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錄 秦順朵

[摘 要] 高職教育構建突出職業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課程體系,增強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以進一步增強畢業生競爭力。以鶴壁職業技術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為試點,通過構建符合高職教育特點的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應康復治療技術發展需要和崗位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積累經驗。
[關 鍵 詞] 職業能力;課程體系;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152-02
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應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嫻熟的實踐操作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具備較強的職業勝任力,這樣才能與專業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相適應。
一、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分析
(一)職業能力的內涵
職業能力包括基本職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基本職業能力主要包括專業知識能力、方法運用能力和社會能力。綜合職業能力包括職業專門技術能力和職業關鍵能力,是完成主要職業工作任務所應具備的專門技術能力,也是高職院校學生適應經濟社會進展必須具備的能力。
(二)高職院校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
1.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扎實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為經濟社會服務的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分析、研究、解決本專業領域的實際問題。
2.具有較強的適應變化能力及團隊協作、溝通交流及開拓創新能力。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質和人文素養。
二、基于學生職業能力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基本內涵
課程設置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的通識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術課三段式課程體系結構,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基礎,按照職業崗位要求重新規劃,設計模塊化課程,構建融理論知識學習、實踐技能訓練和綜合素質教育三位于一體的課程體系。
(一)課程體系設計原則
以教育部〔2015〕6號文件為指導思想,堅持高職高專教育改革方向,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設計遵循學校—醫院—社區合作,共同開發課程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念,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以實訓為手段,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融知識傳授與職業資格證考取為一體,整合優化教學內容。
1.設計課程模塊。在課程設置方面充分突出“職業性、針對性、開放性”的基礎上,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的格局,以職業能力為主線,根據職業能力構成的基本能力、職業崗位能力和綜合能力三方面培養的需要,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課程設計為通識課程模塊、職業基礎課程模塊、職業崗位課程模塊、職業拓展模塊四部分。
2.整合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設計以“職業活動的過程”為依據,按照實際工作任務要求進行整合,使課程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的需要,符合職業崗位(群)發展的基本要求。
3.制定課程標準。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指導下,由臨床專家、專職教師與臨床兼職教師依據職業崗位的能力需求共同商討制定。
4.創新教學過程。將理論知識、能力訓練一體化,教、學、用相貫通,教學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與醫院相結合,醫院參與專業培養目標的制定、課程的選定、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學效果的考核,并為教學提供場所、師資及相關資源,形成了“工學交替、學做合一、知技一體”的融合式課程教學模式(見下圖)。
5.突出雙證。國家規定所有從事醫務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用人單位也非常重視畢業生手中所持的職業資格證。
(二)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1.理論課程體系。包括基本素質課程、專業素質課程、崗位素質課程和職業拓展課程。專業素質課程本著“必需、夠用”的原則,根據職業崗位需要的專業基礎知識而開設,主要培養學生職業崗位工作必須具備的專業基礎知識,養成堅定專業思想。崗位素質課程是根據職業發展狀況、職業崗位需要而設置的課程,以培養學生勝任職業崗位工作所需要的各項臨床技能知識。職業拓展課程是為了培養學生發展潛力,根據未來職業生涯需要而設的課程,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及職業發展志向選擇學習。
2.實踐教學體系。根據康復治療技術職業崗位(群)所要求的職業能力,確定實踐教學內容,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與理論知識緊密銜接,調整學時比例為1∶1,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訓練,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3.綜合素質教育體系,包括思想道德、人文素質、身心素質和職業素養等。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是一個極其重要而復雜的工程。通過思想道德課程、醫學美學、溝通、法制教育等課程,以及主題班會、黨課、團課、社團活動、志愿者活動等校園文化活動教育與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人文素養;通過開展體育訓練、軍事化教育、大學生心理咨詢服務、校園運動會等提高學生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入學教育、課堂教學、臨床見習、頂崗實習、技能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創業創新大賽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質和堅定的職業理想。
三、基于學生職業能力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實踐探索
為培養“理論知識扎實、技能操作嫻熟、職業素養高尚”的高端技能型康復治療技術專門人才,提高人才培養效果,我校以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為試點進行了實踐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加強理論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學規范、行之有效的課程體系構建理論。課程設置“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基礎,構建融理論知識學習、實踐技能訓練和綜合素質教育三位于一體的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2.運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在理論支撐的基礎上,對康復治療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體系、課堂教學模式、實驗實訓、教學方法、職業素養培養等進行全面改革,主要包括:(1)轉變教學理念,辦學服務于生產、工作,教學以工作崗位實踐為引領,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基礎,確保畢業生順利上崗,在崗位上能快速適應,在工作中能健康成才。(2)圍繞技能目標,優化課程體系。通過開展社會調查研究,了解行業對人才能力素質的要求,在廣泛聽取行業企業專業人士對各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3)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發揮應有功能,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臨床操作技術;開拓高層次實習基地,強化實習效果。(4)強化職業意識培養。通過新生入學教育、加強臨床實踐鍛煉、開展職業規劃,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素質。(5)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項目導向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實訓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問題式教學法、示教反示教教學法,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職業能力。(6)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7)改革教學考評方法,實施理論技能相結合的教學考評方法,突出職業技能培養。
通過教學改革實踐,使我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培養目標更加明確,教學團隊結構合理,課程設置體系日趨完善,教學活動組織密切與臨床相接軌,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職業素養良好,適應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好評,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