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軍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074-01
當前,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方興未艾,在改革的大潮中,數學教學的改革也正轟轟烈烈地展開。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在現代數學課程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怎樣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來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樹立學生創造性的個性品質,是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首要問題。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切合實際地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樹立創新意識。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轉變教學觀念
我認為,做好教育教學工作,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因為轉變教學觀念,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當前的教育,應當是創新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教師必須具備創新素質,當前的教育以教師的素質要求不僅僅滿足于傳道授業解惑,而應當學會創新。如:當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得不正確或不符合老師的思路時,這時教師就會讓另外一名同學回答,或者老師包辦代替,這種做法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使得課堂氣氛緊張,特別是那些差生,以后再也不敢舉手了。遇到這種情況,我認為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錯誤中不斷摸索,不斷進步,不斷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一種用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去解決問題的意愿和態度。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鼓勵學生獨立發表自己的見解,開展相互間的爭論,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觀點,努力為學生創設寬松、自由的學習氣氛,在這種氣氛中,學生自發地展開討論,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也就產生了。另外,創新意識來自于問題的質疑,只有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才會產生創造的沖動。因為有問題才會引發思考,才會引發創新的火花。我認為鼓勵學生質疑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在課堂上老師要激發學生思想,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無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否正確,老師都應該從正面引導,鼓勵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只有不斷地鼓勵學生的好奇心,才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另外,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也是創新意識的一種體現。動手操作的過程是學生用手、眼、腦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通過動手活動學生對所學知識不僅理解得深刻,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
新課改具體目標之四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因為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可以自由自在的交談,無拘無束地討論。實現個人與他人,小組與全班的共同交流,這樣的合作能夠真正發揮集體的智慧。
數學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合作、交流的機會。在教學中合理地開展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學習質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體驗成功,獲得進步。比如:一年級第五單元《分類》一課,在教學時,我給每組準備了一把鉛筆,上課后我先讓學生自己分鉛筆,每組分好后,小組再進行合作交流,有的小組是按長短分類,有的小組是按顏色分類,有的小組分得更細。上完這節后我體會很深,只有建立在小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學生才能主動獲得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只有給學生創造機會,開展合作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而這種創新動機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啟迪學生創新思維
荷蘭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批評傳統數學教學方法為“模仿數學”、“無價值的數學”、“不利于學生創造”。提出:“將數學作為一種活動來進行解釋和分析,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教學方法,我稱之為再創造方法。”
創新意識是一種心理取向,而創新精神是在這種心理取向下敢于付之探索行為的精神狀態。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參與、發現和揭示數學原理和方法,進行數學的再創造,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由能被2、5整除的特征遷移到探索發現被3整除的特征。教師拿出一些準備好的3的倍數的兩位數的卡片,如12、21、30、15、24、33、18、27、36等,卡片上標出數位,當他們發現用觀察個位上的數序的特征的方法,去判斷這個數是否被3整除的方法是行不通時,認識上產生了不平衡。這時可組織學生進行擺小棒的活動和分組討論,使學生產生創新思維。
一小組代表說:“我們發現前三張卡片各位數字的和都是3”,又一組代表說:“我們發現中間三張卡片各數中各位上數字的和都是6”,又一小組代表說“我們發現后三張卡片各數中各位上數的和都是9”。這時一位學生站起來像是總結說:“我們發現3、6、9都是3的倍數。”最后,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概括出“能被3整除的數,它的各位上數的和能被3整除或各位上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樣通過“再創造”活動將教學重點從教師講轉化為學生觀察、討論、總結,從教轉向學,促使他們的認識結構得到更新,不斷完善。
總之,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創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創造財富的基礎,只有從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敢于創新的科學態度,將來才能達到世界一流的先進水平,使我們的民族興旺發達。同時教師還要與時俱進,只有自己能夠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才能更加靈活地去引導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葛淑紅.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6(01)
[2] 徐燕剛.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學生學習自我監控能力培養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