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杰 張紅 楊想紅(貴州民族大學 建筑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以貴州民族大學為例*
龍玉杰張紅楊想紅
(貴州民族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貴州貴陽550025)
摘要:實踐教學是土木工程專業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是高校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工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不同層次的高校,其專業人才培養應依據其對社會服務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中發揮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而不同。本文結合地方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探討本校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應用型;實踐教學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way of cultivating engineering appli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different leve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mode of social service and the func-tion and ro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 of engineering applied talents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training program in our university.
Keywords: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ivil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application -oriented; practice teaching
近年來,隨著多數地方高校升級,本科院校不斷增多。不同層次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在生源、知識體系、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差別較大[1]。因此,地方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發展與定位的重點應放在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培養地方社會所需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本學科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土木工程領域從事設計、施工與管理等建設工作,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工程性、實踐性。實踐教學是使學生驗證和深入領會基礎知識,正確地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并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獨立思考、獨立操作,從而提高他們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地方高校必須樹立實踐是土木工程專業人才成功之本的教育理念,構建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實踐教學體系。
目前,全國開辦土木工程專業的高校有600余所,其中近十年來新開設土木工程專業的學校占到將近50%以上。我校土木工程專業于2007年開設,辦學歷史較短,與其他新開辦的兄弟院校一樣,受到教學資源、師資隊伍等因素的制約,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我校專業布局長期以來一直以文史類為主,理工類專業近幾年才逐步發展起來。在傳統教育理念“重理論輕實踐”影響之下,多數專業教師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受時間及精力的限制,他們在實踐教學方案的設計、具體工程項目的實施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大;學生對實踐教學認識不足,依舊按照中學階段的學習模式,依賴教師滿堂灌輸,將主要精力放在期末考試上,參與實踐教學的主觀能動性不高。基于上述因素,“學校—教師—學生”這一有機整體很難從本質上提升整體的工程實踐能力[2]。
(二)尚未健全實踐教學體系
由于土木工程專業辦學時間較短,且受學校“人文”大環境的影響,該專業尚未形成相對健全的實踐教學體系,尚未建立起一套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實踐教學大綱及教學計劃。近幾年,我們一直依托“CDIO工程”、“卓越工程師建設”等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實施,努力完善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由于在制定專業實踐教學計劃時,頂層設計不夠合理,缺少產業界的深度參與,導致專業發展和社會需要吻合度不夠。從實踐教學各個環節缺乏有效整合,尚未形成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體系,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不利于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三)實踐教學條件保障不足
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實驗室近幾年來建設力度加大,投入經費不斷增長。由于要搬遷到大學城新校區,考慮到二次搬運及拆裝等因素,部分實驗室尚未投入使用。雖然我們一直積極與兄弟院校資源共享,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制約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發展。由于實習經費按照以前理科學生標準核定,就工科專業而言差額較大,在實習工地的選擇上只能就近原則實施;在時間上,單體工程一般需要半年以上工期(目前時間最長的生產實習只有一個月)學生的實習就如同一條生產鏈上對某個點的認識;在空間上,考慮到建設規模的大小及生產安全因素,每個工地只能接受少數的學生,實習地點分散;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力量薄弱,良莠不齊,多數專業教師為年輕教師,實踐教學經驗不足,指導實踐教學效果不佳。
作為地方高校,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應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這個中心,構建符合自身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確保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依據
1.符合學校發展目標定位
貴州民族大學辦學定位立足貴州,面向全國部分省份,培養服務貴州尤其是民族地區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目前,我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師資力量、實踐教學條件、生源等方面與貴州省內高校如貴州大學(211工程)及貴州理工學院(擁有原貴州工業大學的資源)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學校層次不同,我們不能與之正面競爭,只能吸取其成功經驗,考慮自身客觀的辦學條件,充分利用學校的地方教育教學資源,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力度,精準定位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在競爭中形成自己的亮點。
2.符合地方經濟建設需求
由于東西部工資待遇、工作條件、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差異,致使沿海等東部發達地區人才濟濟,而內地特別是西部地區的地方企業,重點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不愿去,去了也留不住,往往造成人員流動過快過大。近年來,一些地方企業已經調整了自己的人才引進策略,以“有基礎、上手快、留得住”為導向,把地方院校的優秀畢業生作為人才引進的重點考察對象。這一點,我們在2014年和2015年開展的畢業生回訪工作中得到多數企事業單位的印證,地方高校且為當地生源的畢業生,因家庭等原因,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及潛力得到很好的發揮。因此,我們應該審時度勢,準確把握人才需求的趨勢,主動為地方企業培養地方性的高級應用型人才[3]。
3.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從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出發,培養目標定位于:立足貴州,輻射西南,面向施工企業、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管理第一線,服務于土木建筑事業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會設計、能施工、懂管理”的工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圖1 實踐教學體系模塊
(二)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方案
實踐教學體系,是由實踐教學活動的各個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相對應于理論知識教學體系,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應包括社會實踐、實驗教學、實習、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等[4],該體系在我校2015級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中得以體現并開始實施。實驗教學由基礎實驗、專業基礎實驗、專業實驗三部分組成;實習由專業基礎實習和專業實習兩部分組成;設計由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構成,如圖1所示。
(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制度健全
在新校區的建設中,邀請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專家就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實驗室的建設進行充分論證,形成較為合理建議。考慮到實驗設備的搬運、安裝以及運行等實際情況,大部分實驗室特別是重型設備分布在一樓,其他實驗室考慮采光、配電、通風以及動、靜等功能劃分,實驗室盡可能與辦公室、普通教室分開,形成相對獨立的實驗實踐區域。健全實踐教學管理機制,各項管理與監督機制做到有據可查,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強化實踐教師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的質量是決定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實踐教學必須配備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工程實踐的雙師型教師。要通過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逐步形成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實踐能力強的實踐教師隊伍。
(三)加強實踐基地的建設
實踐基地的建設是影響到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的最重要保障。一是要建立校內實踐教學基地,能滿足認識實習或課程設計的需要;二是要根據專業特點和社會服務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把企事業單位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5],要確保能提供一定數量的實習實踐崗位和一定數量的實踐指導教師;三是校校聯合,資源共享,共用兄弟院校的實驗實訓平臺等。
(四)開放實驗室
開放實驗室是提高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和培養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參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和部分科研活動,使其實踐能力得到較全面的鍛煉,進一步提高學生科研與實際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健.工程師的分類與工程人才培養[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2):51-60.
[2]彭國軍.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6):15-17.
[3]吳曉.構建工程能力培養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346-350.
[4]朱錦章.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中國西部科技,2012(1):73-74.
[5]潘睿.構建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新體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103-105.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03-0230-02
*基金項目:2014年貴州省本科教學工程項目(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堯2014年貴州省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卓越人才培養計劃)
作者簡介:龍玉杰(1979-),男,苗族,貴州丹寨人,貴州民族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土木工程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