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波 高小
摘 要:大學校園是具有活力與潛力的消費市場,為廣告宣傳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校園廣告宣傳給校園環境帶來種種影響,校園環境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教書育人的質量。在校園內建立微塵公益服務中心是規范大學校園廣告宣傳的新的嘗試,它立足于“環境保護、美化校園、商業運作、扶困助學”的宗旨,實現“微塵”+ “服務”+“公益”的“3+”模式目標。
關鍵詞:大學校園;廣告宣傳;微塵公益服務中心
中圖分類號:F713.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9-0188-02
當今時代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市場經濟呈現出多樣化、社會化、文化的發展態勢,隨之而來的廣告應運而生,我們的生活也被廣告所滲透,作為一種商業宣傳效應最大的宣傳手段,廣告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自古至今廣告宣傳形式從最原始的直接叫賣、掛牌標記到現今的雜志報紙、電視媒體、戶外推廣、宣傳單、電視廣告、網絡推廣、3D全景廣告等等,廣告宣傳形式層出不窮。值得一提的是大學校園作為一種新興消費市場,有著最密集、最具潛力的消費群體,自然而然就成了商家進行廣告宣傳的首選之地,廣告如潮水般大量涌來,這一最具有活力與潛力的消費市場,為廣告宣傳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如今,在大學校園中廣告現象已經成為了一種習以為常甚至可以說是校園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當你在校園中漫步時,可以隨處看到海報、噴繪、LED宣傳燈,還有最最常見的發放宣傳單的人員,偶爾手機還會收到廣告短信,甚至廣告電話等等。那么,校園廣告可以說是作為校園環境甚至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了,其涉及的內容也比較廣泛,如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餐飲、娛樂等等,其形式各式各樣,內容豐富多彩,質量更是參差不齊。另外,其廣告宣傳針對的對象也有一定的固定性,絕大部分是校園內的師生和教職工,都是一些具有高素質、高學歷、高修養的人員,這類人群對廣告的抵觸情緒小,接納能力強,這加大了廣告宣傳的認知度。由此,大學校園廣告就產生了多重的效益:一方面,廣告的校園宣傳使大學生開闊了視野,提供了更多接觸社會的途徑,這也正符合一些處在轉型之路上的學校培養學生適應社會能力、鍛煉動手能力的宗旨;另一方面,也豐富了大學的校園文化生活,為大學生提供了鍛煉平臺,提高了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創造能力。但是,事物的發展是客觀的,萬物的存在皆有兩面性,大學校園廣告在帶來很多益處的同時也暴露出種種弊端:如廣告宣傳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存在安全性隱患,沒有任何保障,在為大學生提供開闊視野,鍛煉自身的平臺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非正能量的信息傳遞,致使一些缺乏社會閱力的大學生誤入歧途,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消極影響。同時,在校園中隨處可見的一些擾亂教學秩序的廣告,如四六級包過、考試作弊器材、答案等等這些都會擾亂教育的公平性,不利于正常教學秩序的開展。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利益的驅使,商家為了實現自身利益不擇宣傳手段,例如,隨處可見的在校園原本干凈整潔的地面上散落的宣傳單,進行宣傳教育的宣傳欄上貼的橫七豎八的海報,健身器材上貼的凌亂的廣告,墻壁上被貼的五顏六色的廣告貼,萬萬想不到的是廁所的拉門上,竟然也被貼上了廣告貼。
綜上所述,校園廣告宣傳在給我們帶來諸多益處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弊端。校園環境可以起到提供信息交流、溝通交往、提供學術研究空間的功能,而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環境的優良直接關系到大學校園師生的精神面貌,身心健康。那么基于校園廣告宣傳給大學校園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為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大學校園環境,我們亟須建立一個綜合管理的中心,規范校園的廣告宣傳活動。由此,我們提出了在大學設立公益服務中心——“微塵公益服務中心”的實踐。
所謂微塵公益服務中心,是將公益性與商業化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新興校園服務中心,針對校園廣告宣傳存在的問題與管理,通過服務中心建立平臺,將商家廣告宣傳與校園內各種宣傳形式結合起來,同時通過此服務中心還能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該公益服務中心立足于“環境保護、美化校園、商業運作、扶困助學”的宗旨,實現“微塵”+ “服務”+“公益”的“3+”模式目標。
一、微塵公益服務中心設立的主要背景
通過調查發現,校園廣告的宣傳主要有空間廣、范圍大、時間持續的特點,其中校園廣告宣傳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主要問題:
(一)隨處粘貼現象嚴重
