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萍
[摘要]區域衛生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有其理論與現實的需要,文章在闡述平臺建設背景的基礎上,剖析了區域衛生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在促進社區醫療服務發展、患者健康檔案管理、提高公共衛生應急處理能力及促進地方科技發展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區域;衛生;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1072
1區域衛生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背景
2009年《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要求,今后重點任務包括加快推進城鄉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初步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城鄉基礎醫療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因此,建立全民健康檔案成為首要任務。
2011年,衛生部部長陳竺指出,衛生信息化建設是深化醫改的重要任務,也是支撐我國醫學科研與衛生政策研究的基礎,“十二五”衛生信息化建設工程規劃初步確定了我國衛生信息化建設的路線圖,即建設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3級衛生信息平臺,加強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基本藥物制度、綜合管理5項業務應用,建設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2個基礎數據庫和1個專用網絡建設。
2013年,國務院發布《“十二五”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規劃》,總結和分析了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的基礎與面臨的形勢,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和總體部署,從加強科技創新基礎條件建設、增強重點產業持續創新能力、提高重點社會領域創新能力、強化區域創新發展能力、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和完善創新能力建設環境等方面作了具體部署。在提高重點社會領域創新能力部分中,也對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化建設提出要求,要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完善國家、省和地市三級衛生信息平臺。由此可見,衛生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即衛生信息化建設平臺的建設有其必要性和緊迫性。
此外,區域衛生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也是區域衛生信息化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實現的迫切要求。當前醫療衛生信息化還處于一種各自開發、各自建設,可能會成為一座座信息孤島的狀態,所以區域衛生信息化必須實現包括婦幼、計生、急救等系統在內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加之,現今醫療資源分配非常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農村醫療資源分配極不合理。要實現城鄉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建設、開發區域衛生公共服務平臺是當務之急。
2區域衛生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重要性
21能促進社區醫療服務發展
沒有區域衛生科技創新的公共服務平臺之前,以往的區域醫療衛生服務存在著地域性強、利用率低、各自為政、條塊分割、多頭開發嚴重、缺乏統一的信息分類標準和數據元素標準等弊端。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計算機應用水平的提高,建成的區域衛生科技創新的公共服務共享平臺也是依托充分發展的網絡來運行的。因此,醫療服務范圍可以涵蓋更廣、操作更快。
實現區域衛生科技創新的公共服務平臺以后,在信息服務方面,可以有效地整合衛生信息資源,實現區域內醫療衛生信息資源的共享,提供高水平的衛生服務;滿足區域衛生管理、業務部門對信息的需求,滿足社會各級政府部門、公眾、專家對數據利用的需求,實現轄區內衛生資源統一規劃和集中管理;可實現數據的有效收集、分析、反饋和利用,實現轄區內衛生資源的動態管理與監控;可實現數據共享,建立數據共享的政策、實現機制和策略,實現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和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另外,信息的采集、儲存、轉換、對接及更新、共享都有著技術保障。又如,在網上雙向轉診方面,可以通過建立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將門診或住院患者就診信息打包,利用網絡直接轉入對口上級或下級醫療機構,甚至有些條件好、技術強的地方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還能實現遠程網絡會診。逐步扭轉大醫院人滿為患,衛生院門庭冷落的現象,提高鄉鎮衛生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信息化手段,把病人在大醫院里所做的檢查資料也能讓基層衛生院共享,提高基層衛生院的醫療質量和醫療水平,逐步使病人提高對鄉鎮衛生院的信任度。
22有利于患者健康檔案的管理
電子健康檔案是與患者健康有關的信息資料庫,這也是區域衛生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的一部分。電子健康檔案,除了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疾病診療記錄或病歷、患者生活方式記錄、營養狀況、體力活動狀況、工作行為、心理狀態等為中心的數字記錄以外,也系統集成了患者健康信息的采集與查詢,形成患者完整而連續的健康檔案。
區域衛生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按照國家標準,建立起統一的居民健康檔案,主要采取健康檔案樹記錄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活動數據,實現數據集中存放和共享;把生命周期從胚胎發育到死亡過程的各個時間點對健康情況的干擾和措施進行全程記錄,包括門診、住院、婦幼保健等。
而且,平臺還能將患者在不同時間、不同醫療機構的就診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患者的完整疾病史,在不同的醫療機構系統實現醫療信息交換和共享,在為方便患者就醫、提高醫療質量、改善健康護理、推進病人康復和降低醫療費用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3有利于提高公共衛生應急處理能力
區域衛生科技創新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通過社區居民健康活動數據的集中收集、存儲,實現對人整個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完整記錄,并建立針對居民健康流行病學數據分析,為衛生部門和相關單位及社會提供一個預警信息、健康服務信息、居民健康信息,流行病學的流行狀態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等。
通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共享,為衛生指揮決策系統、檢測預警系統、突發事件報告系統、應急處理系統等骨干應用系統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強疾病檢測預警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同時提高衛生行政部門對各級衛生機構管理的效率。平臺也對所有傳染病進行監控,如發生發熱病人增多時會提示有沒有可能發生傳染病疫情,以及對衛生行政部門管理效率和應急指揮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作用。
24能促進地方科技發展
區域衛生科技創新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包括網絡系統、共享平臺系統和核心數據庫系統幾部分,要達到共享衛生服務信息資源的目的,關鍵在于共享環境的搭建。而搭建衛生信息資源共享的網絡平臺是系統管理運行的技術核心部分,它需要綜合運用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及多種軟件等來建設和開發。區域衛生科技創新的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促進了當地科技與衛生系統的合作,衛生信息資源的公共服務平臺需要科技部門在資源搜集、整理、服務上增強技術力量的投入,促進了科技力量的發展。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通過區域衛生信息資源共享可極大地節約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最大限度地降低差錯率。轄區居民通過區域衛生信息資源共享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查及各級醫院的頻繁往返,極大地方便了轄區居民的就醫,節省了看病費用。
參考文獻:
[1]陳華,樊川,邢星區域衛生信息資源共享對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作用和影響[J].重慶醫學,2009(13)
[2]佚名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成為建設熱點[EB/OL].(2011-09-23)http://techsinacomcn/roll/2011-09-23/18016105189.shtml
[3]邱向雪搭建區域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促進地方科技發展[J]科技傳播,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