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鐘琪
?
頭痛
吳鐘琪
【摘要】文章主要介紹頭痛的病因、診斷思路及診斷要點和處理原則。
【關鍵詞】頭痛;診斷;處理原則
額、頸、顳及枕部的疼痛稱頭痛。頭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其常見病因涉及神經內、外科、兒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傳染科等多個科系(表1)。為了方便記憶,其中許多具體內容未詳細列出,如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隱球菌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等。
頭痛的診斷需有系統的病史、仔細的查體、必要的輔助檢查和可能性最大的病因學分析才能完成。
2.1病史的采集 診斷頭痛應以病史為基礎,病史的采集一般包括以下6個方面。①頭痛發作及惡化的時間:是早上、上午、下午或夜間。②頭痛出現的形式及持續時間:是突然發生,還是亞急性起病,進行性加重,亦或是慢性持續性或反復發作;持續時間有多久。③頭痛的部位及性質:是全頭痛還是局限在頭的某一部位;疼病是搏動性還是鈍痛、脹痛、爆裂樣痛、閃電樣痛。④誘發、加劇或緩解的因素:飲酒、情緒激動、咳嗽、噴嚏、發熱、用藥、劇烈活動等是否誘發、加劇頭痛,是否存在緩解因素。⑤并發癥狀:有無惡心、嘔吐、視力減退、抽搐、鼻塞、意識障礙、肢體癱瘓等。⑥其他:有無與頭痛有關的疾病,如高血壓、全身感染性疾病、中毒、缺氧、心或肺功能不良及外傷史。
2.2體格檢查
2.2.1一般檢查 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檢查頭部有無外傷的畸形腫塊、結節、顱骨缺損、血管異常,頭痛部有無壓痛與血管雜音。肺部有無啰音,心率、心律、心音是否正常等。
2.2.2神經系統 意識、精神,有無顱神經麻痹或肢體癱瘓,有無感覺障礙及共濟失調,有無腦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

表1 頭痛的常見病因
2.2.3輔助檢查 因頭痛很少由器質性疾病引起,使輔助檢查有一定的局限性,醫生應了解顱內病變的可能類型和部位,推薦病人進行CT、磁共振(MRI)等檢查,無條件者請及時轉診。

表2 常見頭痛診斷要點及處理
常見頭痛的臨床特點及處理措施見表2。無條件做相應處理者,應及時轉診。
大多數頭痛采取對癥治療即可。應警惕的頭痛??晌<吧?,臨床上遇下列情況時,要視為危險頭痛,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轉往上級醫院或緊急處理后轉上級醫院。①發病急劇,未曾經歷過的頭痛,伴有或不伴有神經系統體征;②亞急性或進行性頭痛達數日至數月;③有惡心、嘔吐、伴不能用感冒來解釋的發熱;④>40歲頭痛,與以前經歷過的頭痛具有明顯不同的性狀;⑤頭痛可因咳嗽、噴嚏、憤怒、體位、頭位、運動、性交而惡化;⑥因夜間頭痛或早晨頭痛而疼醒;⑦伴有神經系統檢查有陽性體征的頭痛(錯亂、意識水平及認知能力下降、腦膜刺激征、視神經乳頭水腫);⑧有發熱、張口困難、體重減輕、肌痛等癥狀。
【中圖分類號】R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185(2016)05-0027-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5.015
收稿日期:(20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