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寧 王艷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和應用性。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當前的學前教育專業中,藝術類教育是教師培養幼兒創造力和觀察力的重要方式,是提升教師藝術技能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學前教育 藝術課程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a)-0116-02
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和應用性。藝術類課程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既適應了當前的教學改革要求,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當前的學前教育專業在藝術類課程體系設置上卻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尤其是與幼兒園教師的實際教學不相適應。通過對學前教育專業藝術類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以期進一步促進學前教育的良性發展。
1.學前教育專業藝術類課程現狀與不足
1.1藝術類課程內容設置不均衡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學校的教育仍然停留在技能培養方面,對于理論知識的教育有所忽視,這也造成了在一些專業類課程的設置上存在不均衡的現象。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是一門專業應用性較強的綜合學科,但是由于我國對于學前教師專業的重視度不夠,導致了專業標準不一,不同的教育機構各自為政,最終導致了教量人才水平不一。同時,對于學前教育的教師能力和教育對象缺乏相應的了解和評估,也使學前教育出現了不同的錯誤,例如:大量出現一些舞蹈、繪畫等具有技能性的課程,而學前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心理學知識卻嚴重不足,往往被忽視,這也導致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只重視技能,而忽視心理,使教學變得生硬,缺乏應有的靈活性和知識性。
1.2教師重視技能教育而忽視理論教育
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對象都有所不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習對教師教學有著直接的影響。在當前的學前教育過程中,教師反復地教授學生動手能力只能作為一種簡單的教學手段。而理論是一切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實踐教學時,首先要加強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使他們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熱愛所學的內容,能夠進一步提升動手能力。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更應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技能方法上,而并非只是單純地教授幾首歌或幾段舞。
1.3忽視學生的課外活動
學前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不只是一味地提升學生知識儲備,而其中的藝術類課程更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和靈活性。教師教學不能簡單地照搬教學內容。學前教育雖然課堂時間較少,但課余時間卻較多,因此,教師只有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學習,也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當前的教學中,更多的是教師單方面地講,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理解與否不得而知。由于學前教育面對的都是幼兒群體,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不斷地更新變化,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更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1.4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缺乏交流溝通
學前教育藝術類課程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專任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不僅更有利于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對學生學習知識有較大幫助。但是當前的學前教育中,各學科教師之間的交流卻較少,這也導致了學生知識學習的松散。由于對知識不能進行更好地整理分類,對學生知識儲備也較為不利。各個學科之間的關系千絲萬縷,教師僅僅從自身需要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割,既對教學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使學前教育的整體工作陷入困境之中。
2.學前教育藝術類課程體系發展的建議
2.1加強藝術類課程基礎技能培養
藝術類課程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專業性,能夠為學生的知識學習打下基礎,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學前教育面對的教學對象較特殊,他們在知識的學習和了解方面都十分有限,這對教師教學也提出了較大的挑戰。而學生通過藝術類課程的學習,能夠初步學習和掌握舞蹈、繪畫等技能,使他們對藝術有更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在專業理論知識的引導下,使知識與藝術的結合更加緊密,形成一專多能的人才。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藝術水平,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具有良好的影響。
2.2提升教學理論和方法
由于我國的教學一直沿用傳統教學模式,無論教學內容還是理念都十分僵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充當著教學主角的角色,他們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教學內容也沒有任務突破。而學生也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從學習內容到學習方式都沒有變化,不僅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所學知識了解不深,而且也無法理解到知識學習的本質。隨著教學體制的改革深入,學前教育專業藝術類課程設置中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真正變成一個能夠交流溝通的場所,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更積極地融入到課堂中,師生之間不斷互動交流,共同學習,共同發展,使學習氛圍更加輕松自由。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在藝術類課程教學中,教師更要積極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引導學生熱愛科學,深入學習,培養他們的藝術興趣。
2.3加強課外知識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前教育專業藝術類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因此,在短期內很難見到實效。教師需要在加強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課外知識的學習,例如:多介紹一些優秀的藝術知識給學生,使他們開闊眼界,從傳統的課本中脫離出來,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所在,進而培養他們的藝術修養,從小獲得豐富的藝術熏陶。隨著現代技術的快速發展,藝術教學的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教學工具從傳統的黑板和粉筆逐漸發展為多媒體等教學工具。課堂教學方式也日趨豐富,有效地促進了教學發展。在教師充分進行理論教學的同時,如何巧妙地運用這些工具,使課堂氛圍更輕松,學生學習更有效,是當前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教師要深入思考,不斷改進教學方式,例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播放一些與教學相關的視頻、音樂等,或者提出相關問題,使學生邊看邊思考,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書本與課外知識的結合中,領悟和學習到知識內容。
2.4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注重教學的完整性
藝術類課程不是一個單獨存在的學科,而是與其它學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藝術課程學習的同時也是對其它知識了解和掌握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對藝術類課程有所掌握,同時也要善于發現藝術課程與其它學科之間的關系,找出其共同點,通過不斷的比較學習,增強知識的共通性,這樣的教學更靈活,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感知力,使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更加廣泛,有利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結語
學前教育專業是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藝術類課程則是學前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藝術課程的開展不僅能夠使學生學習更豐富的藝術基礎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能夠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獲得身心的放松。因此,在藝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改善教學理念、方法,全面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從中受益。這不僅是當前教師面臨的新任務,同時也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