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愛新
摘 要:現在,職業高中的生源都是在普高之后,進入職業高中的學生絕大多數是上不了普通高中的。職業高中的生源質量和普通高中已經產生了差距,許多語文教師都在感嘆職高的生源質量一年比一年差,導致了語文課難以開展。但是大環境是難以改變,而能做的便是從自身下手,所以本文根據職業高中語文課堂的現狀,提出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職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003-02
一、引言
語文課堂是職高學生必修的文化基礎課程,它在學生培養學習能力、審美情趣,學習人際交往、提高人文素質和職業素養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職高語文課程的現狀卻不容樂觀,有被“邊緣化”的趨勢,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加上學生本身的素質不高、行為習慣差,學習能力差。如果繼續放縱,不及時制止,最后教育只會遭受失敗。
二、職業高中語文課堂的現狀分析
1、重專業輕語文
職業高中看重的是職業技能的培養,但是對職業技能的過分看重往往忽略語文知識教育的存在。無論學生學的是什么專業需要培養的是什么技能,語文知識才是基礎,才是根本。語文培養的是人文情懷,是行為素質,是讀寫能力,是審美情趣和待人接物。語文是基礎,是涉及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學生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思考習慣,才能很好地理解專業課知識。職高學生普遍素質低,這時就需要語文的相助,學好語文調節情操,學生的素質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2、重知識輕技能
在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當中,通常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重知識而輕技能,輕探究重傳授,輕合作重獨立,輕情感重認知。以上的其實都是平等的,知識與技能應相輔相成,這樣才能相得益彰。就是現在普遍存在“偏重”的現象,很多語文課的教學還沿用普通高中的應試教學方式,側重于傳授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背離了職業高中語文教學的初衷。所以職高語文課堂教學才存在許多弊端,課堂效率才會低下,長此以往,會嚴重制約學生的發展。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脫離教學大綱,上課時往往是自由發揮,有的干脆播放影視視頻代替語文教學,沒有把語文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完全忽視了職高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發展,進一步地加劇了學生對語文的誤解和厭學。
3、學生自身問題
職高學生普遍是學習能力、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差,而且進入職高的學生普遍存在“只需要把技能學好”的錯誤心態。對于語文科目的學習,他們普遍認為對日后的就業關系不大,無關重要,可學可不學。鑒于這樣的錯誤觀點,因此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下降,導致低效率的課堂教學。除了學校和教師的心態要擺好,學生的心態更要端正,重視語文基礎課程學習。職高語文的教學大綱上寫到,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對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能多方面地進行交流,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使用能力和文學修養。全面提高學生組織和能力綜合性,為日后踏入社會做好準備。
三、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提出
1、教學內容差異化
現在,職業高中的語文教材都是一致的,無論學生學什么專業,教學的內容都一樣。這就呈現了一種職高語文與學生專業無關聯的現象,這只會削減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覺得學習語文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畢竟與本專業無關,與自己的職業生涯貌似沒有很大的幫助。而且,眾多的老師過度地強調專業課的重要性而忽視像語文這樣的文化基礎學科。因此,語文教師若想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讓課堂教學順利地進行,就必須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讓專業為突破口,把語文學科與學生重視的專業課聯系起來,使語文學習內容更具有實用性。同時,優化語文課堂還要引導學生走出課本,走出教室,走進社會,感悟生活,思考人生,積累素材,以圖發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2、以學生專業發展為本
除了教學內容需要與專業相符合,教學方法也要與學生的專業發展相關。近幾年來,我們廣西壯族自治區職業高中學校采用的教材是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語文(基礎模塊)(修訂版)》,這套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有三點: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改革理念,促進學生的發展;二是“淡化本位”,彰顯職教特色;三要務實求真,遵循語文教學規律。教材強調中職語文課程既要培養學生基本語文文化素養,也要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同時要促進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發展,隨著近幾年招生政策的改變,職業高中對學生的素養標準越來越低,導致招進來的學生多數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職業高中除了教會學生技能之外,還要通過語文這個學科來培養學生實事求是、敢于創新的科學研究態度。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除了教師的講解之外,教師應當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并在此過程中鍛煉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了教學效率。例如,在上《項鏈》這課時,可以讓學生利用手機上網查閱人們對女主人公瑪蒂爾德的評價,然后讓他們參考別人的意見,再發表自己的觀點,并在課文中找依據。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在熟讀、精讀課文時加深思考力度,同時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
另外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需要其他專業教師的配合。語文教學與專業教學同階段進行,幫助學生梳理系統的知識庫。語文教師向專業教師提供資料,專業教師幫忙整理形成相關的技能練習資料,使得語文素質的培養與專業技能的提高有機結合。例如在講授《語文(基礎模塊)上冊(修訂版)》第一單元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助我點燃信念的燈》時,要想讓剛進入職高學習的學生了解所學的專業,語文老師必須與專業教師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介紹專業特點和就業典型的教學課件,進而實現以下教學實踐活動目的: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熱愛本專業,樹立專業認同感并點燃學生學好專業的信心,訓練學生們口語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增強學生們團隊協作意識。
3、重視知識拓展環節
在職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知識拓展的這一個模塊非常重要。例如筆者近幾年所教專業是烹飪專業、農藝專業和學前專業。上《南州六月荔枝丹》這一個課時,在知識拓展環節設計時,讓烹飪專業的學生思考:水果拚盤用荔枝果和什么水果搭配比較好?哪些冷拼用荔枝果才顯得和菜肴相得益彰?讓農藝專業的學生思考:種植哪些荔枝品種經濟效益比較高?如何搶占先機讓荔枝最早上市或錯開旺季上市?讓學前專業學生思考:如何向小朋友介紹美味的荔枝果呢?并讓她們上臺表演介紹。這些問題的設計讓學生深感興趣,既學到了課本知識,又體現了鮮明的職教特色,又加深了語文課與專業課的有機結合,在學習語文的同時也能學習到與專業相關的知識。學生對語文課的一感興趣,勢必為語文課堂教學營造出一片生機勃勃、富有創新精神的新天地。
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重視知識的運用。重視學生專業的發展,而不是卷面上的分數。學校和語文老師要做的應當是將學生從分數中解放,把原本的考核系統加以調整改善,把教學的評價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之后。教師應把教學的重點從教學結果轉移到教學的過程當中,把重點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節課堂氣氛上。不要以標準的試題、固定的答案來束縛學生。
四、結束語
職業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內容除了根據教材來選擇之外,也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色來選定。目前,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就是沒有職高的特色,沒有與學生本專業有機結合,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語文的重視。因此,教師應以專業為突破口來改善和優化語文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 岳媛媛.論語文課堂高潮的設計[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 王 帆.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之我見[J].亞太教育.2016(02)
[3] 王燕燕.淺談如何提升中職語文教學的教學深度[J].才智.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