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敏
(福建省壽寧縣大同小學,福建 寧德 355500)
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吳健敏
(福建省壽寧縣大同小學,福建 寧德 355500)
小學生因為年齡小,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缺乏抽象思維能力,需要一定的形象思維作為支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不僅是教學的重要課題之一,對于學生今后數學知識的銜接、數學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要意義.
小學數學;形象思維;能力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小學數學是小學生接觸這門學科的開始,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在認知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難以理解、掌握抽象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即是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直觀化,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吸收、消化.其次,小學數學除了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學科外,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性很強,可以說小學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可以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打下基礎.
長期以來,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對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狀況并不樂觀.筆者歸納為兩點原因.首先,教學工作者沒有認識到數學形象思維培養的重要性.一些教師認為,形象思維只是一種很低級的思維模式,沒有必要花費時間精力對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基本數學知識,至于思維能力的提高、運用,那是高年級以后的事情.基于這種認識,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也只將各種知識點作為“記憶”對象,而并不進行深入思考.其次,對學生數學形象思維培養的方法不科學.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往往會和學生存在角度差異問題.教師從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教師認為直觀的、形象的數學問題,在學生看來并不如此.此外,枯燥的數學公式及大量的家庭作業也很大程度上讓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一)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也就是將抽象的、復雜的數學知識化解為具體的、直觀的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采用直觀教學方法時,教師可通過講解、分析知識點,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讓學生不僅能夠“知其然”,也能夠“知其所以然”.相比較枯燥的記憶公式、套用公式,直觀教學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一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筆者準備了兩個大小相同的,用硬紙剪成的圓.其中一個圓以圓心為基點,剪成若干份均勻的小扇形.在教學時,將兩個圓擺放在一起,學生看清了兩個圓面積一樣大小.然后再將小扇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學生就很直觀地明白了這個長方形與圓形的面積是一樣的.圓的半徑就是長方形的寬,圓的周長的一半就是長方形的長.通過觀察、思考,學生進而輕松理解了圓的面積公式.
(二)數形結合法

(三)創造想象法
論語里說過:“學而不思則罔.”一味地死記硬背定理、公式,對學生的學生能力、學習方法等等各個方面的培養是極其不利的,尤其是對于數學的學習更加不利.數學學習是需要想象的,需要思考的.養成合理的想象能力,展開小學生豐富的想象空間,就能在數學的知識海洋內暢游無阻.學生熱愛數學,覺得數學有趣,其形象性思維能力也自然而然得到提高.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力?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鼓勵學生進行思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對數學問題進行反思.嘗試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其次,結合生活實際,發展形象性思維.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知識,而生活中的數學大多具備形象性與具體性.教師可通過鼓勵學生發現、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形象性思維.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我們不能因為追趕教學質量而忽視了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具體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多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對于今后的教學工作及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1]王少梅.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
[2]曹英芳.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