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淼
摘 要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傳統商業街區的發展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本文從傳統商業街區發展融合現代藝術元素的可行性入手,探討了傳統商業街區發展中面臨的關鍵問題及采用融入現代藝術元素打造新型傳統商業街區的可行方法。
關鍵詞 傳統商業街區 現代藝術元素 城市發展
中圖分類號:J509 文獻標識碼:A
傳統商業街區是城市發展的歷史沉淀,是特定區域歷史文化的現代體現。而隨著城市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習慣已經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傳統商業街區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如何讓這些傳統商業街區既能夠體現歷史特色,又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讓歷史文化、藝術延續下來,打破傳統與現代的隔閡呢?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將現代藝術元素融入傳統商業街區的發展當中。
1現代藝術元素融入的可行性
1.1傳統商業街區的定義
傳統商業街區是指依托于城市特有的傳統文化、歷史建筑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發展起來的集文化、商業和旅游于一體的街區。街區能夠反映城市特有的歷史文化、民風民俗,街區的布局形式具有當地特色,建筑形態獨特,是商業、文化和旅游的有機結合,因而不能單獨地用商業性、旅游、地產來評價。
1.2傳統商業街區滿足人們藝術審美發展上的需求
藝術審美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的過程,人類在審美活動過程當中會產生不完美,這就是人們藝術審美發展上的缺陷。傳統商業街區是體現歷史文化、藝術特色的場所,人類在欣賞的過程中會產生藝術審美,然而由于審美缺陷的存在,一成不變的傳統商業街區會存在同現代人的格格不入之處。而現代藝術元素的融入能夠為傳統商業街區帶來更多的現代性,從而滿足人們藝術審美發展上的需求。
1.3傳統商業街區在城市現代化中的必然轉變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商業街區的形成環境同現代社會的環境差距較大,因此很難完全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傳統商業街區的發展應該隨著城市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進步。一方面,我們需要延續傳統商業街區的歷史特色;另一方面,還要為傳統商業街區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引入現代藝術元素,這是傳統商業街區發展的必然趨勢。
2傳統商業街區發展的現存問題
2.1文化多樣性逐漸消失
傳統商業街區所依托的傳統歷史文化多產生于特定的歷史時期,在過去階段,受到交通條件的限制,城市較為集中,小范圍內聚集的人口非常多,商業、手工業、文化、娛樂、宗教等活動融為一體。由于每個區域的特點不盡相同,它的文化特性也不同。多數傳統商業街區對民眾的吸引力依托于獨特的傳統文化,然而現代社會的信息傳遞速度非常之快,當一個地區的特色文化對民眾產生較強的吸引力時,另一個區域可能就會展開模仿,當模仿的次數逐漸增多之后,不同的傳統商業街區也就有了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發展模式千篇一律,模仿隨意性較大,文化多樣性在漸漸的消失。
2.2文化定位不合理
傳統商業街區的發展必須有一個適當的定位,否則就可能導致原有的社會組織結構發生破壞,使得商業和文化無法有機結合,街區應有的文化宣傳作用、商業經濟效益等都會降低。不合理的定位甚至可能讓傳統商業街區走向社會邊緣化。
2.3文化藝術內容經營不當
傳統商業街區的發展離不開商業的支持,但是必須選擇合理的業態,才能夠保證傳統商業街區的持續發展。如果業態選擇不合理,經營內容不恰當,不僅影響街區的發展,反而會破壞街區的文化特色,使整個街區失去魅力。多數游客到傳統商業街區最重要的目的是領略當地的文化特色,因此,如果街區失去原本的地域特色,經營內容隨處可見,必然會失去對的游客的吸引力。
2.4文化藝術元素的過度利用
部分傳統商業街區在發展中過于注重街區的商業性,使得原本的古典韻味消失殆盡。然而,傳統商業街區的根本是歷史文化、商業與旅游的結合體,如果只注重經濟利益而忽略了對歷史文化的保留必然會導致這個結合體不能完整的存在,整體的價值就會降低。
3現代藝術元素融入傳統商業街區的可行方法
3.1合理融入現代元素,保留原有建筑空間
