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榮
【摘 要】在技工院校的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高、教師教學方法落后、教材與實際脫節等原因,造成數學教學質量的低下,本文通過對技工院校數學教學情況現狀的分析,追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并提出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和一些措施,希望對技工院校的教學教學工作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技工院校;數學;教學質量;提高
數學課作為基礎學科,尤其是在技工院校中,是學習其它專業課程的基礎,對于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數學課較強的理論性和較弱的實用性和技工院校學生數學基礎薄弱、教師對學生實際情況的缺乏了解、教材與教學實際的脫節,從而導致學生學習信心、興趣的喪失,教師教學信心不足和成就感的失落,最終造成數學教學質量的低下。本文通過對技工院校數學教學情況現狀的分析,追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并提出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和一些措施,希望對技工院校的教學教學工作能夠有所幫助。
1 技工院校數學教學情況分析
根據對某所中職學校一年級三個班學生進行的數學學習情況調查,可以看出技工院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礙:學習基礎比較差(34.6%)、自制能力比較差(12.3%)、缺少學習的動力(31.6%)、對所學專業缺少興趣(9%)、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5%)、學習氛圍不好(7.5%)。造成這種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1 技工院校生源質量不高
生源質量是影響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而技工院校生源質量不高已經是明顯的事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家長、教育主管部門等對技工學校的認識存在偏見;另一方面是技?,F有生源大部分僅僅是初中或者高中畢業, 有的甚至因成績等種種原因無法畢業,只有極少部分生源成績不錯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被大學錄取。
1.2 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缺失
由于技工院校學生數學基礎比較差,同時數學科目本身的理論性和枯燥性特點,在學習態度上和重視程度上來看,多數技工院校學生不重視數學學習,絕大部分同學對學習數學缺少興趣,甚至對數學學習有畏懼、抵觸和厭惡情緒。
1.3 教材與教學實際脫節
目前技工院校的數學教材管理體系不規范,使用的數學教材版本不一、質量也參差不齊,大多無法體現數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教材在內容上和編排體例上也都落后、陳舊,不能與時俱進,缺乏時代性和生動性。
1.4 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失當
一方面,很多技工院校的學生學習習慣差,學習技巧不高,常常是課前不預習、課上不聽講、課后不復習、考前抱佛腳,造成數學學習的惡性循環,在知識上落下巨大差距和鴻溝。另一方面,面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和不當的教材,很多教師較缺乏教學熱情和激情,不能因材施教、改進方法,只是應付差事,忽視學生接受能力。
2 提高技工院校數學教學質量的幾點措施
2.1 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1)教師可以通過數學或數學史的故事,導入過程,設置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2)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 在兼顧原教材使用問題的情況下,可以在專業中選取應用問題,盡量實現數學與專業的融合,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有重點地、針對性地講解與專業知識相關的內容。
3)面對那些數學基礎差、有厭學情緒的學生,首先要幫助學生消除畏懼心理和畏難情緒,在了解學生實際水平的基礎上,教學中盡量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易及難,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功,建立自信心。
2.2 培養學生主動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激發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后,就要建立學生數學學習的長效性,這種長效性的實現就要靠態度和習慣。
1)教師在教學中應以生活實際為背景,以專業知識為載體,培養學生樂于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建立主動學習的積極態度。
2)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地把主動學習的教學策略融入到課程設計之中。
2.3 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積極開展集體備課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要想學生學得好,首先教師得會教,教是學的先導和框架,學生是在教師的安排下高效科學的學習。在數學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地學習相關的教育理念知識,運用最先進的教學理念服務教學活動,多結合相關專業實例進行數學教學。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起點,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環節。當然,單獨備課總會出現不足的地方,每位教師對同一節課甚至同一個問題的理解與講授都有各自出色的理解和心得,因此可以積極開展組織集體備課,開設同一門課的老師可以就教授的內容進行集體商討,集思廣益。
2.4 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教師作為課程領導者,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并提升參與的品質是一項重要工作。上課前鼓勵學生提供課堂討論的相關主題,包括教科書上的問題、課程中產生混淆或感到有趣的部分、基本觀念等,并請學生在課前準備相關資料,并在課堂上負責部分主題的討論。
塑造課堂上熱議的討論氣氛可以顯著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的質與量。在下課時間前后多留點時間給學生,多和學生聊聊,了解他們的想法,并解答他們的問題。
2.5 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在課堂教學手段的采取上難免顯得單調,由于學科自身的特點,幾乎就是黑板加粉筆偶爾加一些數學模型,所以學生學起來總有點枯燥無味,提不起趣,從而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課堂積極性。其實,多媒體技術對教學的綜合處理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非常明顯,如果運用得好,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有效地減輕學生理解障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6 科學評價考核學生
作業和考試是教學效果的重要反饋,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作業設計方面:設置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為基礎題,較為簡單,全體學生都應該認真完成,用來鞏固知識點。選做題為提高題,稍微困難些,提倡學生完成,并對完成的學生提出表揚和激勵方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作業質量。在試卷設計方面:不論何種試題類型,都有其出題的基本原則,好的題目一定要清楚、易懂、讓學生一看就知道你在問什么,不需要用一些與課程無關的技巧、知識或詞匯來修飾。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研究中心.數學(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徐世翔.在職專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2(12):106.
[3]李金明.初中學生數學思維力發展特點及培養方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17(4):46-48.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