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媚春
廣東是一個對外貿易和涉外經濟活躍的經濟大省。2014年以來廣東省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都有所提升,對外貿易的形態也正由傳統的貨物外貿向服務型外貿轉型,展開全新的發展格局,而全新經濟形態勢必會為更多從事外貿服務工作的人員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新的外貿市場環境對于原有的從業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和從業標準。
一、進行人才需求調研,明確專業定位,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進行人才需求調研,才能知道企業對崗位和人才的需求情況。我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師每年利用寒暑假和假期通過問卷調查、面訪、網上調研、信息查詢等方式,深入行業和企業進行調研,與企業專業一起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確定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
二、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和合理的課程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是建立在充分的人才需求調研基礎上。我校商務英語專業通過對珠三角地區對外貿易行業的崗位設置和人才需求的調研分析,明確當前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及面向的職業崗位(群),參照企業的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要求,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職教經驗,特別是借鑒和利用我院中澳合作項目的教學資源和師資,依托廣東機電職教集團校企合作平臺,建立基于職教集團的職業能力等級標準,開發了分級的商務英語專業的職業能力單元模塊庫,結合“博思” 、“國際商務單證員”、“商務英語等級證書”等國家行業職業資格標準,形成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并制訂專業課程標準。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我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學采取了“三步遞進”的培養模式,注重在“英語知識”、“英語技能”和“商務實務知識”三位一體的立體化教學,強調在外語技能培養基礎上培養專業技能。我校商務英語在課程設置上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和拓展課三大模塊。
三、校企深入合作,服務區域經濟需求,構建靈活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只有通過校企合作,培養的學生才能實現從學校到就業的“零距離”。我校商務英語專業借力各種涉外展會大平臺,依托廣東機電職教集團,通過校企深入合作,進一步推進工學結合。目前已有23家企業與我專業簽訂了合作協議,成為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實踐的機會。從第二學期開始,結合該學期所授理論課程安排至少一周的實訓項目,讓學生將課堂上的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或模擬工作場景當中。每年的廣交會、美博會、家具展等大中型展會也是商務英語學生校外實訓的重要場所,在專業技能上鍛煉了學生的翻譯能力、銷售能力及展會策劃能力,在綜合素質培養上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學生能將專業知識運用于真實的工作場景中,在工作中檢驗自身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跟隨學生進行現場指導,在專業知識、技能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指導。在學生外出定崗實習的一年時間里,學生需要完成崗位調研和行業考察、項目策劃與實施、企業文化學習和畢業綜合實踐等實習作業,學院安排教師下企業看望指導學生,與企業領導及學生進行交流,掌握最新的行業發展動態,了解學生的不足之處,并征詢企業人士對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意見和建議。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學團隊的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保障。只有擁有一批高素質、專業實踐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高職量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我校商務英語專業的本專業教師團隊由專、兼職教師共同組成,其中兼職教師是從行業、企業聘請的技術骨干,具備扎實的專業實操技能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們強調教師的業務培訓,堅持“以老帶新”做法,平時開展教研活動,鼓勵教師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每年派教師下企業工作實踐半年,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行業信息和技能,為專業建設提供有用的建議,校內專職教師與企業兼職教師一起對學生的實習實踐進行指導。校外兼職教師不只是參與了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還參與課程的設置、授課和專業講座,為教師和學生帶來更多的專業信息,提高了他們的職業素養。
(作者單位: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