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貴+田旭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是推動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動力,是標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追求的精神旗幟。黨的十七大提出“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這一重要論述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實踐中的落實提供了方向和指導。近年來,學界針對這一論述展開了多角度研究,陸續發表了不少富有價值和洞見的學術論文,也形成了一些頗有見地的理論研究和“接地氣”的實踐探索論著,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和認同的不斷深化。江蘇師范大學陳延斌教授等所著《陶鑄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對策研究》(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一書,就是實踐對策探索的著作,是他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的最終成果。全面翻閱與部分深讀這部50多萬字的著作,受益與感慨頗多。“受益”是因視野開闊、多學科交叉融合、內容豐富、觀點深刻、現實針對性和操作性強而使人受到啟發,“感慨”是因研究結構和體系如此龐大,研究工作如此復雜,研究內容卻非常具體、精細、透徹,不僅是一部富于創新、內容充實、對策實用的佳作,而且還是一部嘔心瀝血的力作。
首先,內容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事關民族復興偉業和全球化背景下國民的理想信念堅定和道德規范遵守,需要理論的深入探究和實踐層面的探索,形成一套系統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性強的對策方案。該書堅持理論論證與實證調研相結合,在對價值觀接受、轉化相關理論進行梳理和在全國調研的基礎上,針對目前融入不夠、成效不高的現狀,全面系統地研究了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的整體規劃和具體指標體系,相關體制、機制建設、基本方法、基本路徑與實效性對策、效果測評、實證案例和實驗設計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搜集、提煉全國各地的相關典型案例,同時開展實證探索。與此同時,還探討了國外核心價值觀傳播、教育的路徑方法,以及對我國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啟迪。可以說,內容涵蓋全面,從理論到實踐,從國內到國外,均有詳細論述。相對于學界其他相關成果,內容更加豐富和全面。
其次,特色鮮明。通覽全書,有幾大明顯特色值得關注。一是立足現狀把脈問題。該書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一系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調研,既有融入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的調研,又有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調研;調研對象既有國民教育各階段的教師、學生,又涉及各行各業尤其是從事精神文明建設相關部門的實際工作者。在對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現狀調研的基礎上,分析梳理出存在的融入教育路徑不暢、融入實效欠佳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統籌設計了相關方案和對策。二是以提高融入實效性為著力點強化對策研究。該書依據價值觀生成理論在融入、貫穿、引導研究上下功夫,以提高融入實效性為著力點,著重從可操作層面全面系統地探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規劃設計、具體指標,融入路徑、方法、體制、機制和可行性方案、措施,融入教育效果的評價體系及評估實施方法等一系列重點問題,力求探索出一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課堂、進生活、進公民頭腦的切實可行的應用對策、方案。如在融入的整體規劃層面,強調要在教材編寫、校園文化、活動載體、環境陶冶、體制建設等方面做出系統規劃;在融入方法設計方面,強調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層次性與銜接性相結合、移情體驗與價值關懷相結合、融入精神文明創建和地方道德建設活動等實效性方法。在融入路徑層面,提出包括教育理念融入、課程融入、校園文化融入、社會實踐融入、管理育人融入、現代傳播手段融入等融入國民教育的基本路徑,以及利用各種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融入宣傳教育活動;滲透到各項創建活動過程及創建工作的各個環節;形成良好輿論氛圍增強融入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等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三是設計了融入效果的評測模型。根據數學、邏輯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在實驗探索的基礎上,構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評測模型,力求提供一種量化評價方法。這種研究方法在目前同類相關研究成果中極具創新性。四是立足于國際視野注重國外核心價值觀教育及民眾認同的經驗、教訓研究。該書梳理了歐美、東亞等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內容,以及這些國家核心價值觀教育、傳播的方法和路徑,不僅為我國核心價值體系及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啟迪和借鑒,還有助于科學認識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基本價值觀念在國外政治文化中的特定內涵和表現方式,有助于分清社會主義價值觀和西方價值觀的區別,找到有效抵制西方消極價值觀滲透的對策,從而在國民教育層面切實提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擴大中國道路的影響力。
最后,對策應用價值很強。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雖呈良好態勢,但存在融入教育重視程度不夠,路徑不暢、實效欠佳的問題。各級黨委、政府尤其要發揮領導作用,作出整體規劃,改進教育、傳播方式,創新融入載體,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真正入耳入心。該書以此為著力點,加強整體規劃,制訂具體內容指標和效果評估方案,著重探討針對性、實效性路徑、方法、體制、機制等,形成了一套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應用對策、方案,為切實改變目前融入教育實效不高現狀提供可行性借鑒。與此同時,在本書寫作過程中,相關研究人員對江蘇昆山、沛縣等融入先進典型的調研、策劃和指導工作,推動了基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實踐,產生了廣泛影響和社會效益,具有一定示范效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相關成果曾刊登于江蘇省委宣傳部《重點輿情專刊》、《人民論壇》“國家基金成果發布”欄、中宣部主辦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在沛縣進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在江蘇師范大學開展的“信念導航青春”等實驗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獲得中央文明辦、江蘇省委領導好評,被教育部下發簡報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總之,該書形成的這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應用對策、方案和測評,為宣傳、教育、文明建設等有關部門推進國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工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供了具有較高價值的對策參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研究”仍是一個有待進一步拓展和深化的領域,任重而道遠。期望有更多的學者在這方面披荊斬棘,努力求索,為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是個熱點問題。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高度凝煉和集中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研究必將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研究”注入新活力和提供更多支撐。陳延斌教授目前正在進行另一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度凝煉與傳播、認同對策研究”,相信和期待這個項目的相關成果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提供更多富有建設性的對策、建議。
(王永貴系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學報主編、教授、博士生導師;田旭明系江蘇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
責任編輯:翟 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