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莉莎 趙 婧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遼寧 大連 116044)
?
MMSE與MoCA差值作為鑒別老年性癡呆的輔助診斷方法的可行性
鄭莉莎趙婧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遼寧大連116044)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討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與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作為鑒別阿爾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癡呆(VD)輔助診斷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選擇住院收治的老年癡呆患者中,隨機選取50例AD患者和50例VD患者進行研究,并采用MMSE量表和MoCA量表對這100例老年癡呆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精神狀態(tài)進行評估,對比兩組患者的MMSE總評分、MoCA總評分以及細化評分,并觀察兩組患者的精神行為異常發(fā)生情況。結果AD組患者的MMSE總評分、MoCA總評分均明顯低于VD組(P<0.05)。AD組患者和VD組患者的MMSE量表中的即刻記憶、延遲記憶兩項得分存在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的MoCA量表中的執(zhí)行功能得分也存在明顯差異(P<0.05),但兩組患者在MMSE量表、MoCA量表的其他項目的得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AD組患者和VD組患者在幻覺、睡眠障礙、焦慮恐懼等精神行為異常方面的發(fā)生率不明顯(P>0.05),但AD組患者在偏執(zhí)和妄想、行為紊亂、攻擊行為等方面的異常發(fā)生率明顯高于VD組患者(P<0.05),而VD組患者在情感障礙方面的異常發(fā)生率明顯更高(P<0.05)。結論VD相對于AD而言,其認知功能障礙和精神狀態(tài)異常情況較輕,可利用MMSE量表和MoCA量表對AD、VD進行鑒別診斷。
〔關鍵詞〕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癡呆;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
阿爾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癡呆(VD)的臨床表現(xiàn)較為相似,均表現(xiàn)為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狀態(tài)異常,這兩種疾病均會對患者自身身心健康及其家庭造成不利影響,同時,也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1〕。但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法不同,如未能有效區(qū)分和鑒別,一旦混淆,很可能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2〕。目前,在臨床上,鑒別診斷這兩種老年癡呆癥多是通過影像學檢查聯(lián)合臨床特征觀察進行區(qū)分,其鑒別診斷難度較大〔3〕。有關臨床研究報道指出,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與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能夠對AD、VD進行有效的鑒別診斷〔4〕。本研究探討MMSE量表與MoCA量表作為鑒別AD和VD輔助診斷方法的可行性。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癡呆患者中,隨機選取50例AD患者和50例VD患者進行研究,分別作為AD組和VD組。這100例老年癡呆患者均在研究前1個月內未服用影響精神狀態(tài)和認知功能的藥物,本次研究取得患者家屬同意和配合。AD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61~83〔平均(52.67±9.37)〕歲;患病時間4~62〔平均(31.54±17.89)〕個月;12例患者合并糖尿病,21例患者合并高血壓。VD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62~82歲〔平均(52.71±9.41)〕歲;患病時間5~61〔平均(31.49±17.92)〕個月;1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20例患者合并高血壓。AD組和VD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平均年齡等臨床資料方面作比較,其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在進行研究前的1個月內未服用任何會對認知功能和精神狀態(tài)的藥物;臨床資料完整,且取得患者家屬同意和配合。排除標準:其他原因導致癡呆癥狀的患者,如腦部腫瘤、癲癇、帕金森綜合征、藥物、酗酒;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存在聽力障礙或發(fā)生障礙;臨床資料不完整,無法配合研究。
1.3研究方法采用MMSE量表和MoCA量表對這100例老年癡呆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精神狀態(tài)進行評估,對比兩組患者的MMSE總評分、MoCA總評分,由專門的調查人員進行單獨測評。在測評過程中,應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單人一對一測評。
1.4評價方法對比兩組患者的MMSE總評分、MoCA總評分以及細化評分,并觀察兩組患者的精神行為異常發(fā)生情況。MMSE量表〔5〕共包括視結構(1分)、語言(8分)、即刻記憶(3分)、延遲記憶(3分)、注意力和計算(5分)、時間定向力(5分)、空間定向力(5分)等7個方面,共30個問題,每個問題回答正確則記1分,總分為30分,臨界值為17分,分值越高,表示智力水平越高。MoCA量表〔6〕共包括計算(3分)、注意力(3分)、執(zhí)行(3分)、記憶(6分)、視結構(4分)、語言(5分)、時間定向力(4分)、空間定向力(2分)等8個方面,總分為30分,臨界值為26分,分值越高,表示認知功能越好。精神行為異常主要包括偏執(zhí)和妄想、幻覺、行為紊亂、攻擊行為(自傷、傷人)、睡眠障礙、情感障礙、焦慮恐懼。
