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紅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滲透,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從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逐漸轉變為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學的新模式。教師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要利用網絡資源,合理的選擇教學策略,以此達到挖掘學生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網絡化教學;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340-01
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為了片面的實現教學目標,對學生傳授知識的方式呈現出單向性的特點,忽略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工具,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利用網絡化的教學模式,促進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網絡化教學課堂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意義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走向合作化和虛擬化。學生在網絡化的教學環境中,通過調換角色,可以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具體來說,在課堂網絡化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能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獨特的個性,大膽的進行思想交流和觀點探討,還能利用網絡交流平臺及時準確的了解教師和同學的意見,實現雙方甚至多方的互動學習。
二、網絡化教學課堂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1、在網絡化教學課堂中開展閱讀教學實踐活動。由于初中語文教材的教學內容涉及范圍較廣,教材中的內容不能滿足學生知識全面獲取的需要,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網上進行閱讀練習,為學生將來的課文學習做好充足的準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在課堂的網絡教學環境下還可以引導學生嘗試研究性的學習方式。比如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利用網絡制作教學課件,這些教學課件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可以給學生營造聲畫并存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教材八年級第二單元的課文《阿長與山海經》時,教師要對“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這句話特別關注。由于初中學生的知識范圍有限,對山海經的內容不甚了解,而山海經里描寫各種神物的內容又非常有趣,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堂前利用網絡自行展開對《山海經》的學習與了解,再把山海經里的圖片加入到自己的多媒體課件中,讓學生觀察分析。如此一來,學生能了解到課文所延伸出的其他知識內容,同時也拓展了閱讀范圍,增加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借助這一方式,學生在網絡上完成閱讀活動后,讓其選取一篇有研究興趣的文章,分析文章中的邏輯結構和思想感情,再把分析思路做成課件帶到課堂上進行講解,以此帶動其他學生也參與討論和交流。由此一來,學生能在課件學習的同時,豐富閱讀內容,突破了教材中的文本限制,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也得以提升。
2、在網絡化教學課堂中開展寫作教學實踐活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教學,也是對知識實踐的教學,而寫作,就是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一般來講,在網絡化教學課堂中開展寫作教學實踐活動分為兩個部分。
(1)資料搜集。教師在寫作教學工作中,同樣也應該注意利用網絡工具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實踐活動。通過網絡平臺,教師可以搜尋到不同的作文教學方法,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思路。而學生可以根據實際學習情況與需要,搜集與整理作文信息資源,從而開拓自己的語文寫作思維,為之后的寫作積累更多的素材。讀后感是初中寫作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文教學內容,教師在進行這部分內容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上的資源,比如一些文章的評論,電影的點評,或者書評等,這些都是教師可以用來作為作文的教學資源。例如教師要求寫一篇關于《背影》讀后感,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在網上搜集與《背影》相關的點評,作者背景等,然后再每人根據小組搜集的資料寫一篇讀后感出來。通過網絡搜集資料,更能引導學生的興趣,這樣作文教學也就不再是一板一眼的,在靈活性和啟發性也更強。
(2)內容評價。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作文評價方式,重視培養學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能力。雖然在實際的作文評價中,由于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無法完全開展教學工作,但借助現代化的網絡工具,可以最大限度的突破以往的限制,從而讓學生自由、個性的進行寫作訓練。比如教師在講解作文技巧中的插敘手法時,首先可以讓學生學習有相似手法的作文,比如教材中魯迅的文章《孔乙己》,以此了解插敘手法的基本形態和用法。接下來,教師讓學生運用插敘手法自行寫作,寫作完成后讓學生把作文傳到班級的學習交流平臺上(QQ群或者微信群等),如此一來,不僅教師可以在課后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和指導,學生也可在網絡平臺上可看到其他同學的作文,從而實現學生之間的寫作交流與作文互評。這樣網絡化的寫作環境為評價環節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評價平臺,擴大了寫作中的互動交流空間,有利于初中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3)作文試寫。通過網絡工具進行練筆實踐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知識信息的處理和消化過程。在網上試寫作文,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信息應用能力,還可以拓展創作眼界,讓寫作思路也得到進一步的拓寬,從而提高文字創作的積極性。例如在寫一篇有關母親的記敘文時,雖然學生對描寫對象并不陌生,但在具體描述母親與自身之間發生的事情以及刻畫母親具體形象時,如果只是單純的淺顯描寫,便無法突出母親這一人物形象特征。因此,學生可以在網絡上搜集關于描寫母親的文章,比如老舍的《我的母親》與冰心的《南歸》,觀察經典文章中表達思念母親的寫作手法“世界上慈憐溫柔的恩福,是沒有我們的份了”通過借鑒或者模仿的形式,用真情實感進行試寫。對試寫完成后的作品,可以對比參考文章,分析自己的行文風格和遣詞造句的特點,以便在下次試寫時結合自身寫作特點更好的完成寫作練習。這樣網絡寫作的形式讓學生在增加閱讀量的同時,也提升了寫作技巧。
結束語:網絡化的課堂教學是具有互動性的全新教學模式,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比擬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開發網絡教學資源,用網絡工具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體現語文教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薛曉云.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之我見[J].語文天地,2011
[2] 陸建國.小學語文課堂網絡化教學模式創新思考[J].考試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