商家在校園進行廣告宣傳的形式手段可謂是多種多樣,有的可以說是不擇手段,比如在進行宣傳的同時,為了減少成本和達到宣傳目的直接采用隨處黏貼的方式,甚至用一些難以清除的一次性黏貼單在校園內的墻體、器材、桌椅、玻璃,甚至是廁所的拉門都不放過,這大大影響了校園環境同時也對校園文化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這樣的校園狀況下,長此以往會對校園內師生的情緒產生消極的影響,對這本應該充滿青春活力的大學校園變得消沉懈怠失去生機。另一方面,校方在清理這些廣告粘貼單時也會難上加難,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大大違背了低碳環保的發展理念。
(二)廣告宣傳單散落校園
生活在大學校園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發放廣告宣傳單的派單人員,他們甚至是已經成為了大學校園內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了大學校園的一道“風景線”,可見其影響力之大,擴散度之廣。但當這道“風景線”出現的同時,也帶來了其背后的問題。派單人員每天發放的廣告宣傳單,在從商家傳遞到每個受眾者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被正確的處理,因此出現了本來應該整潔的地面散落很多宣傳單,在給校園環境帶來污染的同時也加大了清潔工人的工作難度。
(三)廣告內容參差不齊
現代生活可謂是豐富多彩,校園廣告內容更是包羅萬象,有些是積極健康的,而有些則是違背社會主流,內容有違社會道德,擾亂教學秩序的非主流廣告,這些負能量的非主流文化廣告未經過嚴格審查,缺乏監管,隨意進入大學校園,對我們這些尚且缺乏社會閱力、判斷力、自制力的大學生來說,很可能被錯誤引導誤入歧途,產生不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原本以教書育人為主要任務的大學校園失去其真正價值。
綜上幾種常見的校園廣告問題,我們可見校園廣告宣傳看似簡單而正常的現象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我們必須建立一個可以將校園廣告進行正確管理與引導的機構,對校園的廣告宣傳加以規范。
二、微塵公益服務中心的功能定位
鑒于校園廣告宣傳所導致的后果,我們認為建立微塵公益服務中心應定位于以下幾項功能。
(一)微塵——規范校園廣告宣傳,美化校園環境
基于校園廣告宣傳所導致的隨處張貼,散落校園的廣告宣傳單,在給我們校園環境帶來污染的同時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校園的精神面貌。因此,微塵公益服務中心應當立足于規范廣告宣傳的形式上,以構建和諧美化校園為出發點去合理有序的整合校內廣告宣傳同時達到更大的宣傳效果。
(二)服務——監督廣告質量,構建和諧校園
廣告內容形式多樣,質量參差不齊,魚目混珠,不可避免的有些不健康,非社會主流的負能量廣告流入校園,對師生的精神面貌、身心健康與成長發展產生極不利的影響。因此微塵公益服務中心應當以嚴格監督審查廣告內容為主要任務,將校園廣告文化推向主流干道,排斥并打擊負能量文化。
(三)公益——扶困助學,反哺校園
通常在校園內張貼,發放宣傳單的人員都是校外商家雇傭的在校大學生。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雙向原因造成的,一方面,雇傭在校大學生成本低廉并且大學生對校園內的環境比較熟悉而且時間靈活;另一方面,一部分大學生為了體驗社會,鍛煉自己,或為了勤工儉學減輕家里負擔而主動的去尋求兼職。因此,微塵公益服務中心應該給大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并將獲得的收益的一部分作為助學金提供給家境困難的大學生。
三、微塵公益服務中心的實現路徑
微塵公益服務中心的功能定位就是其功能實現的基礎,而功能實現則是其成效的體現。結合校園廣告宣傳的現實狀況與微塵公益服務中心的功能定位,主要通過以下幾個路徑實現其功能。
(一)公益化與商業化相結合
微塵公益服務中心通過以服務中心為平臺,將校內的各種與校園環境相協調的宣傳方式為載體,與校外商家商談收取一定的宣傳費,并通過此服務中心產生的工作崗位需求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以此來達到既保護校園環境,又為大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與鍛煉平臺的目的。
(二)嚴格審查廣告內容質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微塵公益服務中心必須與學校相關部門商談建立一系列的規范制度,嚴禁一切形式的私自分發與張貼廣告行為,同時這也是保護校園環境的一種措施。最重要的,微塵公益服務中心所接收的廣告宣傳一定要嚴格加以審查內容質量,保證廣告的積極健康性,這樣才能達到推動建立健康校園文化發展的目標。
(三)創新校園廣告宣傳方式
創新的廣告宣傳方式是吸引商家合作的主要方面,所以必須以創新、有效的宣傳效果來增強在廣告宣傳行業中的競爭力,但在達到最大宣傳效果的同時,也要兼顧保護校園環境的目標,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綜上,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在結合當代校園環境建設的前提下,校園廣告宣傳的管理與發展應該從實際出發,以人為本。在構建和諧校園的同時也要達到公益人文化,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經濟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飛.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教論壇,2015,(12).
[2] 盧燦麗.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塑造的重要路徑[J].高等農業教育,2015,(11).
[3] 張鵬.試述廣告在營銷中的作用[J].科技資訊,2007,(11).
[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