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梅 徐 婕 徐 燕 葛蘇元 趙華碩 高修銀
(徐州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
徐州市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影響因素
劉梅徐婕徐燕葛蘇元趙華碩高修銀
(徐州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江蘇徐州221004)
〔摘要〕目的了解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方法采用隨機抽樣方法、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徐州市農村地區1 022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入戶調查。結果經單因素分析,性別、婚姻狀況、家中地位、經濟狀況、是否患病、睡眠質量、鄰里關系、和子女的關系、近1年是否經歷過負性事件、社會基層組織的幫扶情況、性格類型、生活能否自理12個因素均能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多因素分析顯示,婚姻狀況、是否患病、睡眠質量、鄰里關系、最近1年是否經歷過負性事件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影響最大。結論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應從家庭、社會、政府等多方面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SCL-90
心理健康是衡量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一個不能缺少的指標,是老年人口健康問題核心之一〔1〕。2011年全國首次老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表明,老年人的抑郁情緒高達39.86%〔2〕。本研究旨在探討徐州市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現況及影響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徐州市5個縣區隨機抽取1 022名老年人,男437人,女585人;平均年齡(69.34±7.54)歲,60~64歲342人,65~70歲273人,71~80歲318人,≥81歲89人。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精神病(狂躁、精神分裂癥)者;②有明顯認知障礙或老年癡呆者;③有嚴重聽力障礙者;④近期有重大家庭變故者。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的現居老年人;②語言表達能力正常并且同意參與該項研究的老年人。
1.2調查方法調查表對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家庭因素、行為因素等相關因素進行調查。采用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L-90)調查心理健康,該量表共有90個項目,包括10個因子,采用1~5級評分法,分值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狀況越差,以SCL-90總分≥160分,陽性項目數≥43項及任一因子分≥2分為陽性癥狀檢出標準,符合任一項者即認為調查對象存在心理問題。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共發放問卷1 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 022份(85.2%)。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t、χ2檢驗及Logistic回歸分析。
2結果
2.1心理問題檢出率調查對象滿足上述3項任一判斷標準的共496人(48.5%)。
2.2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評定結果與對照組比較1 022例農村老年人心理狀況與2006年SCL-90全國正常人常?!?〕比較,總分高于全國常模,除抑郁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分差異均顯著(P<0.05),其中農村老人的軀體化、焦慮、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全國常模,而強迫、人際關系、敵對、偏執因子分低于全國常模,見表1。
表1農村老人心理健康評定結果與SCL-90全國常模各因子比較(x±s)

指標農村老人(n=1022)全國常模(n=1890)t值P值軀體化1.6079±0.52361.4194±0.442911.5080.000強迫癥狀1.6062±0.39471.6586±0.5165-4.2470.000人際關系1.3589±0.40801.5115±0.4938-11.9580.000抑郁因子1.5305±0.53651.4980±0.47071.9360.053焦慮1.4044±0.40861.3437±0.38864.7500.000敵對1.4147±0.49791.4948±0.5095-5.1420.000恐怖1.3292±0.43201.2656±0.39804.7060.000偏執1.2873±0.36371.4361±0.4695-13.0750.000精神病性1.3721±0.31171.3262±0.38764.7130.000總分131.9031±29.9964130.0210±33.6260139.0630.000
2.3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單因素分析與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有關的因素有:性別、婚姻狀況、家中地位、經濟狀況、是否患病、睡眠質量、鄰里關系、和子女的關系、近1年是否經歷過負性事件、社會基層組織的幫扶情況、性格類型、生活能否自理。見表2。
表2影響徐州市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單因素分析〔n(%)〕

影響因素n有心理健康問題χ2值P值性別男437187(42.8)10.0720.002女585309(52.8)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868430(49.5)2.7770.249初中11049(44.5)高中及以上4417(38.6)婚姻狀況無配偶236131(55.5)5.9790.014有配偶786365(46.4)醫療保險有醫保975468(48.0)2.4050.121無醫保4728(59.6)
續表2影響徐州市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單因素分析〔n(%)〕

