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璐

一、 歌舞片與《天臺愛情》
歌舞片作為電影中具有獨特魅力的一種形式,興起于上個世紀20年代末的好萊塢,幾乎是與有聲電影同時誕生。歌舞片在30年代開始盛行,出現了一系列經典的歌舞片如《綠野仙蹤》《四十二號街》等。五六十年代的《西區故事》《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音樂之聲》等經典作品的出現迎來了歌舞片的輝煌時期。隨后好萊塢的歌舞片逐漸走向衰落,仿佛歌舞電影已被人們遺忘,“歌舞升平”的時代亦漸行漸遠。
相較之下,我國歌舞電影發展較晚,不夠成熟,既沒有好萊塢歌舞片的豪華陣容,也沒有印度歌舞片的民族特色,數量少之又少,不具規模和影響力。我國早期的《夜半歌聲》及《馬路天使》雖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歌舞片,但歌曲與舞蹈的魅力已經在電影藝術中開始閃現。到了五六十年代,邵氏的《千嬌百媚》《花團錦簇》在香港風靡一時,成為早期彩色歌舞片的經典佳作。我國現代較有影響力的歌舞片無可非議是由陳可辛所導演的電影《如果愛》,陳可辛導演懷揣“中國五十年來第一部真正音樂舞蹈電影”的理想將此部電影帶到觀眾的眼前,讓國內國際觀眾一睹中國歌舞片的藝術魅力,不但使國內觀眾感受到歌舞片所呈現出來的新魅力,也讓中國歌舞片在國際上造成了一股影響力。隨后,中國歌舞片又進入停滯期,直到周杰倫帶來了《天臺愛情》為中國歌舞片注入新的活力。
《天臺愛情》是周杰倫自編自導自演的第二部作品,并為該電影親自創作十余首音樂,投資超過兩億臺幣,是一部融合喜劇、武打、歌舞、愛情等多種元素的歌舞片,具有獨特的復古韻味和浪漫情懷。《天臺愛情》不僅掀起了復古歌舞風,締造出多項記錄,是繼陳可辛《如果愛》之后受到國際認可的中國歌舞片佳作,成為國內首部票房破億的歌舞電影,大幅度提升了歌舞片在中國電影領域的影響力,被選為當屆美國紐約電影節閉幕影片。
二、 電影中主要舞蹈片段的使用情況及其特點
(一)服務故事情節發展所創作的舞段
電影一開篇便以一段風格獨特的“中醫館舞蹈”開場,這段舞蹈以鮮明的形象交代了男主角浪子膏的身份、職業等人物背景,并以極其夸張的舞蹈、音樂形象交代了電影的風格。“中醫館舞蹈”大量運用了關節運動,配合節奏明快的音樂,在舞蹈動作的節奏處理上十分考究,頓挫感強烈,給人以夸張、滑稽的審美感受,強化了電影的喜劇特點。從舞蹈的服裝上看,導演采用了大量糖果色色系的混搭,配合70年代復古的朋克風,爆炸頭、喇叭褲,帶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感受。
隨后影中主角浪子膏和好友一同回到他們的大本營——天臺,第一個在鏡頭中出現的便是彈奏手風琴和吉他的“小人物”,從視覺上先將觀眾引入藝術氛圍中,隨后導演運用一段展現天臺生活狀態的舞蹈,生動形象地將天臺人樂觀向上的生活狀態以及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出來。這段舞蹈分為兩部分,在第一段中運用了大量的生活用具作為舞蹈道具,生活在天臺上的小人物們拿著自己的鍋碗瓢盆幸福地舞蹈著,各懷絕技,剃頭、炒菜、烤地瓜、強健體魄等等,這段舞蹈動作是在生活動作的基礎上進過提煉、夸張所創作而來,上肢動作多過下身動作。第二段的集體舞伴著歌詞,在音樂的律動下起舞,從舞蹈動律特點看,男女老少在這段舞蹈中動作一致,出現了大量昂首擴胸雙手向上托起的舞姿,舞段中間還穿插雙人舞片段,加入80年代交誼舞元素,兩人手拉手,開合、環抱,配合默契。再從歌詞看:“餓到飽,我的愛永遠不窮,多笑就不覺得痛,這里更靠近蔚藍的天空……沒有錢但有朋友,愛做夢但不強求,世界再寒冷也毫無怨尤”。這段舞蹈動作輕快,給人喜悅幸福感,演員們邊唱邊跳將天臺人的樂觀形象直觀有效地映入觀眾腦海中。
(二)以渲染情緒,營造氛圍為目的的舞段創作
“澡堂打架舞”也是本劇中新意十足的舞蹈片段,導演將嚴肅暴力的打架劇情用舞蹈的方式呈現,弱化了暴力因素,增強了片中的幽默情感。這段“澡堂斗武舞蹈”運用了探戈的舞蹈元素,劇中打斗角色隨著音樂節拍的變化時快時慢地運動,在舞蹈動作的處理上,步伐有力、干凈,不停地變換重心,配合上身沉穩有力的打斗姿態和快速轉動的頭部動作,常有瞬間停頓的處理,給人以斬釘截鐵、棱角分明的視覺感受。探戈作為一種雙人互動舞蹈講究男女雙方的身體互動,導演將打斗與探戈相結合,在打架中進行身體的接觸,通過斗武雙方重心的偏移、身體的互動、眼神的交錯,在充滿探戈特色的音樂中舞蹈著,既展現了情節發展的需要,也表達了導演獨特喜劇手法的意圖。