1.5統(tǒng)計學方法在SPSS17.0軟件進行χ2檢驗及t檢驗。
2結果
2.1MMSE總評分、MoCA總評分對比AD組患者和VD組患者的MMSE總評分、MoCA總評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AD組和VD組患者的認知功能量表細化評分比較AD組和VD組患者的MMSE量表中的即刻記憶、延遲記憶兩項得分存在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的MoCA量表中的執(zhí)行功能得分也存在明顯差異(P<0.05),但兩組患者在MMSE量表、MoCA量表的其他項目的得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1兩組MMSE總評分、MoCA總評分比較(x±s,n=50,分)

組別MMSEMoCAAD組12.25±1.4319.54±2.38VD組15.84±1.7623.19±2.86t/P值11.1942/0.00006.9366/0.0000
表2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量表細化評分對比(x±s,n=50,分)

項目AD組VD組t值P值MMSE量表視結構0.42±0.350.56±0.471.68930.0943語言4.73±2.315.38±2.451.36500.1754即刻記憶1.13±0.211.78±0.3212.00820.0000延遲記憶1.16±0.191.69±0.2711.35140.0000注意力和計算力2.09±1.192.37±1.211.16660.2462時間定向力1.59±0.982.05±1.571.75750.0820空間定向力1.55±0.822.01±1.651.76530.0806MoCA量表計算1.46±0.951.79±1.031.66530.0990注意力1.43±1.221.96±1.681.80500.0741執(zhí)行功能1.27±0.151.95±0.2317.51080.0000記憶4.56±1.374.98±1.461.48330.1412視結構3.21±1.323.69±1.431.74410.0843語言4.02±1.794.53±1.871.39310.1667時間定向力2.50±1.592.94±1.671.34930.1804空間定向力1.09±0.671.35±0.711.88330.0626
2.3兩組患者的精神行為異常發(fā)生情況對比AD組患者和VD組患者在幻覺、睡眠障礙、焦慮恐懼等精神行為異常方面的發(fā)生率不明顯(P>0.05),但AD組患者在偏執(zhí)和妄想、行為紊亂、攻擊行為等方面的異常發(fā)生率明顯高于VD組患者(P<0.05),而VD組患者在情感障礙方面的異常發(fā)生率明顯更高(P<0.05)。見表3。
表3兩組患者的精神行為異常發(fā)生率比較〔n(%),n=50〕

項目AD組VD組χ2值P值偏執(zhí)和妄想43(86)34(68)4.5740.032幻覺25(50)21(42)0.6440.422行為紊亂49(98)40(80)8.2740.004攻擊行為32(64)21(42)4.8580.028睡眠障礙29(58)26(52)0.3640.546情感障礙37(74)46(92)5.7410.017焦慮恐懼12(24)15(30)0.4570.499
3討論
AD和VD均屬于老年癡呆癥,其中AD是由慢性進行性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引發(fā)的癡呆,是一種最常見的老年癡呆癥〔7〕,而VD主要是一種由腦卒中等腦血管低灌注病變引發(fā)的嚴重認知功能障礙〔8〕。AD、VD的發(fā)病機制并不相同,但其臨床表現(xiàn)極為相似,均表現(xiàn)為認知功能障礙和精神狀態(tài)異常〔9〕。臨床上對這兩種疾病的鑒別診斷難度較大,通常采取臨床癥狀觀察和影像學檢查的方法進行鑒別,通過對患者的腦組織病變情況進行觀察,可區(qū)分AD和VD〔10〕,但其鑒別診斷容易出現(xiàn)誤差,因此,需尋求一種準確的輔助鑒別診斷方法。
MMSE是一種常用的認知功能評估量表,主要包括視結構、語言、即刻記憶、延遲記憶、注意力和計算、時間定向力、空間定向力等7個方面〔11〕;MoCA同樣是常用的認知功能評估量表,主要包括計算、注意力、執(zhí)行、記憶、視結構、語言、時間定向力、空間定向力等8個方面〔12〕。MMSE量表和MoCA量表在老年癡呆的療效評估方面應用廣泛,兩種量表都對患者的定向力、語言能力、注意力、計算力、視結構、記憶力進行評估,兩種量表的大體評估方向一致,僅在細微方面存在區(qū)別,MMSE量表將記憶力細分為即刻記憶、延時記憶,而MoCA量表還對患者的執(zhí)行功能進行評估〔13〕。郭軍英等〔14〕對AD患者和VD患者進行研究,利用MMSE和MoCA對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和認知功能進行評估和對比,該研究發(fā)現(xiàn),AD患者和VD患者的MMSE總評分、MoCA總評分均存在明顯差異,AD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記憶力減退,而VD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執(zhí)行功能障礙,認為MMSE量表和MoCA量表能夠有效區(qū)分鑒別AD和VD。
本研究說明AD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在MMSE量表中的記憶力障礙表現(xiàn)最為顯著,多表現(xiàn)為近事遺忘、遠事記憶保留,可與VD進行區(qū)分,而在MoCA量表中,AD患者的執(zhí)行功能障礙與VD差異最大,多表現(xiàn)為生活自理能力喪失,與郭軍英等〔14〕的研究成果一致,證實了這兩種量表對兩種老年癡呆癥的鑒別診斷價值,臨床研究時可將MMSE量表的記憶力項目、MoCA量表的執(zhí)行功能項目作為區(qū)分AD和VD的重要指標。且AD患者的精神行為異常主要表現(xiàn)為偏執(zhí)妄想、行為紊亂以及攻擊行為方面,而VD患者的精神行為異常主要表現(xiàn)為情感障礙方面,這主要是因為VD是由腦血管疾病導致的,腦部組織灌注量不足,導致患者軀體的部分運功功能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喪失,患者對該情況下的生活狀態(tài)較難適應,心理壓力較大,容易出現(xiàn)心理狀態(tài)方面的波動,進而表現(xiàn)出情感功能障礙〔15〕。
4參考文獻
1張筱,袁欣瑞,朱瑞,等.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量表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差值在老年期癡呆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5;34(5):494-7.
