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 要: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直接參與者,會計工作的質量高低對企業運營有很大的影響,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企業的管理制度、國家和社會的監督機制等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會計功能工作的質量。會計功能工作可以為企業提供真實的、及時的、完整的會計信息,為企業負責人和投資者的管理、經營決策提供信息支撐,所以,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對會計工作質量的特征及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分析了現階段我國會計工作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而提出了一些如何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認識和建議。
關鍵詞:會計工作;質量;問題;認識建議
一、會計信息的特征及會計工作的重要性
1.會計信息的特征
會計信息是經濟信息的一部分,會計信息通過會計記錄企業經營、發展等資產變化的數據資料,是企業制定經營決策和發展決策的重要依據。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會計信息是客觀存在的,客觀地反應企業的經濟活動,而反映經濟業務的會計信息是經常發生變化的,企業管理者和會計人員要尊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不能弄虛作假、扭曲事實。財務信息主要是發生在企業內部,具有敏感性,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會在財務信息中顯示出來,由于客觀經濟是可以認識的,因此反映客觀經濟業務的信息也是可以識別的,不同的會計信息有不同的識別方法。企業應當重視會計信息,運用會計信息指導經營管理和決策,力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會計工作質量的重要性
會計工作的質量對企業的經營發展非常重要,會計工作為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信息和依據,高水平、高質量的會計工作所反映出來的會計信息自然更加真實和準確。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的會計程序,提供對決策有用的信息,通過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避免原始資料失真、核算不實、賬實不符,提供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一方面,會計信息可以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預測和分析,通過企業的財務信息對企業的近國有狀況進行預測和分析,科學有效的控制和評價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從中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企業起到預測風險、主動規避的作用。因此,會計信息可以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幫助,通過對企業的各種企劃方案和經營方案進行數據分析,使得企業能夠規避風險、搶占先機,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幫助企業獲取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會計信息是會計人員在企業經濟活動中運用會計理論和方法獲得的數據和資料,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也是企業管理者、投資者以及先關部門改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評價、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會計可靠性的基本保障,可以對國家財務部門提供真實可靠的經濟信息,以便國家更好的調節經濟,有序有效的促進經濟發展。所以,確保會計工作合法合規,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市場經濟的有序運轉。
二、影響會計工作質量的因素
1.會計準則、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國在出臺新《會計法》之前,會計行業的法律制度是十分欠缺的,沒有相關的詳細的、準確的行業法規,因此很多會計人員法制觀念淡薄,在進行會計工作中不遵規守法、任意妄為,這樣的會計工作只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導致會計工作質量不高。中國是法制國家,任何企業和個人都應該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但是如果法律制度不健全,會導致很多管理部門吃空餉,甚至與企業進行不正當交易,抱有僥幸心理的少數企業或者個人為了自身利益會鋌而走險,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新《會計法》對會計違規行為作出了相應的處罰,但是不能完全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一旦會計信息失真,會計工作就失去了真實的意義,這樣的會計質量肯定不能作為企業決策的依據。
2.會計人員自身綜合素質不高
目前,我國會計從業資格證及注冊會計師的報考條件要求較低,沒有會計工作實習經歷的在校大學生就可以報考會計從業資格證,這就局限于對理論的考核。另外,只有取得中專以上學歷具有一定時限的工作經驗就可以報考注冊會計師,一旦考試通過經過一定的實習期就可以上崗。通過這樣的考試制度篩選出來的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自然不高,而且很多會計人員在參加工作以后片面追求薪資、待遇,沒有通過培訓、進修等繼續教育來提升專業水平,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進步對會計人員專業度的要求。所以,現階段我國缺乏高水平的會計人才,現有的在職會計人員由于自身綜合素質不高,這對于會計工作質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
3.企業管理者影響會計工作獨立性
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業管理者會授意甚至指使會計人員對會計信息造假,以此來偷稅漏稅、騙取國家及投資者的資產,助長貪污腐敗、違法犯罪等不正之風。會計人員違規違法操作,很多時候是受到企業管理者的干預,會計人員作為企業員工或者為企業服務,企業給與勞動報酬,并且企業管理者決定了他們的晉升之路,所以會計人員為了實現個人價值會盡力完成管理者下達的指令,這樣就不能保證會計工作的獨立性,導致會計工作質量不高。因此,企業管理者的認為操作、主觀半段在一定程度上客觀的影響了會計工作質量。
4.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差
職業道德是規范各行業從業人員合法、合理、合規的從事本職工作的道德準則,雖然不像法律具有強制性,但是可以間接的影響到會計人員的薪資、晉升、職稱評定、信譽、名譽、知名度等。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差強人意,很多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不遵守職業道德,出現自制假單據、虛開發票、賬證不符、違規填寫原始憑證等違規行為,甚至違反《會計法》,這樣就使得會計信息失真,作為財務管理的基本信息,一旦失去了真實性,會對企業發展決策產生不利影響。
5.政府部門和企業自身對會計工作質量的監督力度不到位