影響因素n有心理健康問題χ2值P值家中地位受到尊敬779362(46.5)19.2970.000較受尊敬221114(51.6)不受尊敬2220(90.9)有無宗教信仰有241122(50.6)0.5520.458無781374(47.9)經濟狀況夠用有余24593(38.0)24.4710.000基本夠用652325(49.8)有些困難11166(59.5)十分困難1412(85.7)是否患病是532324(60.9)67.9730.000否490172(35.1)睡眠質量很好327120(36.7)127.3840.000好293102(34.8)一般261154(59.0)差141120(85.1)服用保健品的頻率從不839404(48.2)1.1050.575偶爾12761(48.0)經常5631(55.4)鄰里關系經常交流880408(46.4))12.9520.002個別關系不錯10965(59.6)無交流3323(69.7)和子女的關系較好915429(46.9)15.0720.001一般8649(57.0)較差2118(85.7) 是否跟第三代住一起是435205(47.1)0.5990.439否587291(49.6) 遇到困難時是否經常433214(49.4)5.4000.067得到別人的幫助偶爾319139(43.6)沒有270143(53.0)近1年是否經歷過沒有13082(63.1)12.6140.000負性事件有892414(46.4)社會基層組織對沒有幫扶580300(51.7)11.6070.003您的幫扶情況部分幫扶385162(42.1)幫扶較大5734(59.6)性格類型A型性格384210(54.7)19.1880.000B型性格577247(42.8)C型性格6139(63.9)生活能否自理能自理925421(45.5)37.4530.000部分護理7863(80.8)全程護理1912(63.2)
2.4徐州市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見表3。以有無心理問題為因變量,篩選方式為Forward LR。
表3徐州市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影響因素偏回歸系數標準誤Waldχ2值P值OR值/(95%可信區間)婚姻狀況0.3730.1625.2930.0211.452/(1.057~1.994)是否患病0.8210.13934.8530.0002.274/(1.731~2.986)睡眠質量0.5790.06970.7480.0001.785/(1.559~2.042)鄰里關系0.4950.15610.1270.0011.641/(1.209~2.226)最近1年是否經歷過負性事件0.4210.2113.9750.0461.524/(1.007~2.305)常量-4.1000.43190.4040.0000.017/(-)
結果表明婚姻狀況、是否患病、睡眠質量、鄰里關系、最近1年是否經歷過負性事件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影響最大。
3討論
老年期是人生中最后一個轉折點,由于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老年人對生活的適應能力減弱。據統計,有1/4的離退休人員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離退休綜合征,主要指老年人由于離退休后不能適應新的社會角色、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而出現的焦慮、抑郁、悲哀、恐懼等消極情緒〔4〕。機體不可逆的衰老,疾病增多,對死亡的恐懼加之家庭地位和經濟收入的改變影響老年人的情緒、性格、心理等。如果不妥善處理這些變化很容易使老年人產生孤獨、抑郁、焦慮、恐懼、絕望等不健康的心理。周俊等〔5〕、談榮梅等〔6〕對不同地區的農村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農村老年人有一種或幾種慢性病,主要為腦血管疾病和骨關節疾病等。本調查結果提示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問題,另心理問題以軀體化傾向最嚴重,這與張紅靜等〔7〕的研究一致。
有配偶和無配偶的老年人在生活孤獨感上差別很大,相比而言,有配偶的老年人有更多的家庭關懷和照料,可以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孤獨、抑郁等心理問題也明顯少于無配偶的老年人。馬麗娜等〔8〕對北京市老年人家庭關系的研究中指出:無配偶的老年人抑郁發生率增高。研究〔9〕指出與家人同住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社會功能及日常的生活能力均顯著高于獨居者。患病本身不僅給老年人帶來軀體的痛苦,也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狀態。相關研究〔10〕也表明:身患軀體疾病是引起老年人焦慮的主要影響因素。王玲鳳等〔11〕對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指出,軀體不健康組其SCL-90因子分明顯高于軀體健康組。
隨著年齡的增加,睡眠障礙發生率也增加,睡眠時間體現精神生活的舒適度,精神生活越安逸,睡得越安穩睡眠時間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得分有非常明顯的影響。心理健康狀況的下降也會影響睡眠質量,二者相互作用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后果。彭麗華〔12〕對235名老年人睡眠質量調查研究表明,日間功能障礙、睡眠障礙和入睡時間能預測心理健康,睡眠質量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不愿與鄰居交流的老年人,更容易表現出孤獨、抑郁等心理問題。這與高月霞等〔13〕研究結果一致。調查發現近1年經歷過負性事件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明顯低于未經歷負性事件的老年人。老年人群在社會中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心理調節能力低〔14〕,老年人生理功能下降,心理變化比較復雜,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當老年人處于負性生活事件時,出現心理疾病的概率要比年輕人多〔15〕。楊蘇華〔16〕的研究指出,老年人經歷的負性生活事件主要有:角色改變、喪偶、離異、喪子、子女不孝、生理功能下降等。
對于喪偶或離婚的老年人,子女及親屬應加強情感上的支持與照顧,鼓勵其多與周圍老年人交往,擺脫孤獨的困擾,幫助重新建立生活的勇氣和信息。對于老年人再婚問題,子女應體諒老年人孤獨的處境,尊重老年人的意愿,理解和支持老年人重組家庭。完善和加強城鄉老年人口的醫療保障制度,推進醫療制度的改革,從根本上解決老年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識。組織各種形式活動,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避免不良情緒的發生。引導鼓勵老年人主動關注社會,加強人際交往,保持樂觀情緒。
4參考文獻
1賈亞娟.子女外出務工背景下的陜西省農村地區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1;(2):271-2.
2喻婧,李娟.全國首次老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J〕.中國社會工作,2011;(29):17-8.
3童輝杰.SCL-90量表及其常模20年變遷之研究〔J〕.心理科學,2010;33(4):928-30.
4陳立新,姚遠.老年人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6;12(2):63-8.
5周俊,王紅紅,喻俊,等.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及衛生保健需求〔J〕.護理管理雜志,2008;8(3):10-2.
6談榮梅,潘傳德,高向華,等.紹興地區農村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6):2088-90.
7張紅靜,馬穎竹,潘芳.老年人心理健康與人格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2;11(2):1-3.
8馬麗娜,湯哲,關紹晨,等.北京老年人家庭關系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實用老年醫學,2010;24(2):168-70.
9謝秀梅,李別非,余國龍,等.慢性病老年患者生活質量及其相關因素〔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2):104-5.
10陶麗敏,沈娟.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9;4(4):9-10.
11王玲鳳,傅根躍.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3;11(2):128-9.
12彭麗華.老年人睡眠質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7):1622-4.
13高月霞,徐紅,肖靜,等.南通市老年人抑郁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115-7.
14樸瑩,陳耀.老年病人術后恢復期猝死原因分析及預防〔J〕.護理學雜志,2000;15(11):672.
15孫建萍.老年人的心理衛生〔J〕.護士進修雜志,2000;12(3):257-8.
16楊蘇華.負性生活事件對老年心理的影響及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11):1042-4.
〔2015-07-17修回〕
(編輯苑云杰/杜娟)
〔中圖分類號〕R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8-1988-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8.095
通訊作者:高修銀(1974-),男,教授,碩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全科醫學和流行病學研究。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No.201410313001Z)
第一作者:劉梅(1992-),女,本科在讀,主要從事全科醫學和流行病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