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李源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汽車產業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其中國產汽車出口量的也出現了增長,國家間的汽車出口競爭力得到了加強,從而影響并且阻礙了國家之間的貿易發展。因此,本文首先對我國汽車出口貿易現狀及特點進行了概述,詳細分析了我國汽車出口存在的問題以及促進我國汽車出口的對策,旨在促進我國汽車出口競爭力得到提升。
關鍵詞:汽車出口競爭力;問題;對策探討
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需求的急劇增加以及汽車產品出口量的迅速增長,汽車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國汽車產業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汽車產業作為一個規模經濟十分明顯的行業,單純依靠勞動力成本的競爭優勢遠遠無法解決我國汽車產業面臨的生存與發展危機,只有不斷提升我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才是決定我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一、我國汽車出口貿易現狀及特點
(一) 我國汽車出口貿易現狀
我國汽車產品出口始于1957年。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汽車產品貿易的出口,但出口的整體水平比較低。20世紀90年代,我國汽車行業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改善了汽車產品的構成,提高了產品質量,為擴大汽車產品的出口奠定了基礎。200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汽車出口量下滑。2010年經濟已開始復蘇,我國汽車應抓住機遇做好一嶄新面目走出國門的準備。
(二)我國汽車出口特點
1.汽車出口以零部件為主,整車出口以商用車為主。以整車出口來分析,整車出口以商用車為主,轎車出口量大幅增長。2007年,我國商用車出口34.9萬輛,占總出口量的57.0%;轎車出口18.9萬輛,增長103.9%,其中轎車出口已經連續幾年保持了100%以上的增長率了。2.出口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統顯示,2009年我國汽車出口36.96萬輛,同比下降46%;出口金額51.87億美元,同比下降46%。但2010年初多省市接到的國外訂單量明顯增加,這得益于全球經濟的回暖。3.以我國自主品牌為主。為了更大程度地占領海外市場,自主品牌企業已經開始在海外投資建廠,有的企業還在多個國家建有工廠。一汽、江淮、北汽福田等商用車企業紛紛在東南亞、中東等我國重點汽車出口市場投資建廠。4.出口地區分散,并且以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主。2007年我國對超過19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汽車。這導致汽車出口平均銷售成本過大。
二、我國汽車出口存在的問題
(一) 我國汽車出口受貿易壁壘的阻礙
因美國金融危機的出現放慢了全球經濟的增長腳步。從2007年至200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連續三次下調了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全球經濟增長的速度明顯放慢。為了促進經濟復蘇,很多國家使用了貿易壁壘的手段。例如歐盟近年來再次提高了關于車輛排放量的限制、關注環保推行新能源汽車、車輛安全性等在做要求。這使得我國汽車出口的壓力再次加大,放緩了汽車出口的腳步。同時美國為了阻礙其他國家的汽車銷售進入本國,從汽車安全和環保法規等方面規定汽車的安全標準和技術標準。有些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汽車產業,增設了不少關稅及非關稅貿易壁壘的要求。從而增加了中國汽車廠商在國外發展的風險。這些國家采取不同方式阻礙國外產品的進入,無非是形成技術貿易壁壘,保護本國產品,有利于該國經濟的發展。受全球經濟沖擊,中國的經濟發展發生滯緩,減少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出口量,我國汽車的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隨之降低。總之,我國汽車不僅面臨著外需的減少,還面臨著內部經營成本的上升。經濟環境的變化對我國汽車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二) 消費者對我國汽車品牌的忠誠
現在汽車行業品牌眾多,競爭相當激烈,很多大品牌汽車公司通過跨國公司的規模經濟效應,產品價格較低且技術比較先進。我國汽車行業又因全球經濟受到不小的影響,發展發生滯緩,同時人民幣不斷升值,導致我國汽車價格上升,因此很多消費者認為外國品牌汽車和國產汽車價格相近,差異不大,同時消費者認為外國品牌汽車比國產汽車技術更加先進,所以部分消費者寧愿多花錢去選擇國外品牌汽車。隨著技術不斷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內燃機逐漸被替,將有可能出現更實用的新能源,這將會被汽車產業甚至其他產業采用。所以我國汽車要想發展更久遠,影響力更大,就應該增強自身企業的價值,包括文化、技術等方面,并注重品牌價值建設和品牌形象的樹立,提升企業的品牌競爭力和產品形象,爭取占有更廣闊的市場,以此來獲得更多消費者的信賴。
