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 要:提高學生空間想象力與繪圖水平?!稒C械制圖》的教學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如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結合實習及后續相關專業,識圖為主,以繪促識。
關鍵詞:《機械制圖》;教學;對策;問題
《機械制圖》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圖示能力、讀圖能力,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采用統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已經不能適應各類學生的提高。本文將從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教學實踐,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教學對策。
一、《機械制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問題,學生水平相差過大,總體素質參差不齊
相當部分學生對專業基礎課《機械制圖》教學不適應。學生因以前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立體幾何。基礎沒打好,思維能力差,接受能力差,這部份學生認為教材太深,進度太快,學起來覺得很吃力,感到“吃不了”,甚至有厭學的趨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層次教學。上課時把基本問題講清楚,使每個學生都能聽懂,差一點的學生“吃飽”了,布置作業時也把題目分為兩種難度,基本題,要求每個學生都會做,中等的學生再做加強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一些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可能轉為好的。
2.計算機繪圖與傳統的手工繪圖的穿插教學學生不能很好的融會貫通
教學上計算機繪圖與制圖課穿插同步進行,學生對機械制圖和CAD的有關知識不能很好地進行系統的整理與歸類,空間想象能力與空間思維能力沒有得到很好地鍛煉,而計算機繪圖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必須反復上機操作來熟練掌握各種命令的使用,計算機繪圖軟件發展很快,傳統的手工繪圖已不再適合社會的需求,算機繪圖教學融入了《機械制圖》的正常教學中,但因計算機繪圖較手工繪圖方便快捷,加上學了《AutoCAD》后還要考技能鑒定證書,使學生對手工繪圖的興趣下降,學生過于重視計算機繪圖能力而忽略了傳統的手工繪圖訓練,手工繪圖的技能正逐漸被削弱、淡化,手工繪圖質量嚴重不合標準。
3.沒有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存在差異
沒有真正把握“以學生發展為本,‘專家導向要向‘需求導向轉型”的理念;在教學上仍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教學手段單一,沒有探討出分層的、體現個性化的、靈活的教學方法,面對眾多的“后進生”,感到無所適從,只是一味抱怨。
二、《機械制圖》教學應該采取的對策
1.歸納總結,循序漸進,對學生摸底考核,分層制定教學目標
這門課的一個難點也是重點即為組合體的三視圖,這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書本上只是籠統地講解,因此,我在教學中隨時歸納總結,找出其共同點和不同點,如點的三視圖是最基礎的,我把點歸納為四種情況:①點在空間:其三面投影在三個投影面上。②點在投影面上:其一面投影在一個投影面上,另兩面投影在構成該投影面的兩坐標軸上。③點在坐標軸上:其二面投影在該坐標軸上重合,另一面投影在坐標原點。④點在坐標原點:其三面投影均在坐標原點。教學中按照點→線→面→基本體→組合體,做到循序漸進。面對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不能同一個標準,如果用同一個標準來要求學生,勢必會導致學生兩極分化,學習基礎差的學生越學越差,而學習好的學生因輕而易舉地就取得了成績而產生了輕視課程的態度。因此,筆者認為,在開始《機械制圖》教學前,教師有必要對新生進行一次高中立體幾何的摸底考試,根據對空間想象力的測試成績,就可對全班學生的教學目標劃分三個層次進行:基礎好的,在完成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發揮潛能,多進行一些形體復雜、高難度的內容;而一般的學生,完成原教學大綱要求;至于基礎差的學生,以完成教學大綱的基本內容為主,適當降低難度。
2.貫徹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密切注視生產實踐
機械制圖貫徹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原則,密切注視生產實踐。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加大現場教學的力度;使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生技能培訓考證結合起來。把素質能力培養貫穿于課程教學之中,體現實用性人才培養的特色。是對學生進行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多接觸實物,以增強感性認識,根據教材內容,在教學中既要講清機械制圖的概念、原理,又要分析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及其社會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優化整合課程。按照“以必需、夠用為度”和“強化應用,培養技能”的原則和課程體現“實用性、適用性、先進性”的原則,開展調查研究,這種從理論到實踐,讓學生到生產一線去參觀,了解生產工藝,增強機械零件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接受抽象的理性知識。通過不斷地由物看圖,由圖看物,由圖想物,通過從空間到平面、從平面再到空間的思維轉換,逐漸強化空間想象力。豐富教學內容,又能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引發學生進行深層次的理性思考,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提高學生調查研究問題、科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和補充專業知識
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和補充專業知識才能滿足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要求,制圖課教師要經常探討,它按照工程技術的發展變化,依據現代工程技術體制建立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理論聯系實際為指導,借助相關學科提供的原理和方法,去揭示機械制圖的規律性和工程對制圖技術的基本方法,以此尋求正確解決機械制圖問題的途徑和措施,學生學習《機械制圖》課程可彌補其在工程制圖方面的制圖素養的不足,有助于學生分析機械制圖運行過程中的現實問題,提高把握機械制圖規律的能力與水平。了解專業發展動態,盡量能參與金工實習,提高動手能力,有條件的要參加中高級技術等級考試,一方面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另一方面使教學更緊密聯系實際。
總之,不斷去發現、總結規律,多些“尖”的手段即教學方法來盤活教學活動這盤“棋”,授學生以“漁”,扮好“導師”這個角色,突破難點,達到教與學雙贏,《機械制圖》的教學方法比較多,教學方法沒有定勢,只要適合學生就是最好的。作為教師要不斷挖掘制圖教材的潛力。
參考文獻:
[1]汪春飛.《職業教育研究》.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2006(6)
[2]王春秀,李福來. 多媒體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探析.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