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蘭
摘 要:教育的根本是以人為本的,而愛心是人性中最根本的東西,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是人類的永恒需要。因此愛心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根本目的的靈魂和核心。班主任對學生要嚴中有愛、愛中有嚴;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必須公平無私,不能偏愛;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必須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最后提出班主任愛心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愛心教育;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142-01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主心骨、領頭羊,更是保護神,愛心使者。它需要傾心付出、寬容等待和真情演繹。我要說,熱愛每一個學生是班主任的天職。我擔任班主任總是立足于為每一個學生播撒愛心。
一、以愛為本,關心學生
“愛”是感情誘導的本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愛學生,真誠待之;學生也會以誠摯回報教師。有一次,發洪水,我背隔河的學生過河時不小心腳被卷在浪渣里的刺扎了個窟窿,我仍然堅持給學生上課,后來,在一次“說給教師的心里話”的活動中不少同學都談到此事。一位同學這樣寫道:“敬愛的劉老師,你用愛撐起了我們五年級班這片藍天,你不僅鼓勵同學們和諧相處,而且自已親自為我們做出榜樣,尤其使我一生難忘的是那次你冒著洪水的危險把隔河的二十幾位同學一個一個地背過河,可你的腳被扎了個洞,卻毫不在意,第二天你仍然堅持為我們上課……”這發自學生肺腑的感言同時也激起了我心中的千層浪,使我久久不能平靜。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在愛的厚土上耕耘不輟,在誠心的沃野上播下種子,才能收獲到愛的碩果。
二、班主任對學生要嚴中有愛、愛中有嚴
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應該注意分寸,要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師生之間要融洽但不自由散漫、要有距離但不隔閡,既能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親近的感覺,又不至于造成不良后果。
班主任和學生之間不能成為一種“階級對立的關系”。有的教師認為愛就是嚴厲,堅信“棍棒之下出高徒”的論調,主張采取強制、管束、呵斥、體罰等方式教育學生。當然,嚴格并非錯誤,但過分嚴格的教育方式卻讓人不敢恭維,它存在著多種心理的和倫理的缺陷,也和時代的主體教育精神相違背。知識經濟時代,教師的功能地位不再是純粹的傳道受業解惑,教師的形象也不應該還是傳統的板著面孔的“師道尊嚴”,他更應做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和激勵者等等。況且,對學生過分嚴厲,往往容易使學生產生自卑感、恐懼感和厭學等不良情緒,對學生的心理也造成了極大的壓抑,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或者唯唯諾諾,缺乏自信和主見;或者性格乖戾,煩躁不安。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得還少嗎?
另一方面,班主任和學生之間也不能過分親密。有的班主任與學生嘻嘻哈哈,甚至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其關系可謂融洽,但這種"打成一片"的現象并不十分合理,它拉近的是師生的物理距離,但心理距離未必能拉近。師生關系畢竟不同于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果師生之間過分親密和放縱,就會缺少原則及為師的尊嚴,教師對學生的約束力就會蕩然無存,從而導致學生對老師的要求不執行或執行不得力,長此下去,必然無法形成良好的班風。
記得那是剛接手一個班,我與學生的關系挺隨和,學生一旦犯錯,我一般不會很嚴厲地責怪他們。事實證明,這種方式對那些調皮而且自制力又差的學生簡直是隔靴抓癢,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有一次,我班一位男生與外校的一群學生玩電子游戲,我好言好語說過他幾次可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他跟他的朋友說:“我的班主任很好說話,我們跟她關系很好,她不會把我怎么樣的。”此時,我才意識到了自己工作的失誤。自此之后,我除了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外,還根據班里實際情況制訂了一系列嚴厲的班規,對犯錯學生堅決按班規辦事,決不姑息和縱容。
三、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必須公平無私、不能偏愛
要真正公平地愛學生,必須用動態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把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真正當成人,當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覺的學習主體。同時也要承認學生的智力差異,心理學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立的人格特點和價值,不能幻想用一個截然統一的標準去"修理"個性千差萬別的學生群體。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平等地對待有差異的個性,平等地看待在某些方面發展程度不同的受教育者,事實上,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成為牛頓、愛因斯坦、馬拉多那、--……《學記》中有句名言:"教育也,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其含義是,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長處,恰如其分地表揚,使其對自己對未來都充滿信心。班主任不一定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學習成績優異,但可以培養每一個學生在其它方面素質好,如品德優秀、能吃苦耐勞、愿意學有所長,為社會盡心盡力等。班主任要因勢利導,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個人興趣,培養合格加特長的高素質人才。要堅信每個學生都有與生俱來的成功欲望,只要教育得法,學習成績最差的學生也是可以造就的,絕不可因為成績的好壞或其他原因而漠視部分學生或偏愛部分學生。
四、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必須身體力行、以身作則
學生是班主任的影子,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尤其小學班主任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善于模仿的可塑性很大的少年兒童,學生把教師當作自己學習的榜樣和生活的指導者。為此,我們應該對自己約法三章: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遇到艱苦工作,自己要干在前。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平時自己也不能遲到;要求學生出操,自己也應按時出操;讓學生保護衛生,自己就不能隨地吐痰,亂扔東西;進行勞動,親自動手,不能立而視之;開展體育比賽,幫學生做好服務工作,為學生加油等等。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打鐵先得自己硬。這樣我們就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就能帶領學生不斷進步。
班主任除了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學生之外,還要經常檢點自己的言行,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這是我們教育好學生的法寶。如果班主任把師愛僅僅看作是一種情感投資,認為只要對學生有情感就夠了,其實,這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建立真正的師愛,只有“情動于衷”,才能“動人于外”。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播種愛心,可以成就一個班主任在自己人生的畫卷上寫下一個大寫的人字!作為班主任,要讓愛自己工作導航!用心關注孩子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