在融入現代藝術元素的過程中,應該保留原有建筑的基本建筑空間,設計的原則是不對原有建筑進行大規模的改造與破壞,不盡興大規模的拆除。現代藝術元素的融合,應該盡量在原有建筑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發揮現代設計的多樣性理念,巧妙地將一些元素和原有建筑空間融為一體,既顯示出了古典的特色,又能夠展現設計者獨特的設計思路。另外,對于一些過于破舊、已經沒有保留價值的歷史建筑,應當拆除,在原有建筑區域建造同周圍建筑類型相仿的建筑類型。
3.2融入現代流行元素,延續傳統道路格局
傳統商業街區的道路格局應該延續傳統風格,以步行為主。通常來講,傳統商業街區的總長度不會太長,為了讓消費者、旅游者能夠更加方便地進行購物、減緩街區的交通壓力,因此無需將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引入傳統商業街區。當然,延續傳統道路格局并不意味不對傳統道路進行改變,而是在保持原有格局的基礎上,在街道的局部引入現代流行元素,用來裝飾街道,體現現代藝術美。例如,可以在街區的適當位置增加一些現代雕塑、在接到兩側布置一些藝術性的燈光等。
3.3合理改善街區平面布局
在傳統商業街區的開發當中,街區平面布局是否合理,關系到街區的發展是否能夠長久。合理改善街區的平面布局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在原有街區平面布局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改善與增加,不能進行大范圍的改變,尤其是商業店鋪的分布,不能對原有居民造成過大影響;(2)街區各功能場所的布局盡量在原有建筑的內部進行改造;(3)街區的布局形式以古典為主,能夠反映歷史特色。
3.4深入理解街區歷史延續性
傳統商業街區的社會組織結構是原有居民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傳統商業街區的發展在強調街區歷史性的同時,也注重街區的商業特性,而商業特性的產生需要特定的商業環境,需要商業場所。當商業發展的產所需求同周圍居民的居住場所發生沖突時,應該妥善安置居民,要理解、尊重居民對社會組織結構的依賴感,保證不因過度的商業化、現代化而破壞原有社會足夠結構。當原有社會組織結構能夠延續時,既可以滿足商業發展的需求,又可以保護當地居民的利益。
4現代藝術元素融入傳統商業街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現代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科技發展水平、建筑設計理念、商業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別,而傳統商業街區都是具有歷史性的街區,在現代藝術元素融入其中的過程當中必然會產生沖突或者矛盾以及各種各樣的問題。
4.1新舊建筑空間的處理問題
傳統商業街區的前身是歷史性的商業街區,街區在歷史發展中會形成自身的建筑風格特色,具有自己的建筑空間組織形式,街區的居民對于過去的建筑空間已經非常習慣。另外,古典建筑的空間往往能夠特定歷史時期的建筑特色,將現代藝術元素融入傳統商業街區的建筑空間當中,需要改造一部分的建筑空間,如果改造的建筑空間不能夠和原有的建筑空間很好地融為一個整體,不僅失去了古典美的存在空間,也會失去現代藝術的存在場所。
4.2傳統商業街區社會組織結構的破壞
傳統商業街區在過去的發展中形成了特有的社會組織結構,這與當地的地緣、血緣和宗教等有很大的關系,其組織結構的形成了經歷了長時間的歷史沉淀,原有居民對社會組織的依賴性較大。當人們習慣于傳統的社會組織結構時,外界的變化一旦引起社會組織結構發生轉變,可能對原有居民的精神世界造成不良影響。現代文化元素融入傳統商業街區的過程中,很可能因為沒有很好的理解原有的社會組織結構,未能夠做到對街區歷史性的延續,這對街區的破壞是難以逆轉的。
傳統商業街區的形成是以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發展現狀為基礎的,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有了很大的轉變,如果傳統商業街區的發展仍然按照以前的模式,遵循過去的規則,必然會失去發展的動力,遭到社會的淘汰。為了能夠形成新的發展動力,滿足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傳統商業街區應該在延續傳統歷史特性、文化特色的基礎之上融入現代藝術元素,為街區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新鮮元素,這樣才能夠為街區吸引更多的游客、消費者,避免傳統商業街區由于不符合歷史發展潮流而被社會淘汰。
參考文獻
[1] 朱婷.淺談我國民俗文化歷史商業街的新生[J].住宅科技,2013(01).
[2] 張濱.現代藝術與傳統的剝離[D].大連理工大學,2004(06).
[3] 劉磊.仿古商業街區設計初探[J].城市建筑,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