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云飛 趙紅 涂萍 謝輝莉
接受全麻手術患者蘇醒室內應用綜合護理模式效果評價
熊云飛 趙紅 涂萍 謝輝莉
目的 探究接受全麻手術患者蘇醒室內應用綜合護理模式效果評價。方法 選取100例行全麻手術治療患者,按照隨機抽簽的方式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通過綜合護理、常規護理干預,對比2組血壓變化、心率和復蘇躁動概率。結果 蘇醒時,2組舒張壓和收縮壓、心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蘇醒期躁動率分別為4%、2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麻手術患者在麻醉蘇醒室內護理中,實行綜合護理干預,臨床效果較好,且可改善患者的血壓、心率和蘇醒期躁動情況,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綜合護理;全麻手術治療;麻醉蘇醒室;護理效果
當前,全麻手術多用于腹部手術中。然而,全麻手術患者蘇醒后,心率會發生較大的波動,同時血壓也會構成一定的影響,進而對患者的生存質量、生活治療構成威脅[1]。實行全身麻醉后,患者同樣會發生較多的并發癥情況,最常見的全麻手術并發癥為蘇醒期躁動。若沒有及時進行處理,很容易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的威脅。全麻蘇醒期躁動的產生,與全麻手術麻醉蘇醒后的不適宜行為有關,如興奮、躁動、定向能力障礙等,均會導致患者發生循環系統障礙,進而出現血壓升高、心率加速等情況。本次研究,選取100例實行全麻手術的患者,觀察其在麻醉蘇醒室內護理中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現針對本次研究展開具體的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近年來本院收治的100例行全麻手術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28~80歲,平均(54.3±5.8)歲。對照組男35例,女15例;年齡30~80歲,平均(55.7±5.9)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經常規護理干預,嚴格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發現異常及時告知主治醫生,以便制定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手術前,經手術醫生、麻醉師和護理人員實行訪視,以便準確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手術方案。
1.2.2 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護理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手術前,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講解手術的方法、護理的措施、需要配合的事項,以確保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方式有基本的了解。并通過以往成功治療的手術,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以便獲得最佳的手術效果。(2)心理疏導,手術前,患者容易產生緊張、不安等心理,為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護理人員需結合患者的病癥、病情、基本資料對患者實行針對性心理疏導,以便徹底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加強治療的依從性。(3)體位護理,完成手術且為麻醉蘇醒期后,護理人員應取患者平臥位、去枕,以便將患者四肢合理擺放。此外,對患者四肢、身體實行必要的約束,防止患者蘇醒期發生躁動情況,使其發生墜床現象。(4)藥物指導,完成手術后,且患者處于麻醉蘇醒期后,護理人員需對患者呼吸道內分泌物實行徹底的清除,進而保證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常。此外,還應告知患者按照醫生叮囑實行吸氧治療,以保證患者血氧飽和度達到正常的水平。待患者蘇醒后,血壓、心率會產生較大的波動,應做好控制工作。麻醉蘇醒期后,麻醉藥物的藥效會逐漸消失,這時患者容易發生疼痛感覺。為避免患者因切口疼痛所致心率加速、血壓升高等情況發生,護理人員在必要的時候可給予患者鎮痛藥物、鎮靜藥物,以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需要注意的事項:兩種藥物使用的劑量、時間應做好控制,以便實現最佳的鎮痛效果,降低麻醉蘇醒期后所致血壓、心率變化。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2組心率、血壓變化情況,以及蘇醒期后躁動率。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16.0軟件對本次臨床觀察的所有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血壓、心率變化的對比 蘇醒時,2組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蘇醒期躁動情況的對比 觀察組的躁動2例(4%)明顯低于對照組11例(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血壓、心率變化的對比(x±s)
全麻手術,為臨床手術麻醉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要的目的為降低患者因手術所致的疼痛。全麻手術患者,完成手術后蘇醒期,容易發生躁動情況[2]。主要的表現為: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同時血壓和心率均會發生大幅度的變化,使得導管難以拔出[3-4]。若沒有獲得及時的治療,很容易使得患者手術后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情況,部分患者生存質量還會受到威脅[5]。
本次研究,所有實行全麻手術患者實行麻醉蘇醒室內實施綜合護理,主要通過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用藥指導、體位護理開展綜合護理工作。2組蘇醒前,舒張壓和收縮壓、心率并無顯著差異。但蘇醒時、舒張壓、收縮壓、心率均發生較大改變,且觀察組血壓和心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蘇醒期發生躁動率對比,觀察組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麻醉蘇醒室內護理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壓和心率,并降低患者在麻醉蘇醒期的躁動率。蘇醒期躁動,為全麻手術常見的并發癥,主要表現:躁動、哭喊和興奮等,對于患者的術后恢復效果會構成較大的威脅。所以,蘇醒期躁動為臨床方面需立即解決的問題,實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的降低麻醉蘇醒期患者的躁動情況[6-8]。
綜上所述,行全麻手術者經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的降低患者蘇醒時血壓、心率波動的幅度,并對蘇醒期患者躁動率進行控制。同時,安全、可靠,能促使患者順利完成手術,且術后不會發生嚴重的并發癥情況,從根本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 劉秀麗.綜合護理模式對接受全麻手術治療的患者在麻醉蘇醒室內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6):86-87.
[2] 祁荷放,趙忠秀.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對減少腹部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的臨床效果[J].當代臨床醫刊,2015,28(5):1628-1629.
[3] 朱慶容.綜合護理在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中降低腹部手術患者蘇醒期躁動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23):31-33.
[4] 郭朵.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對減少腹部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的臨床效果[J].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3):137.
[5] 杜穎,王秀紅,李秀娟.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對減少腹部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的療效評價[J].中外醫療,2015(21):127-128.
[6] 汪亞飛.綜合護理干預對全麻蘇醒期患者躁動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9):142.
[7] 徐冬霞,邵正霞.綜合護理干預在全麻手術患者蘇醒期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7):224-225.
[8] 賴愛華.綜合護理干預對全麻手術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14):92-9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4.078
江西省衛生計生委科技計劃項目(20165242)
江西 330006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熊云飛 趙紅 涂萍謝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