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劉祎盼 羅春燕 邱曉莉 劉薇
?
四川支柱產業關聯度分析
四川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劉祎盼羅春燕邱曉莉劉薇
摘 要:本文作為研究《四川省支柱產業投入產出分析》的一個子課題,利用2012年四川省投入產出表計算出的感應度系數與影響力系數,重點分析四川各支柱產業之間的關聯度及其影響,不同方向的關聯對產業集群具有不同的作用與影響。前向關聯為下游的產業提供更多的產品與技術,創造更優的發展環境;后向關聯帶動了上游產業的迅速發展,上游產業為其提供原材料、生產機器設備和技術等生產要素。因此,研究產業關聯度對于更好地調整產業結構,選擇四川核心產業并以此為中心建立產業集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支柱產業 關聯度分析 感應度系數 影響力系數
根據計算結果以及本文確定的支柱產業選擇標準,本文選擇確定了11個產品部門為支柱產業,如表1所示。在11個產品部門中,屬于第一產業的有一個,屬于第二產業的有七個,屬于第三產業的三個,與四川省經濟實際情況基本相符。四川省委、省政府自2012年提出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節能環保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來,其中的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已經被選入本文所遴選的四川支柱產業行列當中。
產業關聯分析是指對細分產業間投入與產出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進行分析,所以又可以稱為投入產出分析,這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里昂惕夫提出的一種剖析產業的重要方法。產業是一個集群的概念,一個單獨的企業無法構成一個產業,更加無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當各個產業之間以某種要素為紐帶聯系起來,便構成了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產業集群,于是便會形成產業間特有的集群效應。

表1 符合遴選標準的四川支柱產業
產業關聯的類型按供給與需求聯系可以具體分為前向關聯、后向關聯,再深入的可以拓展出旁側關聯。不同方向的關聯對產業集群具有不同的作用與影響。前向關聯為下游的產業提供更多的產品與技術,創造更優的發展環境條件;后向關聯帶動了上游產業的迅速發展,上游產業為其提供原材料、生產機器設備和技術等生產要素;旁側關聯表現為產業對其所在地的市場、就業、基礎設施服務建設等產生積極的效應,體現的是各個產業與整個社會經濟所形成的關聯。本文著重闡述前向關聯和后向關聯,分別用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來體現,具體數據見表2。
2.1第一產業關聯度分析
第一產業的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的感應度和影響力數值都穩居第一位,這與第一產業的地位以及所包含的范圍廣有極大的關系,從2012年投入產出表的數值來看,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業與第二產業中的化學產品業產業關聯度強,與其他的制造業關聯度弱。與第三產業中的食品和煙草、住宿和餐飲、金融業關聯度強,主要是前向關聯,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業作為這幾個產業的基礎性投入部門,受其他部門的需求影響較大,同時也制約著其他產業的發展。近年來看四川省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業雖然總量仍然處于增長狀態,但從2006年以來其感應度系數從6.38下降到2.82,影響力系數從3.65下降到1.21,雖然二者均明顯大于1,但已明顯顯示出: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業對前、后向產業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減小,這說明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業處于瓶頸狀態,隨著四川省經濟逐步從“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三二一”的產業結構轉型的不斷調整過程中,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業在四川地區生產總值構成中的占比也在不斷下降,增加值占比從1978年的44.5%下降為12.8%,處于衰退階段。雖然從產業結構優化理論出發,這具有必然性,但是基于資源稟賦理論,四川具有大力發展農林牧漁業的比較優勢,因此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業依舊在四川支柱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強農惠農,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政策出臺,農業又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產業,“三農”發展環境持續向好。中央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望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使農村的發展活力不斷增強。隨著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外需向依靠投資、外需和消費相協調轉變,必將擴展廣大農村市場、激發農民消費潛力,引導各類工商資本進入農業農村領域,推動農民發展生產、增收財富(資料來源:《2013四川經濟展望》)。

