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強
摘 要:新課程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途徑,它帶來了不少變革、不少爭議和不少探索,并促使教育不斷的向前發展。在這種新標準的指導下,教師的知識觀、學生觀、教學觀發生了變化,教師對知識的理解也發生了改變。但同時,課改也給教師帶來了很多的困惑,給教學帶來了問題。為此,筆者作為一個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切實感受到了新的課程改革給教學帶來的改變。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115-01
新課程改革正處于如火如荼的發展階段,通過反思教學實施的過程,體會到了新課程帶來的喜悅和一些問題。教師需要放棄自己多年來所形成的固定思維模式和經驗,積極接受和學習新的思想或知識,在舍棄與接受中發展。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我們教師的教學方法改變得較慢,處理新課程的改革有些不理想,沒能透徹的進行深入了解。那么教師如何應對好新課程改革所帶來的轉變呢?
一、區分新課程與舊課程的區別
新課程與舊課程的本質區別是什么?是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不同的課程觀:舊課程觀中的課程是文本課程,教師是傳授者,因而教師是中心。而新課程觀認為課程不僅是文本課程,更是體驗課程,它倡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2、整合觀不同:舊課程觀認為課程與教學是相互分離的,教材意識是第一意識,按教學大綱完成教學計劃則是第一要務,而新課程觀則認為教必需服務于學,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才是首要的任務。所以,做好迎接新課程到來的同時,教師要認真深入的去了解新課程與傳統教學的區別,只有把他們區別開來,才能透徹的去展開教學工作。
二、新課程所帶來的困惑與建議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課程改革是必然的。在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涵蓋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共18門學科的國家課程標準,并于2001年9月1日起正式推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新課改給我們帶來新的教學理念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困惑與問題,我們部門、教師、學生該如何應該這些問題呢?
1、過多的活動不利于減負提質
有的科室未經整合就發文到學校導致同一時段內要參與多個活動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非教育主管部門也可以對學校對教師發號施令,甚至還任意調用教師(特別藝體教師)資源為其單位爭光添彩。在較多的活動中,學校的工作計劃常常被打亂,有時甚至面臨較大的代課壓力和安全管理壓力,教師學生頻繁參與這些活動擠占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學校、教師和學生都在教學和活動的來回折騰中處于疲于應付狀態,造成師生的倦怠心理。建議上級各部門對開展的活動進行整合,一年內不宜安排過多,兩個活動期間應安排較寬裕的緩沖期,對每年必須開展的活動定時舉行,形成常態。各科室發文給學校應當交綜合科統一簽發,簽發時綜合科應列出時間表,發現同一時間或兩次活動間隔太短時,應調整時間發文或取消發文,以減輕學校和教師工作壓力,從時間保證學校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
2、循環書籍的使用面臨尷尬境地。
自循環書籍政策實行以來,我校在循環書籍的回收、保管和利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確實在資金節約、環保教育方面都做得不錯,但是我們的工作并不被家長和學生接受。在家長會中,每次都有家長提出發放學生新教科書的請求,家長認為環保教育不是幾本循環書籍就能做好的,再窮不能窮教育,循環書籍節約不了多少資金,只要其它方面少揮霍少浪費,就可以保證這部分資金的需要,學校實在不愿定購的,家長愿意自己掏錢為孩子買。有些言論過激者甚至認為循環書籍的使用是教育的倒退。在對學生的調查中,許多學生認為教科書中前面學習的學生已批注過,自己學習還得記在其它本子上不利于保管。建議就循環書籍的現狀開展全面調查,重新考慮或調整制定循環書籍政策。
3、放眼各地,現行評價體制已遠遠不能適應新課改需要
由于教師教學工作的成敗得失主要體現在學生的發展上,于是各地實際上仍把教學成績作為現行教師教學工作的主要評價標準。盡管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取消了義務教育階段各種類型的考試,但是各種水平測試應運而生,教師還是逃脫不了戴在頭上的“緊箍咒”,于是教師把自己的負擔又轉嫁到學生身上,學生不厭其煩地重復著大量的寫算訓練,體育鍛煉、自由發展特長的機會被剝奪了。于是學生的體質開始嚴重下降,興趣愛好卻不斷降低。以近視率為例,放眼全國,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都呈逐年上升態勢,近年來低齡化近視率更有加劇的趨勢。在此,為了避免我縣教育走入上述惡性循環的怪圈,建議上級極早把教師的教學成績與學生的體質檢測和興趣特長培養情況掛鉤,通過一定的數據制定統一的考核標準,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在實踐中我們深深地感到,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新課程改革的是一項重要、復雜而艱巨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情,它的長期性、復雜性與緊迫性促使我們積極進取、不斷創新,在努力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與執教能力。在今后的新課改路上,我們還會面臨許多未曾預見的困難與挑戰。但是我們一定會以取得的成果為起點、以飽滿的熱情為動力,用創新促發展,向科研要成果。讓我們在各級領導的帶領下,直面課改挑戰,尋找發展機遇,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闊步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