(三)我國汽車出口格局較為單一
首先,我國汽車出口收益主要來源于商用載貨車的銷售,從出口銷售額來看,商用車占69%,乘用車占31%。但是商用載貨車往往都是由固定的消費者購買,并且商用車的利潤低,需求及效益遠遠不如乘用車。我國應大力發展乘用車的生產,因為乘用車可以供應大多數消費者。其次,我國的出口商用車大部分是銷往發展中國家,占出口比例的80%以上。
(四) 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近70%的汽車工業技術創新都是來自于汽車電子技術。近年來,每次國際法規標準的升級和汽車技術的進步幾乎都與汽車電子的應用息息相關,但是我國嚴重缺乏相關核心技術。我國汽車幾乎所有發動機的電噴系統、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中央控制器、發動機的管理系統、電動后視鏡、起發電機等均由外商獨資壟斷或由合資企業生產。國外大型企業在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擁有絕對的優勢,所以在標準制定方面擁有絕對的話語權。我國汽車企業曾經希望通過與發達國家的車企合資來加快技術改進,但合資外方企業往往將核心技術牢牢地抓在手中,國內中小型企業雖然對一些先進技術具備一定的模仿和開發能力,但是受自身實力限制,難以消化吸收再創新,往往只能采取長期模仿外資企業技術的戰略。
三、促進我國汽車出口的對策
(一) 我國自主品牌汽車,要想提高國際競爭力,必須重視并提高產品質量。這需要企業、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企業應該不斷改進現有技術并且建立完善的質量監管體系,提高產品質量,同時要對目標市場的經濟、自然、人文等環境進行調研分析,生產適合目標市場的優質產品。行業協會可以通過制定行業規范對汽車產品的質量進行把關。政府應完善出口質量監督和懲罰機制,設立專門渠道處理對我國出口的汽車質量投訴,對于不合格的企業進行處罰,完善汽車召回制度,保護海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積極在目標市場進行品牌宣傳,讓中國車企能夠在海外市場保持可持續發展。
(二)加大研發投入;世界汽車巨頭們對汽車研發的投入巨大,我國汽車企業由于基礎薄弱、資本積累量不足,研發投入差距巨大。這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設立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建立汽車技術研發平臺,不僅要對那些立竿見影的項目進行投入,還應該增加對基礎性科研項目的投入,增強汽車產業發展的后勁。另一方面企業要解決單純模仿的問題,對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從而提高自身的研發能力; 要增加研發投入,改善資金分配結構,提高對汽車電子技術等關鍵技術的投入,保證研發投入效率。企業要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搭建研發平臺,建立完善的人才儲備培養基地
(三)政府加強政策引導;我國應該通過積極的出口政策和產業政策引導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我國汽車出口不能一味地強調廉價勞動力和低成本優勢,應制定完善相關法規,使不正當競爭出口企業面臨國際反傾銷訴訟和國內法規的雙重懲罰,提高汽車出口門檻,為我國汽車出口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汽車生產企業、出口企業的管理,嚴格施行生產企業授權管理和出口資質管理,從而進一步規范汽車出口秩序,剔除資質差的出口經營主體,禁止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從事汽車出口。政府應該適時舉辦相關講座,宣傳自貿區規則,幫助企業了解和利用自貿區相關規則,從而降低成本、擴大出口并簡化申領原產地證書的程序,這樣不但能夠提高簽發效率,還能夠調動企業進入自貿區市場的積極性。除了上調出口退稅率,政府應結合其他方式鼓勵汽車出口。相關部門可以出臺優惠政策促進航運企業與汽車出口企業合作,降低出口運輸費用。
(四) 積極發展多元化生產;很多國家逐步提高安全,排放,節能等方面的標準,我國可以根據相應標準進行生產、銷售,還可以通過與國內外汽車產業進行技術的合作與共享,形成如零部件、新能源等方面的戰略結盟,互惠互利,以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政府間需加強合作及整車認證,通過與國際知名品牌汽車合作,不僅可以提高汽車和服務質量,還可以提高我國企業的技術水平,從而制造出符合國外要求的汽車。
四、結語
綜上所述,汽車出口競爭力對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次突破自我的機遇。因此,我們應正確加強引導與激勵技術創新,從而促進國汽車出口競爭力的加強。
參考文獻:
[1]白勇.我國汽車產業出口競爭力測度及其問題研究[J].對外貿,2016,02:11-14.
[2]田浩國.我國汽車出口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6,0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