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花
護理干預在LASIK治療高度近視中應用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張莉花
目的 分析護理干預在LASIK(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治療高度近視中應用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方法 隨機選取100例治療高度近視的患者,并且對100例高度近視患者分組行不同治療方案,將其分為研究組50例(100眼)、對照組50例(100眼);在對照組臨床中,對患者進行LASIK治療,不采取護理干預,而對于研究組患者,則在LASIK 治療高度近視中應用護理干預,比較2組臨床患者治療有效性與安全性。結果 研究組患者經護理干預,進行LASIK治療后,患者術后裸眼視力與預期矯正視力符合率優于對照組,研究組治療有效性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針對2組高度近視患者,研究組在術中固視、視力恢復時間、角膜上皮愈合時間方面比較,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揮安全性。結論 在臨床對高度近視患者進行LASIK手術治療中,應用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預期矯正視力符合率,提升臨床治療有效性與安全性,相較于單一LASIK手術治療可改善LASIK治療高度近視的效果,發揮積極護理干預作用。
LASIK;護理干預;有效性;安全性;高度近視
在臨床中針對LASIK手術治療高度近視患者,在對患者治療過程中,患者均會存在焦慮情緒,這將會影響LASIK手術效果[1]。本研究對近年醫院收治100例高度近視患者,分析觀察臨床在LASIK(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治療高度近視中應用護理干預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針對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間在醫院收治的100例行LASIK治療高度近視的患者,其均符合進行
LASIK手術治療近視的標準[2]:(1)2周內沒佩戴隱形眼鏡的患者,3星期內沒佩戴硬鏡的患者;(2)患者角膜厚度均>480 μm;(4)患者最佳矯正視力≥0.5;患者也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可依據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針對研究組,需行手術治療眼數共為100眼,男30例(60眼),女20例(40眼),高度近視患者年齡18~50歲,平均年齡(33.5±5.3)歲;對照組中,需行手術治療眼數共為100眼,男29例(58眼),女21例(42眼),年齡18~50歲,平均年齡(32.5±4.3)歲,2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眼數、性別比例、年齡)方面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LASIK手術治療高度近視,本次手術中應用德國產鷹視藍調酷眼準分子激光治療儀以及法國目利亞M 2旋轉型角膜板層刀完成LASIK手術治療。
對患者LASIK術前,應用視力(國際標準視力表)聯合電腦驗光(NIDEK AR-600 A);術中,應用0.5%的愛爾凱因點眼進行3次表麻,并對患者術眼周圍進行眼科常規的消毒工作,之后可鋪無菌巾、應用開瞼器作開瞼處理,并在顳側角膜上皮做好直線劃痕標記;應用負壓環吸引患者眼球,確保患者眼壓可上升到
65 mmHg以上,此時患者情況,在鼻側做厚度100~130 μm,直徑7.5 mm角膜瓣,并翻轉角膜瓣,在基質根據手術預期矯正度的105%進行激光切削,沖洗角膜瓣層,然后將角膜瓣復位;術后予以氟美瞳眼液、人工淚液,囑咐患者點眼1個月,每周遞減
1次。
研究組中,對患者在應用LASIK手術治療的同時給予護理干預,基于對照組LASIK手術治療方案,進行術前、術中、術后護理干預。術前護理干預中,關注LASIK手術患者情況,通過言語與外科手術患者交流,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耐心細致地向患者介紹手術原理,解除患者思想顧慮;同時,詳細詢問病史,教會患者如何抑制咳嗽、打噴嚏的方法, 進行術中固視訓練以便配合手術治療。術中護理干預,可對患者進行心理放松訓練與自我暗示,使患者呼吸、心率、血壓保持穩定,降低患者的焦慮程度,提高其患者手術的忍受力,協助醫生完成手術。術后護理干預,引導患者及家屬正確使用滴眼液,嚴格遵醫囑用藥,如有不適隨時復診;并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忌煙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評估標準 針對2組患者在治療后1 d、1個月、3個月期間,根據患者術后裸眼視力與預期矯正視力符合情況,比較2組治療有效性。
觀察患者術中固視情況:以患者眼睛周邊角膜6點位,根據其對應的下眼瞼標記點作為判斷眼位偏移的參照點,并可以通過手術顯微鏡以及監視器進行觀察,若是眼位的偏移范圍較大且時間較長,則表示患者固視差;若是偏移范圍內無偏移,表示患者為固視好。同時,可以聯合分析2組患者視力恢復時間、角膜上皮愈合時間,以分析比較2組治療安全性。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本次研究結果的處理中,采用統計學版本SPSS 17.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臨床治療有效性對比 對于2組行外LASIK手術高度近視患者,在研究組患者中,其進行LASIK手術治療高度近視過程中,給予護理干預,有助于提升臨床治療的有效性,術后裸眼視力與預期矯正視力符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有效性對比[n(%)]
2.2 2組臨床安全性對比 研究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在LASIK手術治療高度近視后,患者在術中固視、視力恢復時間、角膜上皮下愈合時間方面比較,與對照組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提升手術治療安全性,研究組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2組視力恢復時間、角膜上皮下混濁形成時間比較[n(%)]

表3 2組視力恢復時間、角膜上皮下混濁形成時間比較(x±s)
據悉,LASIK手術治療高度近視,可以保留角膜上皮與前彈力層的完整性,應用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治療高度近視安全性[3-5]。臨床中,可將護理干預作為LASIK治療高度近視的成功保障。針對臨床高度近視患者LASIK治療中,優選護理干預方法,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治療有效性與安全性[6]。在臨床LASIK手術治療高度近視患者進行干預護理,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治療有效性與安全性,發揮積極應用作用[7]。研究組經干預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臨床視力恢復時間(6.12±0.26)d、角膜上皮下混濁形成時間(3.18±0.11)d顯著縮短與對照組視力恢復時間(9.01±1.32)d、角膜上皮下混濁形成時間(5.52±1.02)d,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通過護理干預,能有效縮短LASIK術后恢復時間,發揮臨床護理安全性。針對LASIK手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穩定情緒[8],減輕患者對外科手術治療焦慮反應,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本次研究結果充分證實,在臨床中針對LASIK手術治療高度近視患者應用護理干預,相較于對照組應用單一LASIK手術治療,可改善臨床治療有效性與安全性,發揮積極應用作用,值得在實際中推廣應用護理干預方法。
[1] 王艷華,李追,虞林麗,等.飛秒聯合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的術后護理宣教[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7):2627-2628.
[2] 張媛媛,伏麗珍,王敏,等.LASIK應用于近視眼圍手術期護理工作中的積極意義[J].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24(6):354-354.
[3] 葛明,馬占強.Lasik術后10年遠期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當代醫學,2014(18):53-54.
[4] 袁平.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后近視患者視野改變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33):91-93.
[5] 蔣國安.準分子激光手術在眼科屈光手術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醫學,2014,20(27):36-37.
[6] 王召格.個性化護理干預聯合準分子LASIK治療難治性近視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7):2470-2472.
[7] 林蘇,易麗芳.飛秒激光制瓣LASIK手術治療近視患者的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月刊,2013,23(2):281.
[8] 雍桂珍,蘭長駿,甘宇業.疼痛護理對LASIK手術的疼痛及術后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4(16):2663-266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77
江西 330006 江西省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近視激光治療中心 (張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