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菡冰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進步,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交易模式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階段,互聯網金融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互聯網技術深入滲透到金融領域中,轉變了傳統金融的發展格局,尤其是推進了傳統銀行的轉型升級,現階段加強對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的分析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進行了概述,詳細分析了傳統銀行在大數據時代遇到的挑戰以及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的建議,旨在確保傳統銀行不被時代的洪流所拋棄,進而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創新;傳統銀行;轉型;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金融也得到了興起。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非常炙手可熱的行業,也是當前世界范圍內金融領域里面非常耀眼的一分子。互聯網金融的核心內容主要涉及社交網絡、大數據、云計算等,相比傳統的銀行營運模式其顯得非常的具備創新性,從而直接地沖擊了傳統的銀行業的發展,這種情況下的傳統銀行明顯感覺到巨大的壓力,如何更好地創新已經成為傳統的銀行領域相關專業人士不得不重視的問題。因此,研究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概述
(一)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基本的定義
當前處于大數據時代,那么對于在此環境下的互聯網金融來說,其實際上就是借助實時的分析當前的大數據,并對其進行有機地整合,把大量的無規律化的數據進行歸檔定位,掌握相當量的客戶多個方面的信息,并把這些信息提供給互聯網金融機構。這些互聯網金融機構結合這些信息,借助一定的科學分析手段充分掌握客戶交易的側重點,了解客戶的投資愛好以及趨勢,從而一定程度上預測客戶的金融行為,這樣互聯網金融機構就可以有目的性的推銷自己的金融服務。
(二) 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的具體特點
1.具有一定的成本低效率高的優勢;互聯網金融由于是處于大數據的環境下,所以金融信息資源相對而言就具備一種共享性,同時雙方的信息是互相公平的,而且交易也具備一足的透明性,在實際的情況下基本不會出現沒有中介等成本。另外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沒有受到一足的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金融業務的開展都是建立在網絡之上,明顯地降低了網點的資金成本以及后期維護成本。而且互聯網金融的業務開展過程都是標準統一的,客戶基本不用進行排隊就能夠開展業務的辦理,明顯提高了業務效率,同時減少了交易的運營成本。
2.具有一定的數據技術性;互聯網金融的重中之重就是依靠大數據,而互聯網金融依靠的大數據實際上就是真實的數據,它是建立在長時間的積累過程。例如一些電商網站所統計的商家與客戶之間交易的實際消費信息,互聯網金融機構能夠分析和評估這些數據,進而去分析判斷客戶的經濟水平以及信用能力,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為客戶提供一足的金融產品。所以說,互聯網金融離不開大數據這一平臺,甚至可以說大數據在一足的層面上直接影響了金融業務的運營情況。
3.具有一定的風險性;目前,我國的互聯網金融仍然處于一定的起步時期,缺乏完善的監管體系以及法律法規,同時也沒有一定的監管機制來進行約束。另外,我國仍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準入要求以及規范,這就導致互聯網金融行業目前存在著較多的政策法律風險。從另一方面來看,互聯網金融當前還缺乏一定的信用數據共享制度,沒有銀行專業的風險控制機制,一旦出現不同的風險問題就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三)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得到了對國家的支持,政府制定的互聯網發展計劃和對互聯網行業進行規范和行業管理的制度的出臺使得互聯網行業在我國收獲了更大的發展機遇,前景更加廣闊。“互聯網+行動”在我國的實施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物聯網、云計算,還有互聯網金融等行業領域的擴展,是這些行業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柱。互聯網金融是運用互聯網技術改變金融交易模式的一種方式,是互聯網思維與傳統金融模式進行融合的產物,這也是世界發展進步的方向。同時,我們也能體會到互聯網金融行業在我們生活中的拓展,網上銀行、支付寶、手機銀行等金融平臺和交易形式應用越來越多,并且還在向普及的方向發展;另外,這些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服務內容和項目也在逐漸擴充,金融產品類型也在逐漸豐富,互聯網金融正在向全面化、智能化的進步,服務體系逐漸完善。除此之外,搜索引擎的日益優化、云計算技術的應用,以及互聯網社交方式的普及等互聯網技術的進步都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動力。還有,隨著網絡借貸方式的興起、網絡理財方式的出現,以及第三方支付功能的開發,使得第三方交易平臺的種類逐漸增多、類型日益豐富、規模持續擴大,通過網絡渠道進行交易的人數逐漸擴展,網絡金融交易額逐年擴大,并且呈現出繼續增長的態勢。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互聯網金融行業在近年來快速成長,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成效,正在改變著傳統的金融模式,已經成為當前世界經濟運行的主要方式。