2Wang CSM,Pai MC,Chen PL,etal.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and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mild-to-moderate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Alzheimer's disease,and normal participants in Taiwan〔J〕.Int Psychogeriat,2013;25(11):1839-48.
3張彥紅,梁偉雄,朱磊,等.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與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用于篩查血管性認知障礙的比較〔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2;27(5):431-6.
4王澤宇,朱曉峰,黃昕艷,等.蒙特利爾認知量表和MMSE量表在阿爾茨海默病篩查中的比較與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34(4):40.
5唐娟娟.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與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在認知功能障礙篩查中的應用與比較〔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1;8(2):193-5.
6賈功偉,殷櫻,虞樂華,等.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與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用于評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的比較〔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25(4):319-21.
7Kaya Y,Aki OE,Can UA,etal.Validation of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and discriminant power of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ubtests in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lzheimer dementia in Turkish population〔J〕.J Geriat Psych Neurol,2014;27(2):103-9.
8余波,張曉玲,官俏兵,等.血管性癡呆和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功能及精神行為比較〔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7):1204-5.
9Vargas JY,F(xiàn)uenzalida M,Inestrosa NC,etal.In vivo activation of Wnt signaling pathway enhances cognitive function of adult mice and reverses cognitive deficits in an Alzheimer's disease model〔J〕.J Neurosci Off J Soc Neurosci,2014;34(6):2191-202.
10Kobayashi N,Nagata T,Shinagawa S,etal.Increase in the IgG avidity index due to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reactiv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in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lzheimer's disease〔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2013;430(3):907-11.
11劉帥,柳凈,陳慧,等.阿爾茨海默病與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及日常生活能力對比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5;59(19):32-4.
12馮麗君,張楠,程焱,等.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精神行為癥狀〔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1;25(5):334-8.
13李放,蘇衛(wèi)紅,陳雨,等.記憶與執(zhí)行篩查量表鑒別血管性癡呆與阿爾茨海默病的作用〔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5;12(2):67-71.
14郭軍英,韓翠麗,周洪濤,等.不同量表對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在認知功能與精神行為鑒別中的價值〔J〕.河北醫(yī)藥,2014;43(9):1330-1,1332.
15于相芬,孫振曉,孫波,等.阿爾茨海默病與血管性癡呆患者精神行為癥狀的對照研究〔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15;28(3):197-9.
〔2014-10-09修回〕
(編輯曹夢園)
〔中圖分類號〕R741.0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8-1859-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8.032
基金項目:遼寧省科技計劃項目(2013225002)
第一作者:鄭莉莎(1972-),女,碩士,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老年期癡呆及2型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