表2 四川省2005年~2012年支柱產業指標
2.2第二產業關聯度分析
第二產業入選的7個支柱產業中,有5個產業之間關聯度強,其中煤炭采選業、化學產品、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和熱力的生產和供應、食品和煙草業的后向關聯度較強,為其他產業提供基礎能源和加工燃料。化學產品與通信設備業、建筑業、食品和煙草業之間的聯系較為密切,同樣是后向關聯,化學產品業的影響力系數在2005年~2012年期間逐年上升,在2010年~2012年期間上漲幅度明顯,這與省內經濟發展戰略目標有直接的關系。金屬冶煉業的感應度系數逐年遞增,其影響力系數在2005年~2012年期間小幅回落后升至1.9,同樣是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萎縮,制造業不景氣,所以金屬冶煉業的前向關聯小幅減弱。通信設備電子產品業的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都是逐年上升,不管是前向還是后向關聯度都在增強,但由于行業的性質,與其關聯度強的產業并不多。與食品和煙草業前向關聯度最強的是住宿和餐飲,為其提供最終產品,但與其他行業的關聯度不夠突出。建筑業的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都沒有明顯上升,2007年~2010年之間小幅回落。根據《2012年四川投入產出表》所計算出的數據分析,11個支柱產業中,與其關聯度較強的是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是基礎能源產業,為各個產業提供電力和熱力的供應,與每一個產業的發展都有密切的聯系。其發展受整個經濟形勢的影響,不會受某一個特定產業的影響,所以,在研究期間,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都是中期回落后上漲。作為支柱產業的產業要求,其不只是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較大的份額,還要起到支撐性的作用,要能成為一個產業群的核心,以其為龍頭企業帶領與其相關的前向后向產業發展。
2.3第三產業關聯度分析
此次有3個第三產業中的部門入選四川支柱產業,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第三產業的相互關聯度較強,但各個產業的前后向關聯在研究期間走勢不一致。批發和零售業的感應度系數一直沒有上升,在金融危機后一直處于疲軟狀態,實體經濟一路下滑,前向關聯減弱;影響力系數在2012年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后向關聯增強。第三產業中的亮點是金融業,不管是感應度系數還是影響力系數,數值都在逐年上升,2012年比2010年分別上漲了73%、98%。從銀行、證券、期貨等行業可以看出,近年來四川的金融業發展速度很快,增強了對其他產業的推動力。四川擁有許多旅游城市,從資源稟賦的角度來看,四川很適合發展旅游業,但是現今第三產業中只有三個進入了支柱產業,表明第三產業發展尚不完全,也體現了四川省產業結構的不協調,尚處于產業結構的轉軌期。
根據產業關聯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未來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業總產量會趨于水平,即增加值略微下降然后基本穩定的狀態,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業內部結構也會發生一定調整,從原來的重農牧轉變為注重農業服務業的發展。
四川省支柱產業的支撐作用有明顯的不足,與產業群中的其他產業聯系不夠緊密,未能很好地帶動其相關產業的發展,才會在經濟情況出現波動時不能很好地將各個產業緊密結合起來以消除經濟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對于像通訊設備電子產業這類屬于信息技術行業的新興產業已經進入了四川的支柱產業,而且感應度系數與影響力系數都在不斷上升,雖然目前與其他產業的關聯度并不強,但是作為國家要求發展的六大新興產業之一,其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因此這類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在四川成都要建立西部金融中心的大背景下,四川金融業日益壯大,金融業成為了第三產業中的支柱產業很符合現實的經濟發展情況,但金融業的發展并不穩定,金融市場不完善,金融界法律法規的不健全都影響著金融業的發展,而且在四川呈現出明顯的區域發展不平衡態勢。如何在未來建立穩定強大、區域范圍廣泛的金融業將會是四川支柱產業發展必然要面對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周松蘭,劉棟.產業關聯度分析模型及其理論綜述[J].商業研究,2005(05).
[2] 蔣萍,王勇.基于投入產出的中國金融業產業關聯效應[J].財政研究,2012(11).
[3] 佘賽男.四川支柱產業選擇及培育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4] 張鵬.四川省產業結構調整與就業結構變化關系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基金項目:①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項目資助(201510636065),四川師范大學(校教字【2015】19號)。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4(c)-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