先進的、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有力的監督管理體系可以幫助企業規范會計工作,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但是我國現階段相關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自身管理機構對會計工作的監督管理力度不夠,導致會計人員工作隨意性,出現差錯沒能及時改正,部分會計事務所甚至為了市場占有額、不正當利益,在審計過程中搞不正當交易,出具假報告、假報表,這就加重了會計信息失真的態勢。部分企業管理者甚至默認、授意會計工作,對會計人員的配備質量水平差、會計信息人為改動、崗位分工不明確,所以很難發揮會計人員的職能作用,導致會計工作質量達不到社會的要求,政府有責任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企業健康經營發展,管理力度不夠勢必會因高新會計工作的質量。
三、對提高會計工作質量認識的建議
1.健全會計法制建設,加大法制監督力度
我國是法制社會,企業和會計人員的行為都受到法律的保護和約束,新《會計法》有效的加大了對偽造、提供虛假會計自信息的打擊力度,但是必須堅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否則,就不能體現法律的強制性,對會計信息的監管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另外,社會經濟在不斷的發展,為了提高對會計信息的長期監督,要不斷的完善、健全法律制度,適當加大對會計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對于嚴重違反《會計法》的企業的會計人員,可以進行吊銷企業營業執照和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處罰,這樣,就使得對會計信息惡意造假的企業和會計人員增加了造假風險和造假成本,企業和會計人員在進行違規違法編造會計信息時,就要權衡厲害關系,不但膽大妄為,畢竟罪名一旦坐實,企業和會計人員面臨的處罰可能會影響其經營利益和職業規劃,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絕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所以,要解決目前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健全的法律監督管理制度必須走在第一步。
2.加強企業內部對會計工作的控制
會計人員從屬于、服務于企業單位,所以企業單位的管理者可以直接對會計人員的會計工作進行管理和控制,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可以有效的從源頭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是最有效的應對策略。那么,企業內部可以根據會計工作在實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規范、制定一套財務會計管理規章制度,嚴格把控會計人員的工作行為,同時,明確財務部門各個職能的職權、職責和操作范圍。這樣,通過加強企業內部把控,就可以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記錄的準確性、真實性,促使會計業務質量得到提升。企業及有關管理部門應該不惜投入人力、財力嚴格監管,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占用、消耗了公司資源,但是準確、真實的會計信息可以及時、有效的反映企業經營存在的問題,方便企業及時作出正確的決策,所以,這對于企業的自身經營和發展也是有利的。
3.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直接執行者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一個重要的基礎條件就是綜合素質建設,包括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業務技能、職業道德意識,著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的質量。目前,我國會計人員考試制度相對落后,篩選出來的會計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相對較低,所以,要想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就要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提升職業道德意識。由國家會計管理相關部門和企業管理層不定期或者定期的對會計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會計主體行為的綜合素質,規范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使得會計人員具有熟練的、扎實的會計技能,自覺的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經過一系列的繼續教育培訓,就可以幫助、警示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工作時廉潔奉公、堅持原則、不謀私利,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避免偽造會計信息。
4.改革會計人員的管理體制
目前,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或者會計事務所名為對企業財務進行審計,實則為企業服務,根本的原因就是會計人員和會計事務所的收入來源于企業,因此,容易出現審計工作走過場,假造會計信息等現象。為了改變目前企業負責人直接決定和掌握著會計人員任免、晉升、獎懲、薪資的狀況,應該實行會計人員委派制。比如說國家財務管理部門或當地財政部門可以定期向各家企業征收一定的會計稅、審計稅,把這部分稅收作為會計人員、會計事務所的勞動報酬,會計、審計人員不再從企業拿取工資,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會計、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很難再受到企業管理者的人為干預的影響,最大限度的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保證會計工作的質量。
5.加強會計誠信建設
要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還有加強會計誠信建設,促進會計人員堅持“誠信為本、堅持原則”的職業道德和客觀、公平、公正的執業原則。市場經濟是一種由利益驅動的經濟活動,同時,也是由法律法律和誠信規范的經濟活動。加強會計誠信建設就是通過教育與法制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會計人員的誠信度,讓會計人員在會計功能工作中“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進而保證會計工作的質量。完善的企業內部管理和優秀的會計人才決定會計工作的質量,要在各行各業中大力建設誠信可貴的會計環境,提高才德兼備的會計人員的地位和待遇,為會計工作質量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楊喜正.關于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認識[J].財經界(學術版),2014(07).
[2]李昕桐,趙亮.淺論會計基礎工作對提高會計質量的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3(14).
[3]石雪蓮,言文.加強學習《會計法》提高對會計工作的認識[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05).
[4]唐麗莉,張樹海.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幾點認識[J].財會研究,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