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
摘要:該文重點分析開展紙制飛機競賽案例,討論了如何將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寓于孩子愿意參加、樂于參與的活動之中,詳細展示了活動準備、實施方法、實施結果和結論。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怎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展寬知識面,放大夢想的全過程。為科學教育提高了一種新的活動模式。
關鍵詞:小學 紙制飛機 競賽活動 科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a)-0087-02
1.問題的提出
國際上普遍將科學素養概括為三大維度:對于科學知識的了解程度;對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了解程度;科學技術對社會、個人所產生的影響的了解程度。傳統的教育往往是以知識教育為主,忽視了“科學技術對社會、個人所產生的影響”分析,缺少科學+技術+社會教育。如何在小學階段有效地、系統地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的問題。
筆者學校在全面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過程中特別重視學生科技活動的開展,積極探索以紙飛機為載體,探索符合農村教育實際特點的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活動。經過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經驗。主要是普及加提高,知識加能力,競賽加科普,學生科學素養獲得提高,在國家、省、市、縣各級競賽中都取得了優秀的成績,2012年紙飛機“奧運五環”靶標賽獲得全國冠軍;為了讓學校的科技活動開展得更具特色,我們組建了一支有130人參賽的團隊,參加了“2014年迎青奧紙飛機通訊集體賽”,并獲得了一等獎14人次,二等獎27人次,三等獎39人次的優秀成績。
2.研究的目標
通過此項活動的實施研究,探究紙飛機結構、執飛方法與飛行距離之間的關系,查找資料學習其原理,進而激發學生愛祖國、愛科學的熱情,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3.活動實施前的準備
(1)紙飛機活動總動員;
(2)爭取村委會的支持;
(3)爭取鄉政府領導和中心學校領導的支持;
(4)爭取家長的支持;
(5)學生報名。
4.活動實施的過程
(1)有序地訓練:①折飛機;②飛機及參賽項目的選擇;③分項進行訓練,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第一,直線距離訓練;第二,五環靶標訓練;第三,懸浮留空訓練。
(2)裁判培訓及分班比賽。
(3)總決賽。
(4)飛機知識競賽。
(5)活動題材的作文競賽。
(6)“飛行拯救生命”繪畫比賽。
5.活動結果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經常互相比一比:誰的飛機折得快,誰的飛機折得精致,誰的飛機式樣新,誰的飛機飛得高,等等。動手能力大大提高。參加縣紙模型賽,折疊了幾百種紙模型。五年級學生李昌鴻,平時雙手不停地發抖,通過反復折疊和投擲紙飛機,他的手不再發抖了。他爸爸說:“這樣的活動真好,以后有這類活動都要讓他積極參加。”
紙飛機培養鍛煉了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每天回到家里,孩子們幾乎都會滔滔不絕地給家長說起自己的飛機飛得怎么樣,誰的飛機飛得最久最遠等等。尤其是三年級學生蔡欣瑩,平時不愛說話,問他10句也難得回答一句。參加這次活動后,他爸爸媽媽說他仿佛換了一個人似的,回家路上和家長說起紙飛機來滔滔不絕。平時,好些家長總是說學生寫日記老是那么幾句話。開展紙飛機活動以來,家長們、老師們驚奇地發現孩子們的日記、作文寫起紙飛機來既生動又有趣,而且天天有新意。看到自己的飛機越飛越高,學生彭希成在日記中寫到:“仿佛自己就是那架小飛機,正展開翅膀飛向藍天,去探索蒼穹的秘密。”
學生的判斷能力和投擲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這次活動,學校的小籃球運動員們更是得益匪淺,投籃的距離所需的力度判斷得相當準確,投籃的命中率比以前強多了。
紙飛機還鍛煉了孩子們的手眼協調能力、運動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孩子們通過反復練習,手眼協調能力不斷提高。學生鄧奇偉說:“我畫直線都不需用尺子了”。
紙飛機增添了孩子們的無窮樂趣。孩子們一有空就玩紙飛機,看到自己的飛機飛得比上次高或比上次遠,飛的時間比上次長或者連續幾次都沒脫靶,會開懷大笑,笑聲充滿了整個校園。
活動前,老師們都擔心紙飛機活動會影響校園環境衛生。結果孩子們把自己手中的紙飛機視若珍寶,玩得很破爛了還舍不得扔棄;活動前,孩子們下課追追打打,常弄出些小問題來,開展活動以來,孩子們下課時興致勃勃地玩紙飛機,校園秩序更好了。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也更懂得珍惜時間了。比賽成績出來以后,學生鄧軼峰說:“我比周金戈只多用了0.1 s,他是二等獎,我卻是三等獎,原來0.1 s也這么重要,我以后再也不浪費時間了。”還有,孩子們的集體觀念也更強了……
“我愛飛機”全校性科普知識競賽中,有18個孩子得滿分,15個孩子90分以上,優秀率達到80.3%,郭旭琪的家長說:“我也和孩子一起學習了好多有關飛機的知識。”
“我的航天夢”的作文競賽中,由于學生自己親身經歷,寫出了許多富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共有10多篇學生的作文發表在縣級刊物上。
6.活動結論與討論
這次紙飛機活動,實施了一個孩子都愿意參加,樂于參與的活動,活動中學生感悟到許多流體力學(雖然他們目前不懂)的現象,然后是知識的給予,從對應的科普書籍中找到答案,進而主辦相關競賽,讓學生的求知欲得以滿足。然后用Ⅸ我的航天夢想》的作文競賽來放大孩子的的科學夢想。整個活動從科學知識的內容,到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以及科學技術對社會、個人所產生的影響,一貫而就,對孩子們的教育不是一堂課能概括的,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都大有提高。我們將繼續研究和探索,把這項活動開展得更好,也將開展更多形式的科技活動,豐富學校的素質教育活動內涵,孩子們期待著為祖國添光彩。
目前科學教育的現狀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學生的部分課外活動是玩游戲,玩手機;家長的業余時間部分是打牌;沒有很好地同孩子們交流。我們這次活動研究,是為孩子與家長共同構建一次活動平臺,不僅對孩子成長有益,對家長的成長也有益(小學生的家長一般是年輕人),筆者認為是一種提高國民科學素養提高的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