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君
摘 要:教師只有在實踐中發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和有效性,讓自己的問題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才能讓課堂走上“有效”的軌道。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提問;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218-01
常言道: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問。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引導他們一步步跨入知識的殿堂。本文從信息技術課的現狀入手,側重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問”,探討信息技術課中的有效提問,構建有效課堂。
一、現狀分析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信息技術課重在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中的提問和引導尤為重要。
二、精妙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有效課堂的開始
課堂教學是否有效,關鍵是要看學生的學習成效,而一節成功的課往往與導入有很大的關系,教師在備課時,通過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尋找教學切入點,設計提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盡快通過學生所熟悉的內容切入到新授中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設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度。在導入部分設問,要注意避免兩類問題:(1)大而空的問題。如:在教學《信息與信息技術》一課,老師一上來就問,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嗎?什么是信息技術嗎?學生不知該如何回答;(2)無意義的問題(學生不加思考,張口就來)。如,“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學畫畫?”“這個操作你們會了嗎?”,學生一定會齊聲說:“想!”“會”。下面我們來看這兩個案例:
【案例1】建立文件夾(小學三年級)
導入: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怎樣建立自己的文件
師:同學們思考一下“什么是文件夾”?
生:...
師:文件夾就像我們的書包一樣,里面可以放很多東西,下面老師就來告訴大家怎樣建立文件夾。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做。
課堂一開始,教師直奔主題,對于剛開始接觸電腦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提問來得太突然,學生沒有思考的空間和時間。一節課下來,老師幾乎是在唱獨角戲,課程內容老師倒是一字不差的灌給了學生,而學生呢,到課程結束也不知道文件夾到底建來干嘛的,課堂的有效性就不難想象了。
【案例2】圖表的創建以及常用圖表的分析(六年級)
導入:(教師先向學生出示準備好的數據以及數據圖表,學生觀察)
師:圖表和數據在表達方式上哪個更直觀?
生:圖表
師:如何創建圖表?(教師給出一個Flash的視頻教程,學生先自主探索,遇到困難就看看視頻教程)
...
(教師由引導學生“看圖表”很自然的過渡到“建圖表”)
這節課一上來老師并沒有馬上提出本節課的課題,而是先引導學生看圖表,學生通過對比,形成一定的認識,在頭腦里建構“圖表比數據更清楚”的這樣一個概念,教師再在此基礎上提出“建圖表”就水到渠成了,學生就會很樂意去想、去做。
三、把握提問時機,抓住問題的切入點,層層追問——構建有效課堂的核心
孔子曰:“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可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適時點撥,善于發問,創設問題情境,能有效地鼓勵學生求知、求同、求異,激發學生探索、討論的熱情和欲望,從而使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主動的“學”,課堂教學也就不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過程。找準問題的切入點,合理設問問題的關鍵處,即是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疑點。找準問題的切入點,合理設問,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
【案例3】用電子表格處理數據(五年級)
1、在Excel中制作九九乘法表,
師:同學們已經學會了用數據自動填充的方法輸入第1、2行,大家思考一下,我們輸入九九乘法表時是不是只有通過一行一行的輸入,一直輸到九,有沒有更簡單的操作呢?
教師設置此問不但讓學生更清楚的明白本節課的重點之一是“數據的自動填充”而且還把該重點升華,自動填充不僅僅是在選擇兩個數據后可以進行,也可以選擇兩行或更多,只要遵循一定的規律也可以進行。
2、在內容的關鍵處適時提問在重點處和難點處適時提問可以用來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案例4】會說話的圖表(六年級)
師:(出示三個圖表:柱狀圖、折線圖、餅圖)觀察這三個圖表,你認為在什么情況下,用這些圖表能更好的表達數據包含的意義?
生:討論
師:(小結)柱狀圖表示數據的對比關系;折線圖表示數據的趨勢;餅圖表示數據所占的比例。
...
師:(出示不同類型的數據)同學們你能告訴我,這些數據用什么樣的圖表能更好的表達數據的含義呢?
...
教師在“議圖表”環節設置兩個疑問來引起學生的思考,把本節課的難點擺在了學生面前,學生通過前兩個環節“看圖表”“建圖表”的學習,在腦海中已經有些許印象,但是是散亂的,教師通過此問把學生的思維一下子就集中到了一點,學生也很快的進入了狀態,此問完后教師并未進入下一環節,而是“再問”加強學生的記憶與理解,把本節課的難點進一步升華。
3、設置“矛盾”與“疑點”,引發思考,層層追問,抓住矛盾,設置疑點,能形成一種認知上的沖突。
如:在教學《在Word中插入自選圖形》中,教師要求學生畫圓,在巡視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畫的是橢圓,此時教師問:你們畫的是“橢圓”,我要求的是畫“圓”,用什么方法才能畫圓呢?此問提得及時,學生也正感疑惑,問題一出,學生會用心去思考,教師再進行操作提示,加深了學生的理解。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即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課堂環境的隨時變化,使實際的課堂提問活動表現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靈敏性。教師只有把握好課堂提問的關鍵,才能在實踐中發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和有效性,才能在信息技術中構建有效課堂。