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菊堂+潘茂貴
一、過去一年的糾結
2013年9月,學校安排我擔任五(3)班的班主任,班上50多名學生,班紀班風、成績情況比五年級另外幾個班稍微差點,但我沒放在心上,因為五年級的學生,可塑性是很強的,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一點,情況會迅速好轉。
但凡一個班集體,總會有幾個學習有困難、品行有缺點的所謂“后進生”,正如俗話所說“山中樹木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我們五(3)班也有這樣幾個學生,他們具有驚人的相似:
1.學習困難
語文數學一般在40~50分之間,有的語文成績幾乎為零。有的數學其實可以,但因為看不懂題目,每次也就40~60分之間。
2.注意力缺陷
不能專注于學習,課堂上坐不了五分鐘,過度活動,小動作多。
3.任性沖動
自控力不足,易激惹,情緒不穩,做事沖動,不顧后果。
我通過查找資料,知道這些學生可能是ADD兒童,即“注意力缺陷障礙”。我將想法告訴了一個學生的父親,他將孩子帶到深圳市進行了檢查,結果真的是ADD。
我對這幾個孩子產生了極大的同情心,我覺得這是上天對他們的不公,作為教師,我不能放棄他們。
二、參加課題組
轉眼間,這個班的學生升入了六年級,劉老師擔任我們班語文教師。當她了解到幾個“后進生”的情況后,就和我商量怎么去轉化、矯正他們,我們很快取得共識,就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這些學習有困難、品德有缺點的學生能夠在我們這里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我們的想法得到了楊家廠鎮中心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并幫助我們申報了研究課題《以廖思宇同學為個案的ADD兒童矯正策略研究》。
三、班級管理中因材施教、多元評價的實踐與探索
1.心理關愛,理解學生
我是一位年過50的老班主任,時光的磨礪,讓我對學生有了更多的認識和理解。我總是用運動的、發展的、變化的唯物辯證觀點看待他們。我對于他們反復犯同樣的錯誤表現出包容、耐心,相信他們能夠改好;在他們表現不好影響到班級紀律時,我盡量對他們少一點公開的批評指責,多以“單獨談話”的方式進行教育;我尋求學校領導的幫助,給他們申請困難補助;有一段時間,我專門利用中午的時間陪著他們做作業;為了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我及時表揚他們學習和規范方面的點滴進步;2015年1月,在期末總結表彰中,一名學生被評為“進步之星”,兩名學生被評為學習積極分子,他們那股高興勁兒溢于言表。
2.目標分層,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鮮活的個體,都有各自鮮明的特征,教師不能用一成不變的、同樣的方法教育他們。這就要求我們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材施教,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考慮學生個性差異,可操作性地進行有差別的管理與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揚自己長處,都能得到最佳發展。一年來,我用《一周表現量化評價表》的方式,對學生分層要求,因“材”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小組合作,自主管理
為了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競爭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從2014年10月開始,我在班上推行“小組合作、自主管理”模式:把全班學生按成績、表現、性別與性格差異,進行均勻搭配,以7人為一模塊組;座位鄰近,即方便管理,也方便討論、交流、幫扶和相互競爭。組員責、權、利相連,一起從事學習、活動和參與班級管理。學生的表現納入小組評價,形成“榮譽共同體”。
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管自己”,可以運用學生自己的智慧,在能動的活動與實踐中走向自律。
4.多元發展,多元評價
為了發展學生特長,提升學生的成就感,我鼓勵幾個ADD兒童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大型活動。在每學期的運動會上,他們成為班上的主力,能為班上帶來榮譽,我就在班上大力表揚他們。在班上,我設置“進步獎”,只要他們有進步,就給他們發一些小型的獎勵。廖××同學力氣比較大,就讓他當生活委員,一段時間之后,我們班進餐秩序受到學校表揚,我就在班上表揚他服務意識強,管理能力強,給我們班帶來了榮譽。石××同學字寫得較好,我就要他辦黑板報。還有段××同學,他腦子非常聰明,在學生中有較強號召力,我就“安排”他在“合作小組”中擔任紀律委員,他漸漸進入了角色。
5.家校協作,形成合力
為避免“5+2=0”(學生在學校五天里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和兩天在家庭所受的不良影響相抵消了),我積極與家長聯系,力求形成教育合力。
我們課題組有一次研討時,油江中學程老師介紹了家校合作的做法,我們也借鑒過來(以下是程老師的發言稿):
一是平衡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既不能拔高對孩子的期望,也不能對孩子失去了信心。而是由教師和家長一起制訂一個逐步轉化的目標。
二是制訂轉化目標。我們和家長經過反復“推敲”,給每個學生制訂了“轉化目標”。目標有短期的,有長期目標。目標要小步快走,“跳一跳能夠摘到”。
三是培植學生成就感。學習有困難,品行有缺點的學生,經常受到同學、家長和教師的奚落,成就感非常差。解決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家長要承認孩子的點滴進步。
四是每當學生在學校有點滴進步,我們及時告知家長,讓家長及時表揚孩子。這樣孩子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就會積極朝轉化目標前進。
五是當孩子成績和品行出現“反復”、受到批評時,我們會一方面指出他們應該改正的缺點,更重要的,是幫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的方法,重新制訂轉化的目標。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