于課堂。(3)針對課本中只需了解的疾病,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
1.2.2問題設計(1)符合護理程序的步驟。護理程序包括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5個步驟,是一種體現現代護理觀的工作方法。(2)體現教學重點及難點。針對教學重點、難點提出問題,學生若能在學習過程中把握好重點及難點知識,不但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將更加全面和深刻,而且能達到教學目的。(3)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問題的難易程度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當前的知識水平,太容易的問題對啟發思維沒有幫助,太難的問題容易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
1.2.3教學過程教師在課堂上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鼓勵、引導她們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3]。(1)學生準備階段。在課堂教學之前,讓先前以5人為一組的學生自由分工,預習相關疾病病人護理的內容,復習相關的醫學基礎知識和健康評估的相關知識及技能。與合作醫院取得聯系,征求病人的同意,在教師的帶領下前往醫院采集病例,學生整理好采集的病例資料,分配角色,在課堂上以情景劇的形式展示出來。(2)展示階段。在表演情景劇時,根據教學重點及難點設置問題,先讓表演組的學生進行回答,再由其他學生進行補充,一些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則由教師解答,這樣學生就會對案例中的知識點理解得更加深刻。這一階段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重視學生的參與過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她們積極參與討論。(3)教師總結階段。由教師指出討論中的亮點與不足,并進行重點、難點知識的補充與總結。
1.3教學效果評價
1.3.1理論考試兩個學期由同一教師任教,由外校教師出卷。卷面顯示2013屆學生成績第二學期明顯比第一學期提高,但因為是不同的學習內容,所以無法進行統計學處理。
1.3.2評價方法(1)學生評價。課程結束后,教務處設計調查問卷,采用4級評分法,由2013屆學生對兩個學期的教學方法進行比較后對病例教學法進行評價。(2)實習帶教教師對實習生進行評價。2012屆和2013屆學生在實習4個月的時候,請實習帶教教師對實習生進行評價。調查問卷由教務處統一設計,結合護理實習生的特點,從勞動紀律、禮儀交往、職業能力、學習態度4個方面(20個項目)進行評價,分為好、較好、一般、差4個標準。將評價為好和較好作為滿意來計算滿意率,并將2012屆和2013屆帶教教師的調查結果進行比較。(3)住院病人對實習生進行評價。2012屆和2013屆學生在實習4個月的時候,請住院病人對實習生進行評價。調查問卷由教務處統一設計,分儀表、文明禮貌、健康宣教能力等10個方面。評價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標準。將評價為非常滿意和滿意作為滿意來計算滿意率,并將2012屆學生和2013屆學生的調查結果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2.12013屆學生對病例教學法的評價(見表1)
表1 2013屆學生對病例教學法的評價[n(%),人]
2.2實習帶教教師對實習生的評價(見圖1)
2.3住院病人對實習生的評價(見圖2)
3.1學生的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我們在內科護理教學中采用了病例教學法,在病史采集、課堂教學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交流能力及團結協作精神。病例教學法有助于將抽象的醫學理論感性化,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病例教學法有利于將醫學生的事業責任心融入早期的醫學教育中[3]。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最終體現在理論成績、學習能力、臨床適應能力的提高以及在臨床中為服務對象提供更高層次、更為滿意的服務行動上。
3.2教師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
病例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較高,為了更好地實施病例教學法,內科護理教研組教師利用暑假主動到醫院學習,收集適用于教學的典型病例,使自身的理論知識也得到豐富。通過這種全新的病例教學法,不僅教師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還激發了其參與教學科研的興趣。
3.3促進校院雙方發展
社會的高速發展需要理論和實踐同優的學生,采用病例教學法,由醫院提供真實病例,并指派專業人員參與指導,培養了理論與臨床實踐能力均強的學生,其畢業后可直接投入工作,促進了校院雙方發展,實現了學校與醫院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圖1 實習帶教教師對實習生的評價
圖2 住院病人對實習生的評價
參考文獻:
[1]黎志遠.案例分析教學法:促進中職內科護理學教學的有效策略[J].求醫問藥,2012(4):472.
[2]杜慶芝.淺談案例教學法在中職教育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10(6):41.
[3]賴亞曼,蔣學武.醫學教育中PBL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的比較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09(3):424-425.■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8-0116-02
中圖分類號:G526.5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