片中的“天臺情人節竹竿舞”也讓人影響深刻,這段舞蹈將民族舞蹈元素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情景交融,頗具中國風色彩。竹竿舞是歷史悠久的一種少數民族舞蹈形式,早在宋代便有大文學家蘇軾“蠻舞與黎歌,余音猶沓沓”的詩句記載。竹竿舞在舞蹈時需由兩名或以上舞者分別位于竹竿兩端,手持竹竿開合擊打以配合其他舞蹈者進行舞蹈,這種舞蹈節奏感強烈,最大的特點為舞蹈所使用的竹竿即是道具也為樂器,持桿者在舞蹈的同時擊打出輕快明亮有規律的碰擊聲,節奏感強,舞者不但要隨著竹竿的開合敏捷地進退跳躍,還需要跟著節奏的變化做出瀟灑優美的舞蹈動作。竹竿一開一合,劇中人物一同舞蹈,群舞而不亂,聲響而悅耳,場面十分豪邁灑脫、氣氛熱烈,此段竹竿舞的運用無疑將天臺百姓歡樂融洽、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渲染得彌漫天際。
三、 舞蹈對電影的作用及影響
(一)作為新的敘事手段,傳遞核心價值觀
《天臺愛情》打造了一個烏托邦的理想世界,影片通過對舞蹈的運用營造出一個“世外桃源”的天臺空間。“天臺人物舞”“竹竿舞”“情人節光影舞”這幾個影片中的主要舞段都展現出天臺人有情有義,安寧和樂,無憂無慮,自由平等的生活。被夸張化的“天臺桃源”雖然是虛構的世界,但具有積極的意義,舞蹈在電影中的運用無情地鞭撻了天臺下的黑暗現實,使其在該部電影中作為一種新穎的敘事手段,將影片想要表達的核心價值觀形象而生動地傳遞給觀眾,引人入勝。
(二)強化人物內心活動,推動情節發展
漢代《毛詩序》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在表現人的情感方面所具備的真實感、豐富性和深厚純正之意,是其他藝術表現手段所不及的。舞蹈在表達人物豐富的情感和思想時,帶給觀眾深邃的審美感受很難用語言文字所表達。在生活中,人們自發表現出的各種情感、情緒的動作可稱之為“表情動作”,舞蹈在生活中表情動作的基礎之上,經過提煉、組織、加工和美化,增強了表情動作的移情效果,放大了人物角色的內心活動,有助于觀眾對劇中人物產生共鳴,對角色的內心活動產生認可。如劇中天臺小人物們在情人節所跳的竹竿舞,將平民百姓歡樂的生活狀態、樂觀融洽的可貴心態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段竹竿舞迅速將觀眾帶入節日的歡喜氣氛中,為下一步天臺示愛的劇情做鋪墊。緊跟其后,周杰倫在天臺示愛中使用了光影舞蹈的手段,在光源的配合下,利用影像舞蹈來傳遞浪子膏對女主角心艾純真愛戀的情意,相較于普通電影中人物對白的形式,以光影舞蹈作為表白的處理方式傳遞出濃郁的純真感,令觀眾感受到男女主角感情的真摯,干凈而純粹,這如詩如畫的情節處理對輔助劇情發展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對電影主題表現的影響
1.烘托主題,增強現實批判效果
《天臺愛情》中塑造了兩個世界的人:天臺之上的小人物和天臺之下的大人物。天臺上的平民百姓沒錢沒權,卻歌舞升平,無憂無慮,和樂融融;天臺下有權有勢的大人物們爾虞我詐,沒有真情實意可言。
電影巧妙地使用歌舞來強化影片中現實批判的效果,兩個對立階級的設定,各有特點。通過對本片舞蹈片段的分析不難看出,電影中的舞蹈片段集中出現在小人物身上,鏡頭轉向天臺之上,載歌載舞,每個小人物在歌舞中充分展示出獨特的人格魅力,日子過得充實而又快樂,一旦走下天臺,舞蹈的成分便減少許多,導演用舞蹈的方式烘托出天臺人的幸福,與天臺下的勢利現實形成強烈對比,直接有效地呈現出電影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不滿的主題。
2.強化電影色彩,塑造電影風格
《天臺愛情》訴說了周杰倫心中純粹世界的理想,沒有金錢和權勢的污染,只有人與人最真摯的情感,有兄弟的義氣、親人的快樂和朋友的支持,沒有世俗世界門第的限制,愛便用真心去追求……這樣一個讓人向往的世界被導演用歌舞的形式去詮釋,為“天臺桃源”增添了許多的色彩感。“中醫館舞蹈”“天臺集體舞”“情人節舞段”對于塑造天臺人的形象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有血有肉的劇中角色在歌唱與舞蹈中將人與人之間情與靈的交流展現出來,舞蹈配合明快的節奏,加上復古的舞姿舞態,周杰倫的“天臺人”不是普通的人,是充滿了幻想色彩,完美無缺的人。影片的喜劇、詼諧、幽默色彩也是通過歌舞手段來體現的,“澡堂打架舞”暴力血腥的打架被探戈的優雅感染,觀眾只感受得到華麗的動作與幽默的情節,毫無緊張感,而“狗仔舞”則以群體舞蹈模仿主要形象的方式嘲諷了狗仔隊對當事人人性的蔑視,一心只為挖掘隱私,謀取錢財的心態。無論是多么負面的事件,經過歌舞的處理,留下的都是歡樂。
舞蹈在本部電影中無論對人物角色形象的塑造、電影主題的表達還是影片風格的塑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