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
[摘要]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感知、認知、實踐、參與”的過程,使學生在快樂中交際,在交際中提高,已成為英語教師的首要任務。本篇文章結合學生實際,給大家提供了幾點建議和做法,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提高了英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英語交際能力 英語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2-0085-01
有意義的語言交際活動和創(chuàng)造性語言運用教學過程的交際化是語言教學的本質屬性和必然要求。交際外語教學思想受到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和轉換生成語言學等學科影響,非常強調外語教學的交際性質、交際功能、交際目的和交際過程,重視課上課下有效的學習方法及教師指導下的創(chuàng)造性語言應用。這要求做到師生交流用真實語言材料,做到用英語教英語,用英語學英語,用語言做事,用語言來進行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學內容的安排要別具匠心
“快樂教學法”是通過教師的精心備課,使學生對充滿趣味性、知識性的教學內容、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產生愉快的心理體驗,使師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快樂教學的宗旨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那么怎樣使枯燥的語法規(guī)則、詞匯變成妙趣橫生的課堂活動呢?引人入勝的導語是成功授課的第一步,也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導語的設計要簡潔、生動、有懸念。培根說:“好奇是知識的幼芽。”精心設計的導語正是澆灌幼芽的雨露。例如在講授科普文章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踐,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為什么在濃密的森林里迷路時,人們總是原地兜圈子呢?被蒙上雙眼玩‘摸鼻子游戲的小朋友,怎樣才能獲勝呢?”這些問題不但介紹了本課的內容,而且起到了引導學生探究自然規(guī)律奧秘的作用。有了良好的開端,還要有豐富充實的教學內容,魯迅說:“和現實社會接觸,所有的書活起來。”因此要適當地把授課內容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并組織生動活潑的聽說訓練,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知識。
二、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大量的心理測試顯示,通過視聽獲取的知識,占個人知識總量的90%以上,多媒體教學能更直觀、更形象地使學生了解風土人情,地道的英語、美語發(fā)音和語言習慣。通過“視”“聽”雙重刺激加快思維反應速度,目的是讓學生把聽到的英語信息和畫面聯系起來,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有助于增強記憶,獲得語感,因為情景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能產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的逼真效果。“感受英語,學習英語,提高英語,實踐英語。”這是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四個階段。感受英語占首要地位,足以證明感知正確標準英語的重要性,以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給學生插入英文原著的片段,例如:“飄”“海上鋼琴師”等,從而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促進了英語思維的形成。
三、教師要擴大課堂的知識容量
在講解一些英美文章時,適當地增加有關課文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介紹,或作者生平情況,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講授國外風俗習慣時,教師通過查資料給學生介紹各國手勢的含義:豎起大拇指,在英國表示搭車,在日本指父親,在中國意思是很棒;雙手下壓在英國指開會時安靜,在希臘,是侮辱人的動作。那么不同的國家餐桌禮儀也是不同的,在中國宴請客人時,為了表示尊重,通常要把魚頭對著最長者,或是最受尊重的人。在埃及,則是把鹽放在本桌最年長者面前表示尊敬。這些豐富的風俗、文化背景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調節(jié)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學習外國文化和語言的興趣。
四、為學生提供“表演”的舞臺
有些文章中的內容很適合學生來表演,比如說學了一篇敘事小說,可以在給學生講解后,讓學生根據課文情節(jié)自編短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角色表演;讓學生自己策劃表演講義中的內容,各人有各人的角色,并適合自己的水平,表演得很生動,最后幾個同學的表演帶動大家的情緒,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從而也使同學們有一種掌握知識后的喜悅;也可以模擬日常生活中的“交際”場面,結合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情景,如餐館、飛機場、醫(yī)院等,自己和同學扮演老板和顧客、安檢員和乘客、醫(yī)生和病人等社會角色,運用不同場合需要的特定語言,這樣使學生接近真實的交際場景,培養(yǎng)了興趣,增強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五、教師的語言要幽默
為了打破課堂的平板氣氛,教師采用夸張、比喻、擬人、雙關、反語、歇后語等技巧,創(chuàng)造詼諧幽默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產生愉快的心理感受。例如在講“history”一詞時,教師說:“信教的人說歷史是上帝安排的,His Story、HIS大寫表示上帝,上帝的故事就是歷史。而不信宗教的人說,什么是上帝,狗(DOG)翻了個跟頭,DOG就成為上帝了。”學生們聽了這些比喻不僅歡呼雀躍,而且學習興趣大增。
總之,英語教學要從“傳授知識型”的教學模式中提高層次,切實把學生從消極被動的狀態(tài)中改變過來,充分激發(fā)他們的熱情,開發(fā)他們的潛能,目的在于讓學生更好地積累英語文化知識,培養(yǎng)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從而更快地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