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睿(整理)
9月政策新規
文 王睿(整理)
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突發性自然災害2小時內災情上報、“雙排車”全面禁止進高速、探索建立人大代表辭職制度……對于這些新的政策和規定,我們充滿期待。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編制實施辦法》、《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關于在部分省份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的報告》等文件。
會議強調,要因地制宜制定限制和禁止發展的產業目錄,形成更具針對性的負面清單。要強化省級黨委和政府生態文明建設主體責任,到2020年,力爭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會議同意在云南、吉林、江蘇、山東、湖南、重慶、貴州7省市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
【點評】:目前存在法律體系不健全、社會化資金分擔機制未建立等諸多問題,導致生態環境損害得不到足額賠償,生態環境得不到及時修復,編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對嚴格管制各類開發活動、減少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干擾、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完整性,意義重大。
云南省減災委辦公室統計數據顯示,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期間云南省受災人口、死亡失蹤和房屋倒損指標較“十一五”分別下降了24%、8%和20%,但災害造成的損失增長了49%,應急期受災群眾生活救助任務依然艱巨而繁重。為此,云南發布了《云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根據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省減災委設定I、II、III、IV4個省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等級。《預案》規定,在本省行政區域內,1次災害過程造成的損失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啟動Ⅰ級響應。條件包括:死亡(含失蹤)人數50人以上;緊急轉移安置15萬人以上;倒塌和嚴重損壞居民住房8萬間或2萬戶以上;干旱災害造成群眾缺糧或缺水等生活困難,需政府救助人數300萬人以上。
對突發性自然災害,縣級民政部門應在災害發生后2小時內將本行政區域的災情、救災工作情況向本級政府和上級民政部門報告。
【點評】:云南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省份,此舉是云南加強防御氣象災害、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但更多地希望政府把防范的重點放在災前,才能防患于未然。
自9月21日起,云南將全面禁止“雙排車”通行,尤其是禁止“雙排車”進入高速公路。不過,在2018年6月30日前的過渡期內,將暫時允許注冊登記的“單排車”過渡運行。“雙排車”是指上下兩層均雙排裝載或上層雙排裝載下層單排裝載,且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運輸車。“單排車”則是指上下單排裝載,以及尾部裝載的乘用車至少有一軸裝載于車輛運輸車車廂后立柱以內的,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運輸車。
【點評】:雙排車帶來的安全隱患顯而易見,并且嚴重地干擾了道路運輸市場秩序。此外,由于超載超限,導致公路、橋梁的壽命也大大縮短了。因此整治超限超載必須狠抓,刻不容緩。
云南省政府最近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為法律依據,結合云南省實際,提出了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加強科技成果轉移擴散;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管理制度;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的激勵力度,科技人員獲得獎勵的比例應不低于轉化收益的60%;規范對擔任領導職務科技人員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制度;完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評價和支持政策;規范科技成果轉化資產處置收益管理;保障院所高校及其科技人員的科技成果轉化收益,鼓勵企業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分配機制;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對院所高校領導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決策實行盡職免責原則等具體內容和要求。
【點評】:《意見》鼓勵云南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等創新主體及科技人員轉移轉化科技成果,完善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人才發展的激勵機制。只要我們堅持創新驅動,不甘落后,云南也一定能在若干領域走在全國的前列。
為保證昆明市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先進性和代表結構合理性,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昆明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昆明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職暫行辦法》,通過建立代表辭職制度,對代表進行有效監督。
《辦法》最核心的亮點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可以向選舉他的人民代表大會的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辭職。”《辦法》還規范了代表辭職的具體辦理程序,包括自愿辭職、建議辭職、責令辭職等三種情形四個方面的具體程序。
從明年開始,市人大代表因工作變動,或調離原選舉單位,不宜繼續擔任代表職務的,任期內連續兩年未領銜或聯名提出議案,或者未提出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以及犯嚴重錯誤或違反社會公德,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的,將被建議或責令辭去代表職務。
【點評】:探索和建立人大代表辭職制度,是新形勢下中央和省委、市委加強人大代表工作的要求,是規范代表辭職工作、加強對代表的監督、激勵代表認真履職的重要措施。
《昆明市“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已正式印發。根據《規劃》,到2020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8%以上,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5%以上,從而有效緩解“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問題;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9%以上,基本解決“擇校熱”問題;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5%,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
《規劃》還從全面普及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多樣化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教育國際化發展、以教育資源優化促進老城區功能疏解等14個方面提出了任務要求。根據《規劃》,將按照老城區城市功能做“減法”、學校品質做“加法”的原則,系統謀劃老城區教育布局;通過名校辦分校、名校帶弱校、名校辦新校等方式舉辦優質學校,實現老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向新城區擴張,增強呈貢新區的吸引力,引導老城區人口向呈貢新區疏解。
【點評】:當今社會的優勢教育資源的短缺,讓公眾已認識到知識對個體的重要性。基礎教育核心在于解決資源均衡的問題,另外,家長的眼光不能只盯著名校。“擇校熱”的熄火,既要有政府的作為,也要有學校的努力,還需要有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幼兒入園難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