(四)推動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策略
商業銀行首先就是要建立起新型的發展戰略,明確自己的風險偏好,從而進一步制定較為詳細的風險管理戰略,嚴格監督商業銀行的日常經營,并且實行有效的風險預警;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我們必須要建立良好的客戶管理制度,這是銀行發展的基石。
二、傳統銀行在大數據時代遇到的挑戰
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互聯網金融行業迅速崛起,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在使得傳統銀行迎來了更好的發展前景和轉型機會,但也傳統銀行在這種環境下也承受了非常多的考驗和壓力。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行業飛速發展,使得傳統銀行服務受到強烈沖擊,隨著網絡金融交易數額的增加,傳統銀行的交易額逐漸減少,單從負債業務一方面來講,社會融資的比例已經逐漸減小,這部分業務中國客戶存款業務量下降的最為明顯。另外,傳統銀行在各方面都處于脫媒的狀態,導致債券融資的成本增加,大大影響了傳統銀行的工作效率和業務品質。
就傳統銀行資產業務形式來看,其信息化水平難以滿足當前社會發展條件下的運行需求,資產業務層面尚不完善,軟件設備的更新升級相對落后,甚至是客戶監督及調查體制等方面存在弊端,導致傳統銀行信息化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導致傳統銀行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從而嚴重影響著傳統銀行的綜合發展。能力也是其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因素,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傳統銀行的收益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綜合競爭力也逐步下降,而與之相反的是,互聯網金融的資金量及市場份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增加,此種情況下,傳統銀行的客戶群體銳減,最終影響其自身的盈利能力。
三、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的建議
互聯網金融要想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加快傳統銀行的轉型,增強自身的服務能力也是時代所需和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要確保以客戶為中心,增強其客戶服務能力,并實現穩定客戶和服務客戶。另外,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和完善對于互聯網金融的提高,以及傳統銀行的轉型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一方面要加大對既有軟件維護和維修的力度,避免硬件設備造成的風險和損失;另一方面要完善相關的制度規范,健全風控體系,確保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標準可量、有規范可循、有制度可依。還要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和使用力度,通過構建精細化客戶服務系統來更快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使服務能力更加精準和有效,使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進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大數據時代,應當對傳統銀行進行準確定位。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下,互聯網金融呈現多元化的發展特點,就其本質來看,具有一定非線性,基于用戶思維出發,不斷實現理念創新和技術創新。因此傳統銀行在轉型過程中,應當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及多年來工作經驗,以信用等級和渠道網絡為轉型重點內容,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科學化利用,為產品營銷提供可靠的渠道,切實提高客戶服務質量,擴大客戶群,從而實現傳統銀行的跨越式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好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將大數據時代下傳統業務將于互聯網的新型業務相結合,彌補不足,這樣可以才能有效推動金融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鄧非愚。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J].財經界(學術版),2016,(05):7-8.
[2]孫成嬌.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1):261-262.
[3]柴雯斐.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J].現代經濟信息,2016,(01):284-286.
[4]杜小林.互聯網金融模式發展及其對傳統銀行模式的影響探討[J].現代商業,2015,(17):174-175.
[5]孫杰,賀晨.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J].財經科學,2015,(0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