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奇霞
摘 要:情境的創設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所學知識的價值。教師通過精心預設生活情境,將問題巧妙地設計到生活情境中。再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邊互動,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學會生活,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思想品德;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260-01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在初中學生品德初步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關注學生個體生命的感受與體驗,走進學生的生活空間,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植根于豐富的生活情景之中,通過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的,鮮活的情境創設,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思維能力的同時,致力于品德情感的浸潤和培植,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從而實現學生品德的自主構建。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應如何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呢?下面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以下幾點認識:
一、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導入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的導入猶如一部發動機,直接影響整堂課的機器運轉,教師通過生活化的問題情境設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為上好一堂課打下基礎。在進行《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一課的教學時,結合中學生生活中最感興趣的物件---手機。設計一個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問題情境:家住水西溝鎮的王大爺來到中泉電器廣場準備買一部手機,如果你是一名銷售員,你會如何向王大爺介紹你所銷售的品牌手機,當好導購,讓他買到一部稱心如意的手機。與此同時多媒體展示出不同品牌手機圖片,學生學習積極性瞬時高漲,他們迅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學習氛圍異常活躍。從而為本節課第一個知識點:作為消費者應該學習哪些識別商品的本領在選擇商品時應注意的問題做好鋪墊。
二、創設生活情景, 把知識溶于情境,激活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把知識溶于情境,創設情境教學可以激活課堂。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刺激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從而啟發、幫助學生掌握、理解知識,提高分析問題、探求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的生活情境,把生活搬進課堂,用生活情景再現教學內容,讓學生再次體驗生活,使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的從而撥動學生的心弦,引發學生的體驗。如在教學“珍愛生命”一課時,為了增強學生對尊重生命,保護生物多樣性意義的認識,組織學生排演了情景劇《野味餐館》:小林一家周末外出郊游,中午時分,爸爸提議去一家當地有名的野味餐館吃野味,小林和媽媽積極響應。在餐館中,小林因發現菜譜上多種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而提出疑問,老板回答,“我們都賣了好多年,……”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小林一家的行為反映出哪些社會問題?我們該不該吃野生動物,為什么?如果有人請你吃野味,你怎么辦?如果你發現有人在捕殺或販賣國家保護動物又會怎么做?在求知欲的驅使下,積極思考,自主探究,較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要學習的文本上來,同時也為學習新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創設生活情景,在課堂教學中再現生活,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引發學生體驗的愿望與需求,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這種境界,置身于特定的教育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去探索,進而達到自我感知、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內化效果。
三、創設新穎、精練的生活化問題情境,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青少年學生的特點之一就是好奇心較強,所以設計的教學情境要力求新穎.才會對學生產生較強的吸引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教學中嘗試以一個身邊人為線索,設置多個發生在他身邊的生活情境,串成完整的故事,例如在進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一課的教學時,以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阿里木為線索,設置三個情境:情境一阿里木一家4口人,爸爸是一家國有企業普通工人,月工資2200元;媽媽利用家中一間店面開了間食品零售店,每月收入有1500元,另一間店面租給他人,月租300元;哥哥在援疆干部的幫助下開辦了養牛廠(有工人10多名)每年盈利20萬;阿里木家中除有8萬元存款外,還有2萬元在炒股。通過此情景設計學習本課第一個知識點:,我國現在存在哪些分配方式?參與分配的生產要素有哪些?第二個問題情:阿力木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今年年初幾則新聞新聞吸引了,新聞內容為(1)習近平主席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禮遇”于敏院士,說明什么?(2)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38次提到“創新”13次提到“創業”強調“讓人們在財富創造的過程中,更好的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從而引出第二個知識點“四個尊重的社會氛圍蔚然成風,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涌流學習“。第三個情境:當阿里木看到新疆大學劉永波自主創業的事跡后準備自主創業,哪些因素能使阿里木 “在創業的路上走的更有信心”?引入第三個知識點“個人抓住有利條件,自主創業實現自身價值”的學習 。整節課環環相扣,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情境的創設要圍繞教學內容.求精、求實不求多,不能只圖“熱鬧”而游離教學目標。情境創設的目的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愉快地接受知識,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一堂課創設的情境必須選擇重點,有所取舍,精心設計和安排。通過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挖掘探究活動給學生帶來的價值,通過新穎精煉生活化的問題情境設置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建立高效的課堂。
四、創設生活化空間 組織形式生活化,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通過創設生活化的學習空間,模擬真實的生活環境,把學生置于熟悉的生活環境中來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加寬松的氛圍。在學習“挫折面前也從容”一課時,我讓學生回想自己曾經歷過的挫折,然后設計成小品表演,并思考:"當時是怎樣解決的?""現在我們學了這一課后又該怎樣解決?"同學們積極性很高。一同學把自己因考試不理想而被父母責罵的事作為素材;還有同學把自己生活中受委屈的事表演出來。通過這些適度的開放的問題和表演活動,既注重了科學世界和書本世界,又注重了學生的生活世界,課堂教學獲得了應有的生命意義和生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