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張莉萍
?
中職物流專業校本教材開發需求性的研究
柳州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張莉萍
摘 要:物流是一項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應用型綜合學科,物流專業屬近年來的新興專業,現有的物流專業教材缺乏適用性和實用性。本文針對國家政策、地方產業經濟發展、物流專業發展等方面,分析了中職物流專業對特色校本教材的需求,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職 物流 校本教材 需求性
創新型經濟環境下,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解讀有了新的方式,求精求新是中國新時代的人才方向。作為企業人才輸送的一個重要渠道,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育教學內容及方法更需要經得起行業、市場的考驗。
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以深化辦學模式、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為重點,要求中職教育教學要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調整升級、企業崗位用人和技術進步的需求。物流專業屬近年來的新興專業,教學材料開發方面雖名目眾多,但在適用性、實用性及連貫性上不盡如人意。本文以北部灣重要汽車城市——柳州市的經濟發展為背景,結合國家政策、地方產業需求,對中職物流專業開發校本教材的需求性及困難進行研究。
在國家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的要求,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三部委更是聯合下發《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的意見》,決定啟動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以深化辦學模式、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為重點,以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為核心,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調整升級、企業崗位用人和技術進步的需求,在全國范圍內重點建設一批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進一步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這對中等職業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為教學的重要支撐,系統化教材的開發則處于滯后狀態,符合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需求教材開發是符合教育教學改革發展需求的。
當前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物流業發展迅速,其分工也日益明確,傳統的物流行業已不適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從行業分類上看傳統物流業可劃分為工業物流、生產物流、商貿物流、電商物流、冷鏈物流等多個方向,而現行傳統物流教材只是針對某一類物流進行闡述,這已不能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在新經濟形勢下,企業的流程標準化和生產智能化程度飛速升高。企業無論是對新員工還是老員工的要求都更加明確。企業需要有學習能力、不斷進步的員工,只有這樣的員工,能夠掌握企業的新技術,能夠執行更加規范的操作,能夠完成更加嚴格的標準流程。但是目前,大多數企業的需求是不能實現的,因為他們沒有專職的老師,或者無力負擔這一部分的成本,而把培訓員工的工作指望在經理身上是不現實的,企業的經理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完成,他們也一般沒有教學經驗。因此企業自然而然的把期望放在了教書育人的學校身上。現有的校企合作,學校使用的寬泛的理論教學于企業的標準化需求是不匹配的,這就使得定制有特色的“企業培訓版”校本教材對于職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的之一就是為社會、為企業培養合格的專業人才,能否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服務也是其中一個衡量的指標。汽車是廣西最具發展潛力的支柱產業之一,柳州市則是廣西汽車產業中心,汽車工業總產值占柳州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了三分之一。柳州市工業總產值達4406.0億元,汽車產業引領作用突出,占全國比重達9%,成為全國第五個汽車年產量過200萬輛的城市。2015年柳州鋼鐵物流園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寧鐵柳州汽車工業物流中心投入運營,柳州醫藥現代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建成,新柳邕農產品批發市場主體完工。這些項目的實施為柳州市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契機,同時也對物流專業中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學生應該更為熟悉汽車零配件物流的相關技能、知識及職業素養。而現行的教材與實際需求完全脫節,基本都以快遞物流及傳統倉儲、商貿物流作為事例,不符合教學的需求,因而對于柳州地區來說物流專業教材改革勢在必行。
中國物資出版社在2000年策劃了國內第一套物流管理教材,至今年出版物流圖書品種在300種左右。同樣在2001年前后開始籌備高職高專物流管理類系列教材的機工社也成為國內較早涉及該領域的出版社之一。時至今日,物流教材的出版隊伍已逐步壯大到數十家,物流圖書市場也趨于飽和。但這些教材普遍存在教材內容陳舊,理論知識廣而泛,打開書,好像每一個內容都是對的,拿到企業中,大多內容都不適應企業新技術發展的需要,同時與專業教材配套的實踐技能教材嚴重不足,教材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缺乏銜接,以及缺乏適用性、實用性和系統連貫性等問題。
伴隨著市場需求的變換更新,職業學校的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方向和內容改革勢必與之同步。近三年,學校物流專業老師們通過開展對本地行業、企業、相關院校及畢業生的大量調研工作,重新確立了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與素養,掌握現代物流基礎理論、具備汽車零配件物流業務操作技能、具有信息化管理和項目組織管理能力的,能在汽車類企業或其他具有現代物流活動的企事業單位,從事倉儲保管、訂單(信息)管理、配送、物流客服、汽車配件物流現場管理等工作的懂管理、會操作的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該培養目標的建立使原來培養通用型物流人才的目標向專業型物流人才的培養目標邁進,更加明確了對于本地區來說物流專業的服務對象就是柳州市的汽車產業及企業,而教材內容的調整和開發也必須緊跟這一目標。
中職教育離不開行業和企業這一理念已被大家所認可,目前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逐步形成以“工學結合”的建設思路為指導進行內容的設計,以工作任務為核心,以業務流程為主線,圍繞崗位職業能力,滿足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就業能力需要的教育理念。這一理念的確立要求我們在課程開發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課堂組織形式、教學模式等工作上進行創新。這就要求教材在開發時要與行業和企業共同合作,其課件、案例、習題、實訓實習項目等符合地方產業的特點。同時,教材要符合現行的教學模式,要重視學習與工作的一致性,有針對性地采用產訓結合、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模式,而在教法上則要考慮案例教學、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情景教學等多種形式。這些要求都促使我們要在教材的開發上進行深入研究。
7.1專業教師實踐教學經驗有待進一步提高
物流是理論性與實踐性均較強的專業,在“互聯網+”時代下,物流產業伴隨著電商產業、本土經濟飛速發展,校本材料的開發及應用要求理論必須與實踐密切結合。這對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具備理論知識已經無法適應發展需求。然而,教師目前大多缺乏物流行業企業的實踐經歷,各種培訓會議漫天,卻很少真正進入企業一線進行工作。因此,開發特色精品的校本教材,需要加快企業、學校深化合作的步伐,需要我們的老師們卷起袖子深入企業掛職,增加企業實踐經驗,熟悉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及企業要求。
7.2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時間制約了教師對校本教材的開發及應用
教學材料、教學手段的不斷更新,要求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可是,專業教師大多教學任務繁重,他們學習新教學手段的機會和時間不多,這無疑影響了新的專業教材在教學過程中作用的發揮。教學質量的提高,決定于教師的教學水平,校本教材的開發與應用需要結合學校對教師能力培養的重視及教師自身學習的提高。具體來說,就是要加強教師行動導向教學方法的熟練運用;加強企業實踐經驗;多參加專業技能培訓、參加專業教學展示交流活動和專家指導講座等。
參考文獻
[1] 錢業洪.中職物流專業數學校本課程開發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 欽方.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物流專業實訓校本教材的開發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4(12).
[3] 雍照章.開發中職校本專業教材探析[J].當代職業教育,2010(11).
中圖分類號:F24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4(c)-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